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瓜新品种‘云南瓜1号’的选育

2017-06-19龙荣华浦恩达张彦明高华彬杨兴助周萍兰

中国瓜菜 2017年4期
关键词:姜饼南瓜云南省

龙荣华,浦恩达,陶 磅,万 红,张彦明,高华彬,杨兴助,唐 婷,周萍兰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昆明 650205;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昆明 650205;3.马龙县农业局经济作物推广站 云南马龙 655100;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 昆明 650205)

南瓜新品种‘云南瓜1号’的选育

龙荣华1,浦恩达2,陶 磅1,万 红1,张彦明3,高华彬3,杨兴助3,唐 婷4,周萍兰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昆明 650205;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昆明 650205;3.马龙县农业局经济作物推广站 云南马龙 655100;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 昆明 650205)

‘云南瓜1号’是从云南地方优异南瓜种质资源‘姜饼瓜’经10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鲜食型南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较耐粗放栽培;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平,瓜面有均匀的纵棱,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0.59%、总糖含量5.96%、总淀粉含量1.16%,氨基酸总量 3.95 g·kg-1,口感脆甜、微面。嫩瓜单瓜质量1.0 kg左右;老瓜单瓜质量2 kg左右,最大可达3.5 kg。定植后60 d左右开始采收嫩瓜,667 m2嫩瓜产量4 500 kg,老瓜产量3 850 kg。全生育期170 d左右。2016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认定,适合云南及周边地区露地栽培。

南瓜;新品种;‘云南瓜1号’;选育

1 育种目标

南瓜作为营养保健食品和制药业的原料,已引起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虽然云南南瓜资源丰富多样,栽培历史悠久[1],但各地应用的几乎都是当地的地方品种,由于农户长期自种自收,以导致品种混杂严重,种性退化;与国内外一些品种相比,根本不具有商品竞争优势,从省外及国外引进的品种又不能完全适应云南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或抗病性太差,种源也不稳定,同时造成资金严重流失,所以现急需选育出肉质更粉、食味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及更适于加工的品种,且要求比当地品种的煮食适应性更好,肉色也更好,更适于作冷拌、油炸、油炒等[2]。‘姜饼瓜’作为云南地方南瓜种质资源,原来它以品质优良著称省内外,其优异性状为:肉质细嫩、面而鲜甜,品质极优。由于农户长期自留种或串换留种,导致种性退化很严重,出现瓜形奇异,品质差,老瓜不易去皮等缺点[3]。所以,我们以选育抗病、丰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胎座小以及品质优的南瓜新品种为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亲本为2000年从云南省易门县林士桥种植的‘姜饼瓜’中选取的单瓜。植株蔓生,主侧蔓结瓜,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凸;瓜面纵棱,且棱较深,不规则;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瓜肉厚,腹心小,质地紧密细腻,老瓜口感脆甜。嫩瓜平均单瓜质量0.8 kg,老瓜平均单瓜质量2.7 kg,最大可达3.9 kg。定植后60 d左右开始采收嫩瓜。667 m2产嫩瓜3 520 kg,产老瓜3 160 kg。全生育期170 d。较耐粗放栽培,耐湿、耐热性较强,抗病性强,适应性强。

2.2 选育方法及经过

2001年开展‘姜饼瓜’的提纯复壮工作,经过人工授粉套袋自交分离、每年通过加代单株系选,分离出10个株系,其中1个经过10代选择,性状比较稳定,品质也较佳,抗病性好,适应性强,形成1个南瓜新品系‘YNJB1-10’。于2012年开始在富民、嵩明、曲靖等地进行适应性区域试验,选择的对照品种为云南优异地方品种‘姜饼瓜’;2013—2014年开始在富民、嵩明、曲靖、砚山等地进行小面积生产试验,‘云南瓜1号’口感甜、微面;2015年选择市场上销售‘姜饼瓜’作为对照品种,在嵩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5—2016年进行了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该品系于2016年10月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蔬菜新品种田间现场鉴定会(云南省的蔬菜新品种暂未开展登记或审定工作)鉴定,并命名为‘云南瓜1号’。选育过程详见图1。

图1 ‘云南瓜1号’ 选育过程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所选对照品种为昆明种子市场购买的‘姜饼瓜’,试验地点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嵩明小街试验基地。每个小区的面积为18 m2(3 m×6 m),小区设3次重复。试验时间为2015年5月10日至10月30日。播种方式为露地。

3.1.1 收获嫩瓜的结果分析 从表1可见,‘云南瓜1号’667 m2嫩瓜产量4 500.0 kg,对照嫩瓜产量为3 520.0 kg,较对照增产27.8%。

表1 ‘云南瓜1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收获嫩瓜的结果

3.1.2 收获老熟瓜的结果分析 从表2可见,‘云南瓜1号’667 m2老熟瓜产量3 850 kg,对照老熟瓜产量为3 160 kg,与对照相比,增产19.0%。

表2 ‘云南瓜1号’品种比较试验中收获老熟瓜的结果

3.2 区域试验

项目组在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的同时,分别在云南的马龙、砚山进行区域试验,小区面积为3 m×6 m=18 m2。试验所选对照品种与品比试验所选品种相同,均设3次重复。马龙的试验时间为:2016年4月10日育苗,5月15日移栽,10月20日收获;砚山采用直播,2016年4月15日播种,9月15日收获。详见表3。

