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格桑花》剧情简介
2017-06-19周子竣
■周子竣
话剧《格桑花》剧情简介
■周子竣
第一部歌颂青藏铁路建设者先进事迹,讴歌筑路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精神的作品
《格桑花》由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艺术家们倾情出演,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话剧
本剧讲述的,是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建设者们寻梦、追梦、圆梦的故事……
2001年,海拔5010米的青藏铁路大风山隧道工地,指挥长陈坚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带病指挥施工。世界罕见的冻土层、紧迫的工期,恶劣的施工环境,加上环保施工、高原病零死亡的任务……其中最让陈坚头疼的是缺氧,使陈坚倍感压力。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工程人员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工地医务部主任于红格,临危受命,负责联系大型制氧机的合作单位。
护士美梅与工程师李家驹为了参加青藏铁路建设一再推迟婚期,陈坚为此颇费了一番心思。两个年轻工人因不能忍受缺氧要求下山,陈坚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出乎意料的同意了。施工队长不理解而与陈坚发生了争执,内部出现了分歧。此时于红格带来好消息,一位燕京科技大学的年轻副教授石磊,带着合作项目“大型制氧机”来到大风山,供氧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对于施工队长为赶工期连续加班而造成的后果,陈坚严厉批评,提出“要奋斗,但不能有牺牲”。奋斗的精神,是要把每个人的努力转化为建设成果。
高原大型制氧机试验成功了,石磊前来告别,可工期紧迫的问题又摆在眼前。陈坚集思广益,大胆提出“弥漫式供氧”的想法,并希望石磊多留几天。于红格也意外地来到指挥部挽留石磊,但劝说变成争执,于红格竟然打了石磊,原来他们是母子。石磊无奈道出父亲病重,令于红格懊悔并为此进退两难。陈坚毫不犹豫的安排石磊下山,并让李家驹负责“弥漫式供氧”的开发工作。
在为石磊送别的路边,于红格道出了埋藏心底的故事……
一场特殊的婚礼在高原上举行了。陈坚要借助婚礼的喜庆和“弥漫式供氧”的成功来鼓动大家的士气。此时,下山的两个青工回到队上,藏族同胞也前来庆贺……正当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弥漫式供氧”中三号机组突然停机的消息使喜庆气氛瞬间凝固。石磊突然出现,问题也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得到解决。在大家对石磊的出现感到意外的时候,陈坚却会心的笑了……
大风山隧道终于贯通,陈坚带着施工队伍不仅完成了老政委的遗愿,而且做到了高原病零死亡率,实现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和梦想。
三年后,世界屋脊上遍地盛开的格桑花簇,一辆满载希望和梦想的列车拉响了汽笛……
话剧《格桑花》人物浅析
《格》剧以描写两组人物交融,讲述了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一组是描写五十代修建青藏公路老一辈先烈的后代、遗孤(陈坚指挥长、于红格医务院长)对青藏高原的建设有着崇高的情怀;另一组是描写当代知识分子、技术员(石磊、李家驹、美梅)追逐自己的理想、爱情对青藏铁路的建设为之奉献;共同为青藏二期工程的建设完工,顽强拼搏,勇克难关,解决了世界三大难题(破解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展现的是 “挑战生命极限,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
陈坚在病床上听完了李家驹汇报,大风山隧道冻土含冰量达到百分之五十,知道遇上了世界最高、最长、最罕见的“冻土隧道”。他立即要王大夫把点滴拔掉,匆匆的赶往现场。陈坚吃力地俯瞰整个风雪交加海拔5010米大风山,是处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考量着在这搞工程和生活,须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否则将会全军覆没。此时耳边响起了“把一百个兄弟带上山来,再把一百个人都带下山去”庄严的誓言!面对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许多年轻人扛不住要求下山当逃兵,让李队长派车送他们下山,这可能导致军心涣散!陈坚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各种压力……,但始终坚持着自己带兵的信条,“战壕里的战友亲如兄弟是相依相偎的共同体,相互珍惜、尊重”!何等的包容与坚韧,使各路逃兵迷途重返,殊途同归。
陈指挥长的承继老一辈先烈遗志,在悄然无声的感染、感动着年轻一代坚定的追随,正所谓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正是这样的情感让两代人相融,让他们放下城市喧嚣的羁绊、房子、工作、地位的心力憔悴,物质欲望的无尽追求。
美梅,深爱着李家驹,可李家驹更爱的是青藏铁路工程的修建,美梅追随心恋的爱人,来到青藏高原。可美梅到达的那天,见大风山洞口,风雪交加,气候恶劣,只见于红格院长等医务人员正在给工人输氧、量血压。隧道越深就越缺氧,两个人抱一个风枪工作,现四个人都抱不稳,工人们一片一片的晕倒,急得陈坚、于红格团团转。美梅心痛李家驹生活、工作在这么恶劣环境里,没有任何希望和前途,只是在险恶困境里为生命存活而挣扎。美梅追逐的浪漫爱情受到现实无情的鞭打!
