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促识字,以识字促阅读
2017-06-17史英杰
史英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2-0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反映着一个人的语文素養。叶圣陶说过,识字不仅仅指认识字,还包括知晓文字音义和用法。集中识字固然识字量大,但是在阅读中以阅读促识字不仅能记住字音、字形,更能准确理解字义。如何以阅读促识字,以识字促阅读探索高效的识字方法,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1.激发阅读兴趣,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
学生对一篇未知的课文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趣导入,以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指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把生字或不懂读的字词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在初读课文时侧重字音,将"读准字音"与"正确读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当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时,就要以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将自己认识的字、词、句与课文整合起来,这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手段检查,如开火车认读生字、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找出带有生词的句子读一读、最后再来读课文。这样既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又体现了识字、读文层次性,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与生字碰了几回面,"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新字,同时也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识字的习惯。
2.积极倡导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识字要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和发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第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故事内容,环境依托识字。通过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小组的学习、研讨和比赛,找到生字的具体语言环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合作、自主识字的学习氛围,深入学生学习圈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适时地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在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时,通过变换颜色和大小,尽最大可能使学生对于本课要认和要学的生字产生视觉冲击力。学生在汇报中,不再是单独的生字,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凸显的生字。这样,生字教学适时而生,达到了字在词中,词在句中,句摘于文。如:小弟弟口(渴)了的"渴";要(喝)水的"喝",可以结合部首含义这样记忆"口渴了要喝水,喝水需要张大嘴"。这些字都是在读文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识字,而不是孤立的识字,以便学生准确理解字义,牢固记住字型,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使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
第二、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借助儿歌,顺口溜,字谜等识字等语言环境识字。识字有利于阅读,阅读促进识字。语言环境识字既包括阅读课文中的语言环境,也包括根据阅读内容创设的语言环境。
第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故事内容,依托环境识字、理解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语文教学总结出的识字规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学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而不是脱离语言环境单独识字。
识字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尽早地大量阅读,而中低年级的阅读还在于为了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而识字量的增大反过来更好地促进了课内外的阅读。
心理学家认为, 六至十二岁是人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孩子们大量识字的阶段,为了保证孩子识字的有效性,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利用和汉字反复见面的方法来保证识字的有效性。在独立阅读中,孩子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大,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越来越越强,真可谓事半功倍。 教学之余,我经常给孩子们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鼓励孩子大量。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天鹅、大虾和梭鱼》时给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时给学生推荐《中过古代古神话故事》,三年级时推荐的阅读书目更多了,有《寄小读者》《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华罗庚的故事》等等。为了扩大孩子们的识字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生字、学会向别人(同学、老师、家长等)主动问生字、学会借助注音识字和学会文中识字的能力。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了,他们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有了这种良性的循环,相信识字的有效性已经有了充分的保证。 除了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让孩子们每两天背诵一首古诗,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必将大有益处,不仅让小学生了解中国古文化,感受中国古文化的美,而且通过这些古诗来识字或巩固已学过的生字。做到阅读与识字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做到寓识于读,识读互相促进,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积累方法,找出规律,学生的识字能力会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识字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从而更加喜爱识字,喜爱阅读,喜爱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