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层次及其与幸福感之关系
2017-06-17张晚林
我们一般以为,感恩就是对于别人施舍的回报,当我们没有受到别人的施舍时,我们就不需要感恩。若只把感恩定位于此,则感恩不过是一种利益交换。这种感恩虽然是需要的,但尚不是感恩的最高意义。
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根本内在地包含一种感恩意识,即只要你是人,你就应该,而且必须拥有感恩意识,因为这是人性本有的机能。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荀子·礼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为人,乃根基于三种因素——天地、先祖与君师。古人讲,天地生人,即天地是所有生命的根本,所谓生之本;父母乃至祖宗让一个人降生在一定的家族之中,这就是类之本;君师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给人以富足安定而有序的生活,这就是治之本。任何一个人要生活成长,都离不开这三个本。不然,他就不可能成其为人,而这三个本正是我们需要感恩的。这就决定了感恩的本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根基的礼敬。
一、感恩的层次
感恩与天地、先祖、君师之三本相关,决定了感恩有三个层次,也就决定了人格的三种境界。
就与父母、祖先的关系来说,感恩的表现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感恩的第一个层次。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并不是人额外的伦理规定,而是人之为人自身的要求。任何人一旦出生,父母与祖先就成了他天然的恩人。子女及后代需要感恩父母及祖先,与父母及祖先留给子女及后代多少财富或教给子女多少学识无关。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平庸的,并没有留给子女多少财富或学识,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感恩。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敬父母首先要呵护好自己的身体,不使其损伤生病。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说感恩父母都是假的。《论语·为政》云:“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养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也是对父母最基本的感恩。
但现代社会讲究独立与自由,子女与父母是两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灵魂与肉体俱无关系。“我的地盘我做主”正是这种情形的具体体现。于是,现代人暴食暴饮,挑灯夜战,甚至无节制地狂欢,虽可求得一时之欢愉,但最终必然损坏身体,甚至招致疾病。人们丝毫不觉得这是对父母的不孝,对父母恩情之亏欠。他们总以为,这是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殊不知,这已大错特错了。
所以,感恩的第一個层次就要求现代人滋养好身体,让自己的生命一直保持在健康、快乐、阳光的状态。对于青少年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精力旺盛,往往不太注意身体问题。这既是对自己健康问题的忽视,也是对父母的叛逆与违背。这正是不孝的开始,因为连对父母基本的感恩都没有做到。当然,重伦理、正婚姻以延续家族之血脉传承也是对父母的感恩。
就与君师的关系来说,感恩的表现就是尊师重道、爱国家、爱民族、爱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感恩的第二个层次。这里包含三点:老师、国家与民族文化传统。首先,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与引导,这是人成为人的道义与价值上的保证。古人云“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表示老师像父母一样,也给予了人生命。前者是肉体的,后者是精神的。所以,尊师重教就是对给予我们精神生命的老师以回馈与感恩。对于青少年来说,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就是努力学习,提升境界。这是对老师最好的感恩。现代教育倾向于传播知识与技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格教育。这样,学习只是为了找工作,想发财,图享受。须知,若自身精神境界没有提升,只为一己之私利发奋,学习也是对老师的辜负。所以,学习总意味着德慧双修,而且德行总是先于才慧的。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便可视为对老师更高层次的感恩回馈。
其次,任何一个人总是出生在一定的国家与民族之中。因此一个人需要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充满感恩之情,其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且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冯友兰说:“一个救民族的人应该只求救他的民族,不应该问他的民族,是不是值得救。一个爱国的人,应该只爱他的国,不应该问他的国是不是值得爱。”[1]若从现实的利益上讲,国家与民族固然有值不值得爱的问题,但准确地说,没有一个国家与民族是不值得爱的,因为国家与民族赋予了每一个人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爱国家与民族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学习与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像一位母亲,孕育了她的人民。我们知道,国家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传承,而不只是一种当下的存在。这样,爱国就意味着传承过去,把握现在,开辟未来。所有这些,如果没有文化传统的贯穿,就无法延续。由此,爱国首先意味着爱自家的文化传统。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完全割裂传统,就意味着对自身国家特性与民族传承的放弃,这是最大的不义与背叛。所以,爱国首要的即在守住自家文化的特性。一个没有文化自信与自立的人很难做到真正爱国。文化传统的赓续与承继,是维护国家与民族性的根本保证,任何人都必须为此尽一份力,感恩祖国的文化传承。
