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磷酸腺苷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2017-06-19袁敏冯慧艳游惠芬黄利陈定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丝状角膜炎腺苷

袁敏 冯慧艳 游惠芬 黄利 陈定明

三磷酸腺苷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袁敏 冯慧艳 游惠芬 黄利 陈定明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滴眼液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疗效。方法70例(82眼)丝状角膜炎患者, 按数字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41眼)。治疗组患者采用0.5%三磷酸腺苷滴眼液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交替滴眼, 对照组患者单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分别于治疗1、2、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3%, 高于对照组的60.9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80.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90.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磷酸腺苷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 较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治疗效果更好, 提示改善角膜的营养代谢可提高丝状角膜炎的疗效。

丝状角膜炎;三磷酸腺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角膜代谢

丝状角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 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方法有很多, 常用的有刮除丝状物、人工泪液, 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佩戴角膜接触镜、免疫抑制剂等不同方法[1-3]。根据各发面报道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很大, 且每种治疗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4,5]。本院采用三磷酸腺苷滴眼液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丝状角膜炎患者70例(82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38眼), 女36例(44眼), 年龄12~70岁, 平均年龄45岁。发病时间2周~10年。其中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手术、角膜准分子激光手术、斜视手术等眼部手术后20眼;急性、慢性角膜结膜炎14眼;眼部功能失调如干眼、神经营养不良角膜病变等19眼;暴露性角膜炎9眼;眼外伤后12眼;未找到明确病因者8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 角膜表面有一端固定一端游离, 长短不一的条索, 裂隙灯下见一端附着于角膜表面的上皮卷丝,可有一条至十数条。本组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丝状角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眼无合并其他严重的眼科疾病;③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复查。排除标准:①不能定期复查及配合治疗的患者;②对三磷酸腺苷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过敏患者[6]。7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41眼)。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用1%丁卡因对患眼表面麻醉,用生理盐水棉笺或针头刮除丝状物后, 用0.5%三磷酸腺苷滴眼液滴眼, 4次/d。0.5%三磷酸腺苷眼液是使用市售的三磷酸腺苷二纳注射液(辽宁可济药业有限公司), 用0.9%生理盐水稀释后装入滴眼瓶中即时配用。同时滴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眼液(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 4次/d,两者间隔15~20 min。对照组患者同上法除去丝状物后, 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滴眼4次/d。两组对患眼伴有细菌、病毒感染者均加用妥布霉素眼液和阿昔洛韦眼液滴眼, 对有暴露性角膜炎患者睡前结膜囊涂红霉素眼膏, 分别于用药后1、2、3周复查记录两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眼部症状消失, 角膜光滑,丝状物消失, 荧光素染色呈阴性;有效:患者眼部症状减轻,丝状物减少, 荧光素染色区缩小;无效:患眼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丝状物无减少或增多, 荧光素染色区无缩小或扩大。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1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3%, 高于对照组的60.9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80.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90.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1、2、3周临床疗效比较(眼, %)

2.2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丝状角膜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是角膜上皮异常增殖, 前弹力层与基底层结合异常, 类黏液形成过多等因素造成。丝状角膜炎是较难治愈的角膜病之一, 容易复发[2,9-11], 临床上并无统一的治疗标准, 对病因治疗是公认的治疗关键。然而丝状角膜炎病因复杂, 有些病因一时难以治愈。研究表明, 角膜的代谢及修复所需的能量是以三磷酸腺苷的形式提供的[3]。三磷酸腺苷具有改善机体代谢作用,同时又是机体代谢的能量来源;另外, 三磷酸腺苷能短暂的增强神经功能[12-1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再生, 促进相关细胞快速分化、增殖, 从而达到修复角膜组织的目的[15,16]。本研究采用三磷酸腺苷眼液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治疗丝状角膜炎, 较单纯滴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效果更佳。在治疗中本研究还发现有些病因一时难解除的丝状角膜炎(如干眼、神经营养不良、暴露性角膜炎等)经过以上药物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治愈。由此认为丝状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中角膜的营养障碍或代谢障碍也可能是一种重要因素。通过三磷酸腺苷滴眼来提高患眼角膜表面的三磷酸腺苷浓度, 为角膜的代谢和修复过程提供充足的能量及改善病变角膜的代谢水平, 再配合表皮因子的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增殖作用, 能显著提高丝状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因此认为改善角膜的营养和代谢有可能是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本组治疗在停药后的复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复发病例, 但未能进行系统的统计, 主要都是病因一时难以治愈的病例,因此, 要根治丝状角膜炎还需从病因着手, 但在未能找到原因及一时难以除因时, 本治疗简单易行安全, 效果明显, 可持续滴用, 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1] 裴丽萍.丝状角膜炎78例临床治疗观察.临床与实践, 2014, 8(18):955-956.

[2] 徐剑容, 李斌, 江惠燕, 等.亲水性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0):2171-2173.

[3] 刘家琦, 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4.

[4] 黄峻, 黄祖湖主编.临床药物手册.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832-833.

[5] 郭平华, 余跌岗, 祝海霞, 等.易贝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2):112-113.

[6] 何亚玲, 杨忠凯, 张光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0): 161.

[7] 施光明, 黄金土, 林夕梅, 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水联合高渗糖治疗丝状角膜炎.医药前沿, 2013(3):164-165.

[8] 曾敦征, 张采华, 陈光约, 等.金因舒滴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疗效观察.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 11(1):361.

[9] 张玲.贝复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31):7615-7616.

[10] 王秦令, 冯建国.25例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治疗观察.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1):1667-1668.

[11] 刘琴.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丝状角膜炎65例的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 2016, 23(9):998-999.

[12] 屈晓勇, 欧阳君, 张红葵, 等.自体血清联合贝复舒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36例(42眼)分析.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5):21-22.

[13] 申爱军.贝复舒联合高渗氯化钠滴眼液治疗丝状角膜炎1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15):3741-3741.

[14] 王骞, 杨潇远, 陈鹏, 等.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治疗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7, 25(11):1235-1236.

[15] 皮百木, 朱珂珂.角膜浅基质层针刺术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 2014(3):63-64.

[16] 梁秀栋, 袁超英.卡波姆滴眼液联合消翳汤治疗丝状角膜炎疗效观察.光明中医, 2014(5):1043-104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ye drops in the treatment of filamentous keratitis


YUAN Min, FENG Hui-yan, YOU Hui-fen, et 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Dongguan City Zhangmutou Hospital, Dongguan 523633,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adenosine triphosphate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ye drops in the treatment of filamentous keratitis.MethodsA total of 70 patients (82 eyes) with filamentous keratiti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41 ey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0.5% adenosine triphosphate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ye drops for alternative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ngle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ye drops for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made in 1, 2, 3 weeks of treatment.ResultsAfter 1 week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2.93% than 60.9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5.12% than 80.4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3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100.00% than 90.2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Both groups had no case with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ConclusionCombination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eye drops and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ye drops in treating filamentous keratitis shows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single implement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ye drops.It shows that improvement of corneal nutrition metabolism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for filamentosa keratitis.

Filamentosa keratitis; Adenosine triphosphate;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Metabolism of cornea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43

2017-03-20]

523633 东莞市樟木头医院五官科

猜你喜欢

丝状角膜炎腺苷
不同添加剂对污水处理中丝状菌膨胀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关于角膜炎的一些知识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预处理对铝合金喷涂层丝状腐蚀性能的影响
牛传染性角膜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