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中的人物悲剧性分析

2017-06-16金红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金红华

[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带有比较浓烈的悲情性格色彩,表达出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生活的美好向往。《半生缘》这部小说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个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产生了曲折的故事。作者以三个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男权、父权和金钱对于女性人性、爱情、婚姻的压抑,展现了文中不同的人物悲剧命运。

[关键词]人物悲剧;半生缘;小说特点;性格色彩

一、张爱玲小说《半生缘》的剧情分析与故事色彩解读

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人物形象刻画得比较生动,对人物个人特点的具体分析,使得人物的性格与精神面貌跃然纸上。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们三个人同在一个纺织厂工作,顾曼桢在工厂的写字间工作,她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积累感情并且爱上了沈世钧。但是,沈世钧寄居在许叔惠家,许叔惠的家人却打算撮合他与顾曼桢之间的婚事。但是,许叔惠对于顾曼桢并无爱恋之情,他们三人在一次南京之行之后,许叔惠爱上了原本是许配给沈世钧的女子石翠芝。无奈,石翠芝家里人的门庭与礼教观念非常深重,对许叔惠非常排斥,最终拆散了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许叔惠伤心之余远走美国留学。顾曼桢与沈世钧真心相爱,可顾曼桢却被姐夫强暴,无奈之下,顾曼桢嫁给了其他人,沈世钧娶了与自己并没有感情的石翠芝。全文中充满了悲剧的色调描绘,无论是描写顾曼桢和沈世钧在工厂写字间的交谈与互动,还是记录两人在夜晚的上海手牵手肩并肩的耳鬓厮磨,都无不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危机感。作者在描写原本属于快乐与喜悦的场景制式,却留下了一根故事的隐藏悲剧线索,让读者时刻都能够感受到不祥之事将要发生的压抑感。本书表现了作者对于旧社会封建礼教的不满,表达了对于自由、平等与美好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向往。

二、女主人公顾曼桢命运的悲剧性分析

小说《半生缘》是女作家张爱玲的最优创作之一,这部书对于后世爱情与伤痕文学的影响比较大。《半生缘》中的任务性格描写方式别具一格,并且始终使书中的人物笼罩在浓浓的不安定的悲剧色彩之中。张爱玲描写主人公恋爱的感受,顾曼桢与沈世钧相遇时“立在美丽深潭的边缘”,张爱玲的笔下埋藏了比较强烈的内心隐喻。顾曼桢与家人产生矛盾时,她的心情就像“热水瓶里直冒热气的水”,给顾曼桢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本书中的主人公顾曼桢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子,她与姐姐顾曼璐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在工作中,顾曼桢爱上了原本是自己同事的沈世均,并且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在旧社会的上海,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青年男女在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生活时,却要承受着外界的非议以及生计的压力。顾曼桢为了给家里贴补家用,除了每天在纺织厂的写字间担任文书工作,还要兼职一份家教工作。繁重的日常劳动与长时间的上班时间,让顾曼桢的身体条件逐渐下降。顾曼桢的生活转机因为沈世钧而发生改变,沈世钧在上海与顾曼桢逐渐越走越近。沈世钧的出现为顾曼桢的生活带来了希望,而顾曼桢的善解人意与温婉可人也让沈世钧感到了极大的安慰。在日后的交往中,沈世钧越来越对顾曼桢产生了依赖,沈世钧从南京老家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顾曼桢告白。在恋人的相拥与相互扶持中,顾曼桢感受到了人生的方向与爱情的美好。但是,命运对于顾曼桢却是不公平的,两个相爱的人始终无法走到一起。残酷的社会现实让顾曼桢这个敢于追求个人幸福与真实美好爱情生活的女子不得不屈服。在与沈世均相爱和交往的过程中,顾曼桢不得不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还要帮助自己的大姐顾曼璐排忧解难。但是,在小说《半生缘》中,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美好生活的顾曼桢却没有被幸运女神所眷念。自私的大姐顾曼桢为了满足丈夫的兽欲,设下一个险恶的圈套迫使顾曼桢被强暴,使得顾曼桢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三、男主人公沈世钧命运悲剧性的分析

《半生缘》是一部追求高雅与通俗融合的小说。沈世钧与顾曼桢在一起的时候是快乐的,他与她的相遇,对他来说犹如“生之喜悦”,对于她来说,犹如“穷苦小孩捡到破烂的小玩意”。沈世钧的爱情生活受到了父亲的控制,也受到了女方家中男权的侵扰,最终让沈世钧感受到了“万箭钻心”般的痛苦。全书深度剖析了男权、父权和金钱对于恋爱男女人性、爱情、婚姻的压抑、扭曲和摧残。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中的男主人公沈世钧原本是江苏南京籍人士,他的老家家境比较殷实,在前往上海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并且爱上了上海女子顾曼桢。沈世鈞在上海过得并不如意,每天繁重的工作和日复一日的辛劳让年轻的他不堪重负。沈世钧生活在亲戚许叔惠家,寄人篱下的生活也给沈世钧带来了苦恼。但是,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沈世钧的求爱之路一再遭到挫折一再碰壁,当得知顾曼桢陷入家庭性侵犯的悲剧之后,他想要继续帮助顾曼桢,却遭到了顾曼桢的拒绝,在悲愤交加之下,沈世钧只好选择了妥协,他无奈地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回到了南京老家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子石翠芝。故事的男主人公沈世钧的身上也笼罩着比较强烈的悲剧光环,他的爱情生活遭到了残酷现实的打击,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却不得不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最终陷入了绝境。

四、男主人公许叔惠的爱情悲剧分析

小说《半生缘》中的另外一个男主人公是许叔惠,他的爱情生活也以悲剧故事作为收尾。许叔惠原本生活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许叔惠的家境并不好甚至来说有几分窘迫。拥挤狭小残破不堪的上海弄堂民居中,许叔惠一家接纳了来自南京的沈世钧。

沈世钧与许叔惠是亲戚关系,但是在上海这个工业生产环境氛围紧张的社会中,这种亲戚关系却变得寡淡。上海市井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与自私自利,让许叔惠感到厌倦,感到了不适应。许叔惠原本在上海的以及纺织厂拥有稳定的工作,由于顾曼桢经常到访许家,许叔惠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儿子和顾曼桢可以结下一段良好的姻缘。但是,顾曼桢造访许家的原因却是与沈世钧相会,长此以往,许叔惠的家长感到很不满,逐渐对许叔惠和施压,要求儿子追求顾曼桢,也希望顾曼桢能够逐渐接纳许叔惠。但是,许叔惠喜欢的人却不是顾曼桢,而是在南京认识的大家闺秀石翠芝。无奈石翠芝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礼教大家族,对于家境一般无权无势的许叔惠非常排斥。在多次努力毫无结果之后,许叔惠选择了远走海外求学,而与他真心相爱的石翠芝也与他人接了婚。命运对于许叔惠来说是不公平的,许叔惠在一次偶然的南京之行中遇上了自己的真爱,命运却在后来的日子中给许叔惠开了一个玩笑,本来相爱的人却无法在一起。

结束语

作者张爱玲全书中无不埋藏着对于人物内心不安感的隐喻线索,让读者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痛苦之情。在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中,作者对于主人公恋爱的感受把握得非常准确,通过对人物之间产生的交集进行描写,却在事件的推进中表现了人物生活中“宿命”般的悲剧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物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于当时社会一些不公正的、丑恶的现象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