就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言,感恩表现在仁爱万物,敬畏自然。这是感恩的第三层次,也是感恩的最高层次。
俗语曰:“天地之间人为贵。”但这个“贵”字并不意味着人高居万物之上,可以随意暴殄天物,而是指人可以仁爱万物而与自然为一体。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因为吸收了万物之灵气,天地之菁华。所以,天地万物是人类最大的恩人,它们滋养着人类,才使人类历史延绵而悠久。一个真正知道感恩的人还应该上升至这个层次。
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仁”,就要达到与万物融为一体。程明道曰:“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上)这种“仁者”境界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这种境界的人,既不谋取自己的私利,也超越了社会整体,他面对的是整个宇宙,在天地宇宙的立场上做事。他不但尽人伦尽人职,而且能够尽天伦尽天职;他不但事天、乐天,而且最后通于天。冯友兰说:“不但对于社会,人应该有贡献;对于宇宙,人亦有贡献。人不但应在社会中,堂堂地做一个人;亦应于宇宙间,堂堂地做一个人。” [2]
人不但要“俯不怍于人”,更要“仰不愧于天”(《孟子·尽心上》)。《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做人,必须要做到先尽己之性,然后尽人之性,最后尽物之性。尽己之性是立己,尽人之性是利他,尽物之性是爱物,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境界。在这里,不但人格境界圆满完成,感恩层次亦到达最高。
孔子曰:“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上达”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层次。人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但感恩天地,亦必敬畏自然,决不暴殄天物。孔子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礼记·孔子闲居》)天地之间的一切自然现象,都足以令人敬畏,且使人感恩而受益匪浅,古人在此有明确的意识。故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时,非孝也。”(《礼记·祭义》)断树杀兽须按照时间遵循自然规律,正是对时序与自然万物和谐之敬畏。“孟春之月”“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礼记·月令》)告诉人们依据时令与万物之特性行事,不然,必将导致灾难。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融和季节,但兵戎有杀伐之气,二者是不协调的,故“称兵必天殃”。古人敬畏自然万物之生长,故打仗一般不选择在春天进行,而是选择在秋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敬畏感在现代社会日益消失,纯粹依据人类主观的愿望与功利对待自然,这样一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虽然这是功利心驱使,但与不知敬畏与感恩自然亦不无关系。我们要感恩自然,就应做到爱护万物、敬畏自然。
二、感恩与幸福感之关系
感恩的这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使人成为孝子,第二个层次使人成为爱国家、爱民族、爱文化传统的优秀子民,第三个层次使人成为顶天立地的合格公民。这些都是人内在的本质要求,随着层次的上升,人格境界上升,人的幸福感亦随之增加。所以,如果一个人连第一层次的感恩都做不到,他便不可能有任何幸福感;相反,若一个人做到了第三层次的感恩,他的幸福就是最圆满的。因此,感恩并不只是对感恩对象的回报,最终关涉的是自己的幸福感。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们太过关心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而忽视了影响幸福感的精神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谢晓东等通过心理测试实验表明:感恩意识与幸福感有极大的正相关性,而物质主义与感恩存在负相关性,物质主义得分越高的个体在感恩特质上得分越低。下面是作者得出的实验结论:
其一,物质主义者只关注自己没有的东西,并可能为之不择手段;相反,感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再认、感激和品味自己拥有的东西,即物质主义与感恩是相互阻抗的。
其二,感恩可以让个体感受到自己身边处处都有好心人,即高感恩的个体安全感较高,而高安全感又可以减少物质主义。从上面的结论可知,我们要获得幸福感,不能一味地往物质主义的路上走,而是要注重培养人的感恩意识与情怀。[3]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典故进一步来看感恩意识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声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瑟瑟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孔子家语·六本》)
