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7-06-16郑再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党务高校学生工作者

郑再升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高校的稳定至关重要。大数据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高校党务工作者应抓住这一契机,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引领“互联网+党建”时代。

[关键词]党建工作;大数据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高校的稳定至关重要。高校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党员的发展工作和入党后教育管理工作,十八大以来,我党对党章进行修改,对党员的发展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作出明确的指示,可见我党对高校党建工作极为重视。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党员发展的新模式,加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又显得十分必要。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大数据的概念最早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即对巨大的全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科学的信息,从而为作出有效的决策提供更好的指导。

其核心特征在于预测,在庞大的数据源中进行分析并做出科学的预测。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大数据基础上学生党员发展将更加科学、党员教育更加有效、党员管理更加规范、党员服务更加扎实。

在全国压缩党员发展指标的背景下,借助大数据分析,我们在党员发展时可对党员的家庭背景、学习、上网痕迹、食堂消费和住宿晚归等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求做到将最合适的人选纳入党组织。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快捷、准确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以求做到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明确群众的精神需求,了解群众的基本诉求,可以扎实地做好党员服务工作。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困境

(一)大数据时代需要提高高校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然而目前高校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高校党务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兼职的,由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或者辅导员兼任。在本身已经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要求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既要熟悉高校党建工作,又要掌握新媒体教育载体又显得十分迫切。

(二)大数据时代需要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统筹。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大庞大的数据源基础上,但是目前高校管理大多还是属于条块管理模式,各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比如高校教务部门的学生学籍与成绩管理系统、财务部门的学生缴费系统、后勤部门的学生宿舍信息、组织部的党员管理系统等假如能实现共享,将为学生党员发展与党员管理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支撑。

(三)大数据时代需要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当前高校大学生受骗、网贷等事件层层不究,这与大学生涉世未深不无关系,同时也凸显了学生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入党学生及学生党员的个人隐私,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情感状况等一些不愿意被人知晓的信息严重受到威胁。同时通过网络监控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言论自由,不想或者不敢在网络发表言论,比如在发朋友圈或微博的时候把辅导员给屏蔽之类的行为,这又与原有的初衷相违背。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科学的运用大数据,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效的运用大数据,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结合大数据时代,创新工作方法,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一)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观念转变是前提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思维定势的作祟,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负责人和基层党务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大数据在党员发展和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仍然用传统的方法来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信息掌握不全面,教育效果低下。

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观念转变是前提。大数据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数据来发现当前党建工作重点、学生行为表现与成长规律。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只有通过对全部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才能对党员发展对象的背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用科学的方法将优秀人才吸收进行党组织。大数据的收集、分析、预测应建立在一种动态的基础,通过动态数据库,了解广大的师生党员的思想动态、热点关注及价值取向,以便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是关键

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绝大部分是落在辅导员身上,在疲于各种学生事务工作的前提下,再加上辅导员本身专业参差不齐的基础上,要求辅导员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预测本身就存在较大的难度。

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是关键。大数据时代,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数字素养和网络判断素养,善于收集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并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预测。人才培养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高校应广纳人才,将大数据人才纳入党建工作,从而壮大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原有党务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能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善于利用各种数据信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来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三)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技术革新是核心

大数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化、数据化是创新工作的前提,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是创新工作的保证。但以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高校数据化校园建设总体水平较低,缺乏全面统筹的观念。

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技术革新是核心。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学生的需求,我们应该构建一种“互联网+党建”平台,抓住网络新媒体平台,积极扩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臺,构建包括学校(学院)党建网络、党务系统、微信、APP以及其他学习平台一体系,从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成为积极分子、建党对象、党校培训、成为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全过程跟踪,集学习与活动为一体,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全面数据化。同时,构建数据共享平台。高校要打通教务部门、后勤部门、财务部门、党务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信息对接,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其实各部门之间收集的信息大都是重复的,通过数据的对接,可以为信息录入者减少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使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党员时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候选人,从家庭出身、情感状态,甚至宿舍晚归情况、图书馆借阅情况、饭堂就餐情况等,通过数据共享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四)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安全是保障

大数据时代,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收集、储存、分析这些数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涉及到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了,怎么样妥善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大数据时代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安全是保障。首先,国家层面能够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规范大数据时代的收集和传播,以便更好地保护个人的隐私,目前社会各行各业,运用大数据进行推销和诈骗的不在少数,比如我们的手机号码经常收到不明电话等。其次,学校应建立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来监督和管理学生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工作,明确使用者的责任意识,避免学生个人隐私信息的泄漏。最后,学生本人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在一些不明网站上留下个人信息,以及不在网络出现造谣、言论过激等行为,避免给社会及个人造成不良影响。

大数据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高校党务工作者应抓住这一契机,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引领“互联网+党建”时代。

猜你喜欢

党务高校学生工作者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