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院内孤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2017-06-17徐春
徐春
摘要:随着国家民政部门儿童福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这些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了有力保障。目前,在儿童福利院内生活的孤残儿童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中,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全社会关注重点。为此,作为一名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将就儿童福利院内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简析,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关键词: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2-01
儿童福利院是由国家民政部门主办,国家拨发经费,儿童的公民权利、生存、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儿童福利机构。主要收容社会上无依无靠、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
孤残儿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指失去亲人和自立能力的儿童,通常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
心理健康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包括自我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有生活目标、乐意和胜任工作,人际关系和谐等。
1.儿童福利机构,尤其是儿童福利院的集体化抚育模式,造成了孤残儿童的一些心理问题
1.1 常见心理问题
1.1.1 孤独:由于是机构养育,福利院孤残儿童在获得亲吻、拥抱、关怀、情感支持、渴望满足等方面都远远少于社会一般家庭的儿童,父母的抛弃造成了他们心里永久的伤痛,这些都往往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感;残疾儿童由于行动不便,往往在生活上不能与健全儿童步调一致,缺乏参与活动的热情,有的儿童即使有很强的参与热情,但因其缺乏活动能力,往往会一个人或者二个人静处一旁,显得孤独失落。
1.1.2 自卑:孤残儿童在与其他人的相处和在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中,反复受到失败及落后的刺激,感到自己样样不如人,处处不如意,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福利院儿童的自卑感多形成于四岁左右,此时是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具有较强自卑感的孩子,表现出如下特征:对工作人员缺乏信任,害怕新鲜事物,不愿尝试改变目前的状态,疑心重,敏感,容易与人产生强烈的争执,并产生仇恨。
1.1.3 缺乏安全感:由于曾经遭受遗弃,缺乏家庭的稳定感,因此福利院儿童会产生不安全感。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形下,他们行为表现如下:寻衅生事,夸大他人的缺点,或者歪曲他人的长处,产生焦虑、恐惧,受到批评时全力反击或者指责批评者,报复心级强,报复手段近乎疯狂。
1.1.4 嫉妒。孤残儿童常常对自身的缺陷不能释怀,不希望看到别人超过自己,不希望别人有进步,在这种嫉妒心理下党伴有以下行为:对受表扬的孩子加以攻击;将成绩好的同伴的学习工具损坏,有意无意给比自己优秀的人制造障碍。
1.1.5 依赖心强。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出于职责,或者为了便于管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孤残儿童的独立能力,残疾儿童也因为有残疾而丧失独立自主的信心,表现出更多地依赖工作人员或者依赖政府、机构。有些儿童养成一点小事都不能自己解决的坏习惯,一旦工作人员要求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生活小事时,大多应付了事。相当多的孩子对索取心安理得,对被照顾认为理所应当,他们认为工作人员拿了工资是应该来照顾他们的,每当他们被要求有一点付出时,立即表示反对,心甘情愿过一种"寄生虫"式的生活。
1.1.6 厌学:在福利院孤残儿童中好学者很少,厌学者占多数,这虽然与残疾儿童多带有智力障碍有关,但是从其内心来分析,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终生依靠福利院,学不学不重要。有个别孩子更乐于为福利院作一些具体工作,他们的劳动往往能得到奖励,而认真学习也得不到相同的奖励。
1.2 青春期心理障碍
1.2.1 许多机构内的孤残儿童由于生活场所单一,信息交流较少,很多大龄儿童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
1.2.2 机构内男女儿童在青春期之前都是混合居住的,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一些孤残儿童会产生好奇心,更加关注异性的变化,产生对异性爱慕、追求的动机,出现苦闷、自暴自弃或是其他不良行为。
2.福利院应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2.1 创设良好的环孤残儿童生活、教育环境建设。
2.1.1 建立融洽的人際关系。孤残儿童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如果与其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能够时时帮助、关心、支持、信任和爱护他们,使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家庭环境,淡化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痛苦。避免那些厌弃、怀疑和拒绝等对抗的行为。
2.1.2 维护应有的社会地位。孤残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十分敏感,因此,应该使他们感受和体验到,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别人并没有区别,爱护他们,尊重他们,使他们逐渐忘却心理上曾经的伤害,增强自信和自尊,恢复自爱和自强。
2.1.3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情绪情感发展的方向和深度。所以,只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丧失信心,在困难的逆境里不绝望,使情绪情感获得健康的发展。
2.1.4 提高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认知过程对情绪有控制调节作用,因此,提高孤残儿童的认知能力,将有助于控制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促使其情绪情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 主编:林崇德
[2] 《健康心理学》 总主编:黄希庭
[3]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