荣声期“鹿裘带索”,本一贫寒之人,但之所以能常安乐而歌,乃在于其感恩而知足。他所感恩者有三:上苍让他生为人,又为男人(在古代男尊女卑时代,生为男人乃一幸事),且为一长寿之人。此三者与动植物、女人、夭折者相较,便有无限的快乐,焉能去计较其现实之贫寒与不足。
孔子评价荣声期为“能自宽者也”。“自宽”意为自我宽解,即为什么幸运总是降临到我这样的人的头上,继而对周遭怀有无限的恩情。随着感恩之情的来临,敬畏、自警、自勉之意油然而生。故“自宽”亦必含有敬畏、自警、自勉之情。在此,人们不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人,为什么上苍如此眷顾我?由此,敬畏之情生。为了不愧对这种眷顾,一定会自省其德,进而改过迁善。所以,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不但易有幸福感,且多倾向于自勉修德,即由感恩意识而来的幸福感必然引发其强烈的道德意识。
由强烈的道德意识可进一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他更在意的是:我是否有资格享有幸福?一旦有了这种意识与问题,人一定谦卑,他不会认为他的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别人的恩惠、眷顾与谦让。于是,不断地进德修业,否则,自己可能将一无所有。
《论语·八佾》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是说古人射礼之时先揖让,然后登台比试箭术,比完以后下来饮酒。但不是获胜者喝庆功酒,而是获胜者给失败者斟酒,并告诉失败者:我之所以获胜并非自己箭术高明,而是你的谦让,我非常感谢你成全我,不然,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故以敬酒相谢。这是“下而饮”之确义。
可以说,基于感恩意识,必有进德修业之实践,因为他深深感到正是别人的德行成就了自己。故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不但照亮了自己,而且温暖了别人,最后拥抱了世界。相反,一个不具感恩意识而自鸣得意的人,一定四处碰壁而看不到光明。
德国思想家舍勒在《德行的复苏》中说:“中魔似的注目自己的价值的自我骄傲者必然栖泊于黑暗和冥暗之中。他的价值世界日益暗淡,因为每看一眼价值,在他都无异于偷窃,无异于对他的自我价值的掠夺。于是他变成魔鬼和否定者!他被囚禁在自我骄傲这一牢庐之中;牢庐四壁不停地增长,使他看不到世界的明光。”[4]当他皱起眉头时,你们不是可以看见那双贪婪、嫉妒的眼睛吗?没有感恩意识,每个人在物欲追求中不满足,既而贪婪、嫉妒、仇恨,正是时代乱象的因由之一。如果我们具有感恩意识,那么,我们一定会“敢于抛开内心里自认为属于自己的一切‘权利,敢于抛开自己的‘尊贵、自己的‘功绩、所有人的‘敬仰——首先是自己的‘敬仰自我,敢于抛开任何‘理当享有如此幸福的要求”[4]。舍勒这段话回答了为什么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容易获得幸福感。因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常具有谦卑之德。他总是觉得自己的德行不够,但别人或社会给予他的已经足够多了,他对于这些给予反而觉得承受不起,不配享受。于是,愈加地感恩,愈加地满足,而他總处在别人为他营造的幸福感之中。一旦有了幸福感,不但进一步反过来感恩别人与社会,且心志笃定,安心工作,努力学习,滋生无尽的动力与能量。而这种无尽的动力与能量使其生命活泼、充融,生命总浸润在幸福之中,最后不断地进德修业、改过迁善。这就回答了本文开始所提到的:感恩与现实的施舍无关,而只内在地关切德性的培养。因此,由感恩意识到幸福感再到道德感,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道德感的增强,进一步提升其感恩层次,如此良性循环往复互动、螺旋上升,最后生命至于圆满境界。
感恩意识既关乎人之道德,也关乎人之最终圆满。如果说,教育使人成为人,那么,感恩教育乃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孔子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若不能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那么,等他们参加工作后,无疑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大的危险。故培养感恩意识,人人概莫能外,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强。若此时不加重视,一旦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或价值观,就很难改变了。具体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这需要思想界与教育界多加探讨。但无论如何,我们须切记有一条基本原则:感恩决不是对感恩对象的回馈,而是成就自己,获得幸福。
感恩教育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主动去追求的。你何时获得感恩意识,幸福感就在那一刻向你靠近;多一份感恩,必然多一份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55
[2]冯友兰.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57
[3]谢晓东,张卫,喻承甫,等.青少年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38-646.
[4]倪梁康.现象学经典文选:面对实事本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61.
【张晚林,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马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