表3 ‘云南瓜1号’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从表3的2个试点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云南瓜1号’在2个试点的667 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 211.2、578.4 kg,分别较 CK增产 5.9%、19.3%。在云南昆明的富民、镇雄、陆良、勐海等进行的适应性生产试验,‘云南瓜1号’667 m2产量超过3 500 kg。

3.3 品质鉴定

2015年9月2日,项目组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进行营养成分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云南瓜1号’营养成分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云南瓜1号’与对照的营养成分相比,无论是嫩瓜还是老熟瓜均有差异,‘云南瓜1号’的营养成分多数较对照高,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云南瓜1号’均较对照高,‘云南瓜1号’老熟瓜的总淀粉含量为1.16%,对照的为0.09%,所以‘云南瓜1号’的口感较对照好,甜、微面。

3.4 抗病性观察

南瓜在生产上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其次是枯萎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病虫害发生情况主要采用田间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2013年、2014年分别在富民、嵩明、曲靖、砚山等4个点种植观察,2015年、2016年分别在嵩明、马龙、镇雄、勐海等4个点种植观察,‘云南瓜1号’及对照均无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发生,在严重干旱时,只有少许蚜虫发生,后期雨水正常后,均不影响生产。

4 品种特征特性

‘云南瓜1号’属于中国南瓜类型,植株蔓生,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平,瓜面有均匀的纵棱,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瓜肉厚,腹心小,质地紧密细腻,营养丰富,口感脆甜、微面。平均单瓜质量嫩瓜1.0 kg;老瓜2.0 kg,最大可达3.5 kg。主侧蔓结瓜。定植后约60 d开始采收嫩瓜,667 m2嫩瓜产量4 500 kg,老瓜3 850 kg。全生育期170 d。较耐粗放栽培,耐湿、耐热性较强,抗病性强,适应性强。

5 适宜区域与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宜区域

‘云南瓜1号’均适应于云南多种气候类型生长,但较适应温度在20~30℃的环境下生长。

5.2 栽培技术要点

可利用设施进行早春立架栽培,或利用热区冬季温热资源露地栽培。前茬可安排叶菜类、根菜类蔬菜,后茬可安排豆类、叶菜类、葱蒜类等蔬菜。

在云南由于受小气候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不同地区还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条件、育苗设施、栽培方式、品种特性,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适宜播种期。定植后要防止因地下水位较高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墒情较好或土壤较板结的地方,应多次进行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利于壮秧。伸蔓后在距离瓜根15~20 cm处开沟施肥,667 m2施500~1 000 kg腐熟粪肥,或15~20 kg的速效氮肥,施肥后要灌水,防止烧根。追肥要做到少施、勤施,并注意预防烧根。整个生育期间要中耕除草2~3次,不要损伤植株及叶片,还要培土。高产栽培时让藤蔓生长方向一致,以利于充分接受阳光和通风。爬地栽培中及时压蔓,主要是为了保发不定根,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为提高南瓜坐瓜率和产量,预防僵蕾与僵果或化瓜现象发生,可以进行人工授粉或放蜂授粉。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当嫩瓜长到0.8~1.0 kg时,要及时采收,以免影响后期的坐瓜、产量和品质。

[1]龙荣华,梅媛媛,梁明泰,等.云南南瓜资源地理分布多样性[J].中国瓜菜,2011,24(5):15-19.

[2]龙荣华,马钧,肖植文,等.浅议云南南瓜杂交育种前景[J].北方园艺,2008(2):65-66.

[3]龙荣华,李兴丽,李易蓉,等.云南南瓜资源多样性[J].上海蔬菜,2013(4):9-10.

Breeding of a new pumpkin cultivar‘Yunnangua No.1’

LONG Ronghua1,PU Enda2,TAO Pang1,WAN Hong1,ZHANG Yanming3,GAO Huabin3,YANG Xingzhu3,TANG Ting4,ZHOU Pinglan1
(1.Horticultur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Yunnan,China;2.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Yunnan,China;3.Malong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of Economic Crop Promotion Station,Malong 655100,Yunnan,China;4.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ivision,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Yunnan,China)

‘Yunnangua No.1’is a fresh food type pumpkin variety,which was bred through self segregation of 10 genera⁃tions of‘Jiangbinggua’which is a kind of local excellent pumpkin germplasm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It is suitable for extensive cultivation because of plant sprawls.Its shape is oblate,concave top,flat navel,and uniform longitudinal edge on fruit surface.The color of skin is green in tender stage,and ginger in mature stage.The color of flesh is light green in ten⁃der stage,and orange-yellow in mature stage.The mature fruit of this variety has rich nutrition,containing 0.59%protein,5.96%total sugar,5.96%total starch and 3.95g·kg-1total amino acid.It tastes crisp,sweet and little soft.The average weight of tender pumpkin was 1.0 kg,and mature pumpkin was 2 kg.The maximum weight of mature pumpkin reaches up to 3.5 kg.The tender pumpkin can be harvested after 60 days of plantation.The yield of tender pumpkin was 4 500 kg and ma⁃ture pumpkin was 3 850 kg per 667 m2.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s about 170 days.

Pumpkin;New Variety;‘Yunnangua No.1’;Breeding

2017-02-08;

:2017-03-13

龙荣华,男,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理事。从事南瓜新品种选育、栽培以及传统农业耕作模式等研究工作。E-mail:longronghua134@sohu.com

浦恩达,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及农业经济政策研究等工作。E-mail:77841153@qq.com(并列第一作者)

猜你喜欢

姜饼南瓜云南省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小姜饼人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透视:姜饼人一家
南瓜灯
小姜饼人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Christmas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