观察 读懂 妙推
——大班角色游戏“明知学堂”诞生记
2017-06-19张小萍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
文/张小萍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
观察 读懂 妙推
——大班角色游戏“明知学堂”诞生记
文/张小萍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
[背景]
这学期才开学时,孩子们互相交流了寒假生活里在南京游玩的事情,很多孩子都说爬过南京的城墙,在和孩子们的深入讨论中,我们班有关“南京”的一系列角色游戏开展得风风火火,衍生出了“古城南京照相馆”“秦淮特色小吃”“南京特产铺”“泥人张”等游戏。孩子们还经常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游戏故事,有开心的事,也有遇到的难题,还有对游戏的一些新想法与建议。孩子们的游戏故事非常有趣,我经常也看得津津有味的。某一天,我又翻阅着孩子们的游戏故事,赫然发现有好些孩子表示班级新游戏可以再开一个当老师的游戏。对于这个发现,我觉察到孩子们最近的游戏兴趣点相对集中在老师的角色上。
孩子们想当老师也许是对老师的角色身份感兴趣,也许是因为已经是大班下学期了,孩子们很快要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小学的生活、学习好奇。想到这些,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可以为孩子们做什么?如何顺应孩子的游戏兴趣,又如何让孩子有所价值的发展呢?再想到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时,我觉得我不如放手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先去策划如何开展当老师的游戏,渐渐的我的心中有了明确的想法。
[案例描述]
中午餐前的聊天时间,我拿出了几个孩子画的游戏故事,请他们分别上来介绍一下。
多多说:“我想在我们班开一个老师游戏,小朋友有的当老师,有的当学生。”
可可说:“我也想当老师,嘻嘻……”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其他孩子也跟着哈哈笑起来,有的甚至拍手鼓掌嚷着:“当老师!当老师!哈哈……哈哈。”
看着孩子们一片开心的模样,我也笑着问:“老师的游戏怎么玩呢?”
小鼎大声地说:“我知道!我知道!就是一个人当老师,还有的当学生,老师教学生本领。”
“那我们的游戏叫什么名字呢?”我又问。
“××幼儿园,南京幼儿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
“你们看,我们班的游戏都是和老南京有关的,那幼儿园,学校在南京很久很久以前又叫什么呢?”我抛了问题给孩子们。
“不知道。”孩子们诚恳地摇摇头。
我随即在旁边的笔记本电脑上百度了以前学校的名字和图片资料,孩子们发现离我们比较近的清朝末期,学校是称为学堂,老师被称为教习。孩子们很快对学堂念叨起来,对“教习”的称呼说起来有点拗口。
孩子们又是一番讨论后,决定我们的游戏就称为学堂,老师还是喊老师。
孩子们的游戏故事引出新的游戏,我想这是基于教师在对孩子平时游戏行为的观察基础上,也是教师对孩子游戏的兴趣点及时关注的基础上,进行价值筛选,选择适合幼儿有价值的新游戏切入点。
后来我把为学堂起名字的任务给了孩子们自己:“我们的学堂具体叫什么名字呢?小朋友们回去想一想,明天我们再来商量。”
第二天,为学堂起名字的活动很快开始了,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给学堂起的名字。“这么多名字,该用谁起的名字呢?怎么办呢?”我问孩子。
“投票,投票!”蒋沛朗脱口而出。是的,我们班的孩子有南京故事大赛、竞选升旗手等投票的经验。
很快,给学堂起名字的孩子们陆续来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画下了学堂的标记,我帮他们记录了学堂的名字。有的叫快乐学堂,有的叫江南学堂,有的叫南京古城学堂……
一番热烈的演说中,孩子们表达了自己起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全班的孩子都是小评委,他们很认真地选出了自己心目中那个喜欢的学堂名字,最终吴欣宜小朋友的“明知学堂”以最高票当选。吴欣宜说:“希望小朋友在学堂里都能懂道理懂知识。”原来这个名字还是妈妈和她一起想的呢。
孩子们在起名字的过程中, 其实都有自己的思考,有的是根据幼儿园附近的地名起的,有的则表达了学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虽然其他孩子的名字没有被选用,但是孩子们在这一次选名字的过程中对什么是学堂,学堂是用来干什么的都有了更多的了解:那是一个快乐的,能够让我们变的更加懂事,掌握更多本领的地方。
学堂的名字有了,那么学堂里到底可以玩些什么呢?我并没有告诉孩子,只是和他们一起讨论可以在哪里玩。我更多的是想先在一旁做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孩子一开始是怎么玩的。
