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心向明月,明月耀前程

2017-06-17徐雪锋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后进生教师

徐雪锋

摘要: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后进生小P的一些故事,希望能给教师教育后进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教学叙事;后进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23

“老徐,我头痛,鼻塞,睡不着,烦死了。”一大早起来就看到了这条短信,凌晨2点43分发来的,不用想就知道是小P又在闹情绪了。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复习备考的氛围凝重、踏实、有序,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后进生就很难静下心来复习,不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导致积重难返而心情郁闷,就是心理素质不过关患得患失而导致过度紧张。对班主任而言,如何在这个时期引导后进生咬紧牙关度过难关,更是一种压力与挑战,连续十三年的带班经验让自己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小P就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后进生之一。

早读后,我把两眼无神呆在着的小P请到了办公室,先给她冲了一杯香香的奶茶,是她特别喜欢的那个牌子,知道她会经常到办公室“做客”,就在抽屉里备了几盒。小P也不跟我客气,一口喝去一大半才开腔说话:“老徐,我真的坚持不下去,太多东西无从下手,这几天鼻炎又犯了,睡不好,很难受,很难集中精力去复习,不看不学心里又不踏实,彻底放弃好像也不是个事。”我很认真地听完她的报怨,淡淡说道:“丰子恺先生写有首诗,我读给你听:‘……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听我读完后,小P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出声……我接着说:“你的问题我们早就清楚了,身体常有病痛,学习基础薄弱,目标过高,得失心重,我们也制定了克服困难全力备考的行动计划,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也只有坚持。”我的语气包含了一分激动:“重点名牌不苛求,本科也能闯天下,释然吧;身体伤疼是客观事实,无处可逃,不如喜悦;不是高考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高考,基础不实就坚持行动,滴水可穿石,既然主动选择,更没理由懈怠;苦累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躲不了就傻乐吧,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给你阳光的。”小P眼里又泛光了,我乘胜追击:“行动,行动,坚持行动才是解决一切的根本,急于求成只会把自己往死里逼,走得慢总好过停在原地,及时调整,坚持行动,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语气里充满斗志。顿了许久,小P终于发话了:“嗯,我要去奋斗了,老徐,这首诗你能写一遍给我吗?”我点点头,小P转身走回教室,出门时还不忘回头给我一个微笑。

十三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戏”在不断地上演着,也还会持续下去。在与这些后进生的交锋中,我越来越深刻领悟到了这句教育箴言: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好这件事情,需要奉献精神,需要爱心与责任感,还要有求真的韧劲、求新的品质和踏实的行动。

一、树立有教无类、人人平等的理念

“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原句为“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就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其主张“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观点。当下,教育成为了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毕生致力于自己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理念的实践与推广,这一理念与“有教无类”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学生成长环境复杂化等原因,学校里确实出现了一小部分软硬不吃、我行我素、屡教不改的学生,给教师教育及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上升学指标的压力,部分教师开始滋长怀疑、否定乃至反对“有教无类”理念的思想和行为。我一直坚信“有教无类”思想是我们转化后进生的基础与前提,这更是对一个教育者最起码的要求。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可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性与可塑性,才能将最大的信心、爱心、恒心用到教育活动中去,不苛求孩子们都能读重点、上名牌,但求健康成长、人格健全。我一直坚信小P是可以转化的,并不是别人所说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妖”。这为我们故事的開展打好了基石,定好了基调。

二、坚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行动

诲人不倦用常来形容教导人特别耐心。一线班主任大都有这样的感受,与后进生的斗争无异于八年抗战,注定是持久的。特别是广大高中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上有片面性,爱憎分明,缺少辩证思维,社会阅历浅,易走极端,即使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某些方面急需改进,然而行动上却无法坚持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性随意,导致效果差强人意。这就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提醒与苦口婆心的教导,更主要地是做好长期跟踪教育,有行动指导,有总结对话,有心得交流,付出更大的耐心,方可见成效。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后进生身上一般存在三差: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个人认为学习与纪律上表现出来的“差”往往是其养成了不良好的行为习惯带来的结果,而一些教师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习惯从学习劝导,纪律约束方面着手,往往事倍功半,而“按步骤、按规律”层层深入引导后进生改变不良习惯,进而劝其立志、向学、正身、进步方为上策。

第一步从转变观念着手

利用、创造各种教育契机给后进生树立起信心,强化其责任心。小P说过:“老徐,我并不喜欢这个样子的自己,初中时,我成绩挺不错的,进了高中一下就失去了方向,产生厌学情绪,而后一发不可收拾……等想改变时,才发现自己已坠落太深,爬上去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全没有了信心。”这或许代表了大多后进生的心声——他们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没有强大的信心支撑他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干脆就破罐破摔。可见,信心是第一位的。教师可通过“底线思维”刺激后进生触底反弹的勇气,也可通过降低要求,制定合适目标等方法来引导他们一步步树立起走出泥潭的信心。

第二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积重难返是后进生的一个共性。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学习成绩上已经严重落后,甚至生活中与同学们相处也不融洽,但能确定的是他们的本质并不坏,他们都有一顆想改变的心。我们在适时采取行动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和他们一起商议制定一份讲策略、有战术、可操作性强,能灵活变通的学习生活计划。在我和小P的约定中就有,当情绪波动、心情烦躁时可以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发牢骚,通过重复默验暖心口诀转移注意力,每周末约定半小时开个碰头会,有事说事,没事聊天……这些都一一写进了我和她共同拟定的《小P同学“百日变形”行动提醒》中去了。所以,我在收到小P这样自暴自弃的短信时不过多担忧,也并不着急处理,自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三步长期监督,大胆放手

叶圣陶老先生有名言说:教是为了不教。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父母亲不放手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第一二步的执行,需要我们大量的参与到后进生的学习生活中去,适时提醒,及时纠正,全程监控,然而培养起学生较强的自信心、自控力、自觉性,尽早开始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探究、自主成人成才,这才是科学教育之道。当然,过程中的收放尺度的掌握就需要我们在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和感悟了。

三、知己知彼,因材施教,保证行之有效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集中体现了教育的科学与智慧。它强调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后进生表现出来的症状大都一样,但后进的原因却又各有各异。这使转化工作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绝不可一风吹,一刀切。通过全面了解,我认识到小P后进的原因主要是初中入高中过渡期因电脑游戏而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父母亲不善教育,又忙于生意,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等。对此,私底下我多次与其父母有过沟通与交流,要求他们,必须加入到对小P的转化工作中来,做好后勤和反馈工作;成绩方面运用底线思维,引导小P主动降低目标,制定可行计划;我还查清楚了她的生活方式与喜好,知道她比较喜欢喝奶茶,喜欢画画,喜欢诗词歌赋……所以,开篇一幕与小P的交锋,句句入心,效果显著,原因自当归结为“备课”工作的精准到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让我们谨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后进生就如同深埋在地下的宝藏,他们蕴含着无穷的潜力,他们一样能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顶梁柱,如果我们正视他们的问题,给予更多地耐心、关心和指导,他们一样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八月桂花飘香的日子,高考捷报传来,小P以超二本线的46分的成绩被某高校录取。九月入学时,她给我发了个短信:“谢谢你,徐老师”。这是小P发给我的第一条不含牢骚、没有放弃、不说郁闷的短信。谁在感叹“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我却坚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将心向明月,明月耀前程。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 537000)

猜你喜欢

后进生教师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德育方式思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