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历史知识和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结合的探讨

2017-06-16侯少文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运用语文教学

侯少文

【摘要】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想法,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历史知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实际上也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综合知识学习,很多古诗文阅读选文本身就是历史知识的升华和记录,在素质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既要体现它的工具性更要体现它的人文性。在高中语文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渗入历史文化知识,把“文和史”有效结合起来,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合起来,学会举一反三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既让学生有兴趣去听课,又能准确地读懂文章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自觉地去阅读古诗文呢?我认为将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找准时机切入历史知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和高考压力又很大,因此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以被动地听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体现,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了。教师怎样让学生在相对轻松而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古诗文教学中找准时机通过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讲述的切入,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在学习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北宋灭亡南宋开始的那段历史简明扼要地给学生讲述,同时把李清照在北宋时期的生活包括与赵明诚的婚姻,以及李清照国破家亡的遭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对李清照这位著名女词人的历史进行再现。学生既有兴趣听的同时也更容易进入诗境,掌握词中所抒发的浓浓的悲愁,又对词中抒发的感情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在其他文体的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如在学习《落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点中国人民的抗战史,既使学生了解中国军民在八年抗战中所付出的血的代价,也让学生容易理解文章中表现的复杂感情,还可以排除一些影视剧中对战争过于乐观的描写对学生的误导,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可谓一举三得。又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时,文章中大量典故的运用,加大了学生理解本文思想感情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中结合对文中历史典故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也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正所谓“文中有史,史中有文”,使学生置身在历史的话题之下,教师可以很好地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丰富语文课堂,拓宽教学内容,升华学生思维

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而正因为如此,使得语文教学处在很尴尬的位置。语文教师是“戴着脚镣跳舞”。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来思考。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容易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和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得到了扩展,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和前提下,自觉地拓展语文文本里的历史知识,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对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何拓展,如何运用语文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从语文的角度去探究和解读历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语文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适当增加历史知识的切入会更加丰富语文课堂,拓宽教学内容,升华学生思维。

譬如在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时,教师可以把“赤壁”这一古战场作为知识点,通过对此历史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对赤壁之战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如对苏轼词中的“赤壁”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否是同一地点的考证,将二者不同的历史成因进行比较。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当然语文教师也可以对赤壁之战进行简单介绍,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赤壁之战”对三足鼎立局势形成的意义。还可以“大乔小乔”这两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引入历史典故。大乔、小乔是三国时期江东著名美女,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相传曹操建铜雀台,命曹植撰《铜雀台赋》,有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东朝夕之与共。”唐代杜牧《赤壁》也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这些相关的历史传说和诗歌,拓宽课文自身的历史因素,同时也将其他有关的诗词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如学习《六国论》时可将战国时期的形势和北宋的外交政策这些历史知识给学生作讲解,起到丰富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升华学生思维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唤醒探究意识

当下,各类戏说剧的流行和报纸文摘中对历史的假探究,成为很多人了解历史的主渠道。他们极不负责任,歪曲历史,混淆视听。使学生对历史望而生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歧途。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唤醒压抑已久的质疑、探究意识,利用语文教学这块主阵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语文教材上涉及的历史知识去主动质疑和探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使学生学会质疑和主动探究,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审慎的态度。

总之,语文教学的教法很多,知识也很庞杂。以上只是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算是对语文教學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运用语文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