李家驹希望在追逐信仰与生命抗争的困境时,有深爱的恋人陪伴、支持。李家驹的大爱胜过于小爱,不舍的送走了美梅。美梅的离开让家驹痛苦不堪,面对自己生存与生命的困境,还面对自己孤独灵魂的煎熬,自己拷问自己,其实可选择另外一种的人生境遇?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为欲望所驱,被利益所困?!但这是不是我李家驹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追问拷问着自身生命之本源与意义?如沉迷于物欲享乐中是难于自拔,信念、理想何存?易于忘记自己的真实存在?!正因为李家驹这人物身上颇具的人情美、人性美、理性美,人文内涵和美学特征,深深的吸引着美梅。这追随生命之本源,使李家驹最终挑战了生命极限……。
燕京科技大学的石磊副教授专程从北京赶来,于红格院长为儿子石磊的到来非常高兴,解决了制氧,离自己修建青藏铁路的梦就不远了。于红格兴奋的着看儿子,提醒儿子不要计个人利益,不要提钱,这个工程倾注了自己和所有人的心血,首要任务是保证它的顺利完成!石磊一脸的茫然不理解。为设计制作弥漫式供氧,陈坚和于红格要石磊继续留下,石磊婉言拒绝。于红格再三劝儿子,这里是需要你这样的技术人才,解决了供氧关键的困难,工期就按时完成。石磊忍不住把心里憋了许久的话告诉于红格,这里的工作是你现在的一切,可是外面社会,不是你认识的样子!除了工程工期,生活还有许许多多的内容!于红格生气的喊,你就这么需要钱、权?石磊也生气喊,我很敬佩你和陈指挥!但这是两回事!我必须要把升迁到手的机会把握住,到手的钱拿到!于红格一时怒起,打了石磊一个嘴巴……
大风山垭口,于红格把多年隐藏心里的家史给石磊讲述,从五十年代,于家三代人为修建青藏公路奉献了生命,你的姥爷就死在现在等你的大风山哑口此地,留下三岁一个遗孤,姥爷临死前把你妈托付给老政委,妈是跟着修建青藏公路一位老政委长大的,于红格希望儿子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石磊对妈深表惭愧,叫妈啥也不用说了,我心领了,后会有期!于红格此时从怀里拿出一份256位烈士名单,本想给石磊看的,想让石磊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重托,可是于红格把它交给了陈坚!于红格讲了,只有你还记得老政委说过的话,“什么时候谁能够把一百个人带上山来,再把一百个人带下山去……”陈坚知道这太珍贵了,向于大姐保证,要带着这份名单先烈的重托,去拉萨。
美梅温婉平和的外表其内心桀骜不逊的在蠕动,恶劣生存困境里的李家驹信仰与生命的抗争,追逐生命的本源的呐喊声,在她内心常常地嘶鸣。这种异常强烈的抗争和决不放弃的精神,一次次的拥她站在起点处,而人生转弯处也一重重地向困顿失意中的人们开启,这就是抗争的理由。美梅告别了母亲,再次来到青藏高原到了爱人家驹的身边。
石磊是一个绝对聪明的人,知道“潮流”,怎样“应景”,在面对基本生活时需要放弃什么,坚持什么,由鱼得水的面对这个不断更新、不断改变的世界。这个自傲、细于精打计算的石磊,在面对李家驹、美梅这对恋人追逐生命之本源,朴素朴实的当今知识分子面前,同感自己是知识分子自愧不如、渺小(渺小的不如自己母亲的情怀,深感在祖辈先烈、指挥长面前羞愧难当)。但石磊年轻、真诚、为之梦想奋斗的心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个人的理想服从国家的理想,小我变大我!
夜深,陈坚还与战友老张相聚,高兴白天李家驹、施工队李队长一伙人把久经多次试验冻土的失败,终于在今天成功的破解了冻土工程!又将为迎接明天的两大喜事(弥漫式供氧完工;李家驹、美梅在世界之巅举行婚礼)俩人兴奋不已,叙旧。在谈到铁道兵改编并入铁道部时,老张哽咽地讲当时心里好不舍的滋味,自己向“八一”军旗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此时,陈坚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铁道兵志在四方》……。这浑厚,铿锵,苍劲的歌声,飘扬穿透着夜空。
第二天,风和日丽,蓝天白云,远处白皑皑的雪山,近处是盛开的格桑花。
弥漫式供氧成功的完成,众人欢呼!鞭炮声,噼噼啪啪的顿时炸响!一对新人走进了结婚殿堂。
陈坚的浑厚,苍劲声在激情高昂的宣布,青藏铁路将全线贯通,我们可以骄傲地告慰老政委,我们不仅做到“把一百个人带下山”,做到高原病零死亡,圆满的实现了您的夙愿。还将工程人员的生命尊严,融入了青藏铁路的精神,那就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我们每一位青藏建设者,就像那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艰难险阻更加灿烂绽放。青藏铁路在我们的记忆里将是永远抺不去的骄傲!像格桑花一样,那就是幸福!
(作者系:本剧演员兼制作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