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语教学中要渗透跨文化意识

2017-06-17钱文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渗透英语

钱文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把文化教学置于突出地位,密切结合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时刻渗透跨文化意识,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文化背景融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使学生有更生动、更真实的感受,从而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关键词:英语;文化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46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着眼于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针对这一话题,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对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必要性的认识

1. 从语用角度看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交际情景中,人们如何给出恰当得体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一外国游客与中国导游道别时说:“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hat you have done for me.”(No.No.Its my duty)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英语,在汉语中是礼貌的表达,但在英语中却含有“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之意,满怀谢意的客人自然会被这句不领情的话弄得尴尬不快。这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可见,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是一个社会中知识、艺术、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的集中表现。故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从教学目标看渗透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標。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SEFC Book 3A unit3 时,教师可设置以下几个语境供学生小组讨论:Suppose you are an Australian guide and you are introducing some special animals /the climate/ agriculture to some tourists.通过设置一些文化语境题,并进行一些归纳对此,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化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基本策略

1. 结合教材,适时渗透

致谢语的使用,就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的明显差异。在英美国家中,“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不论何时,只要受益于他人,受益者就会“thank you”,甚至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也经常使用。而在中国,“谢谢”这个词在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之间用得多,对熟悉的人却很少用,越熟悉的人越不用谢,如果用了反到使人觉得见外,这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习惯的差异。再如SEFC Book 1A Unit 21 Body Language中的阅读课文Body Talk一文就向我们介绍了body language 随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现象。笔者在教学此文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body language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存在的差异,增加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2. 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

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可在教室四周贴上富有英美文化气息的招帖画,如: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像,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肯德基快餐广告画,英国足球明星,澳洲的冲浪运动等,并且经常性地更换这些图片,以使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课间及午休时间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语流行歌曲:慢速新闻报道或西方文化背景介绍。同时也可结合教材,创设特定情景,指导学生排练、演出英语短剧。这样做不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自觉地揣摩剧情中应采用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从而体会到异域文化风情。如,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课文演出The Necklace,Merchant of Venice,Christmas等短剧。

3. 归纳比较,了解差异

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正确区分知识文化因素和交际文化因素,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利于文化理解意识的养成。针对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中国人听起来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话题,如“你到哪里去?”“你吃过饭没有?”作为问候打招呼,但如果遇到英国、美国或澳大利亚人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had lunch?”来问候,外国人会感到莫明其妙。听了前一句会感到生气,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听了第二句话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期待你约他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再如,在汉文化中,交际者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后往往自谦地说“哪里,哪里,”“我做得不够”或者“这是我应该做的。”在英美文化中,当听到别人说“Your sweater is very beautiful.”时,他们往往只说一声“Thanks”。因为在英美国家中,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要表现得扭捏不安。

4. 把文化背景融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知识转换成语言技能是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是知识到技能的转换过程,也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写信时可以把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联系起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以外国学生来中国旅游的身份给家人或朋友写信,介绍中国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任务开始前,先让学生分组列出提纲,进行计时讨论,然后大家共同执笔,最后派代表给全班学生朗读信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英文信件的格式,训练了写作技能,同时,文化意识的学习也在训练中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5. 文化背景知识专题讨论

英语教学中应不断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活动,并在讨论中结合相应的汉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再与相应的汉文化作对比分析。通过这种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可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6. 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课外阅读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是扩大知识面的必要途径。教师在平时的指导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英语报刊、杂志,并促使他们在阅读中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知识。此外,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看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电视。如Titanic,Forrest Gump,An Unforgettable Journey,Africa the Serengeti Grand Canyon.等,它们本身就是某个侧面的文化缩影,学生通过观看,可以了解到许多和目的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与手段,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学生会潜意识地吸收、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感性认识。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教學必须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具备较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示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并作出分析和解释,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同时,渗透文化意识必须密切结合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景,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文化具有更生动、更真实的感受,从而把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沛富,李玉红.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浅议[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3).

[2] 陈 霞.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4).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 434300)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渗透英语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读英语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