明知学堂开学啦,第一天,小米兴致勃勃地来当老师,他很利索地推来了黑板,还在班级美术区找来了粉笔和黑板擦,学堂里很快来了2位学生,认真而喜悦地坐在学堂里,小米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了长长的线,画了好多条,又在第一格里写上了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他写好后转过身问:这个题谁会?两位学生激动地举起手抢着要回答。小米看了看,请了一个孩子回答,回答完还请他到黑板前写下结果。被请到的孩子脸上更是笑得乐开了花。接着小米老师又出了第二题,两个学生又是积极地举手。后来陆续来了几位孩子来上课,小米还向学生收取了10元钱的学费。
第一天的学堂开张很顺利, 在游戏分享讨论时,有孩子兴致勃勃地说他当老师的话要教折纸。是的,学堂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教什么?你需要什么材料?材料从哪来?怎么教?”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又抛给了孩子,请他们回家后想一想,画一画。
在后来的学堂游戏中,有的孩子教折纸,有的教捏泥人,他们从班上的“泥人张”“诸记剪纸”买来了剪刀、纸、黏土。小老师们都有模有样。
那么学堂里仅仅是老师教吗?还有其他的事情做吗?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在让孩子自主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游戏的深入,以及让游戏发挥更多的价值呢?
考虑到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近期也正面临小学招生时间,有部分孩子也到小学去报名等,他们对小学也有了初步的印象,小学生们在学校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在请幼儿园和附近小学联系后,孩子们去参观了小学,看了小学生们的上课,课间休息,小学的教室等,回来后我们还洗了一些小学的学习生活场景照片,包括整理书包、削铅笔等,孩子们对这些照片也很感兴趣。当他们说要整理书包时,他们就可以从家里带来小书包学习整理;当他们说要尝试削铅笔时,我们也提供了削笔机,孩子们对自己动手削铅笔非常有兴趣……对小老师组织课间玩游戏也很兴奋……
学堂的游戏每天因为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老师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有的小老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发起了自制的贴画奖励,也有学生表示过不满的意见,抱怨学堂学费太高……开心的,不开心的,孩子们都尽情地倾诉,也互相讨论解决……
[评价与反思]
1.实施《指南》精神,幼儿自主提议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那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幼儿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对新异刺激的好奇,进而从行为上去探索。在本文中的案例中作为教师的我能及时发现孩子对学校游戏产生的兴趣,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在观察与解读中帮助幼儿游戏的诞生,在仔细解读中帮助幼儿推进游戏的深入。
2.游戏内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的自主。
在本案例中,幼儿对学堂游戏内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的自主,都是幼儿自主思考,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寻找相应的材料,自行使用,并与同伴互动。这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对事件的思考能力。同时我能开放班上的所有材料,还促进了幼儿对游戏之间的互动行为,如对纸张等材料的买卖关系。
3.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适当——观察、读懂、妙推。
专家言:在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的发展。在游戏的开始,我作为教师,能够不急于插手幼儿怎么玩,而是先做一个观察者,在静静观察的基础上,再与幼儿讨论分析,读懂幼儿的游戏行为,从他们的游戏感受出发,抛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恰当的时候给予经验的支撑,如参观小学等,进一步推进游戏进程。
“明知学堂”诞生记,既是我班游戏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作为教师的我来说的一个新起点,尝试解放思想,将自主的理念融入到游戏中,尝试在游戏中将教育目标变得隐蔽,给予幼儿更自由的选择,促使幼儿真正地“玩中学,学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