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思维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启示及路径探索

2017-06-16李宁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李宁

[摘要]数字化媒体时代,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的重要,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的优势结合高校的培养方案入手,本文借鉴宁波大红鹰学院的两区建设之一一素质教育示范区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来探索跨界思维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利用新时代的跨界思维去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牢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根基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培养出适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

[关键词]跨界思维;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已经走向了数字媒体时代,网络媒介方式多样,各种平台信息更新速度较快,网络时代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方式和机会。同时对于高校大学生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新媒体的发展与跨界思维的出现

数字媒体时代带来的各种信息媒介,其共同的特点是资源丰富、更新速度较快、交流基本无障碍等,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有着更加独立的性格特征,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和适应度均比较高效,所以大学生对新媒介的利用程度也比较高。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也成为新时代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互联网思维中的跨界思维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模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最初出现在商业领域的跨界思维是指各类企业品牌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互补,找到一个切入点将企业利益与消费者需求更好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招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最终找到利益均衡点,达到合作双方的利益共同化。本文所说的跨界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框架,跳脱熟悉的位置,用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传统模式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普遍运用现成性思维方式,“满堂灌”的泛泛而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思维方式会导致素质教育的规范与学生的内心世界难以产生共鸣,也会逐渐削弱高等教育的生命力,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取得实效性的思维障碍。

(一)传统思维下高校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体系不合理

现今各高校响应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和根本目的出发,学生质量是作为一所学校素质教育评价的核心对象,这样的教育评价标准并不是说以学生质量为唯一评价内容。但是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素质教育就存在这样的片面问题,过分夸大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学生的好坏全部通过学习成绩来判定,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也没有设定全面的素质评价体系,这样不利于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传统思维培养下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比较差

传统思维的影响下现在的教育还是停留在对专业成绩的片面追求上,忽视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培养要求是有创新意识、有实干能力的大学生。但是传统的片面、形式主义的思维模式下,许多学校只是为了宣传,并没有从根源上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是追求形式上,其实这样的培养方式会给大学生造成误区。

(三)传统思维下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现象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大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运用的平台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把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考评大学生能力的已经从单一的理论知识到重视实践经验,因此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才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素质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

三、跨界思维下高校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的路径探索

跨界思维是打破原来的传统思维存在的弊端,要求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用更高的视野去分析问题,然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并根据大学生的特有的特质去培养其综合素质。宁波大红鹰学院基础学院的两区建设之一——素质教育示范区,该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是: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明德、博雅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其构建的“1+3+x”的微学分体验式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正是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打破传统思维下单一的素质教育的模式,开创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素质培养路径。

(一)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建立多角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在跨界思维的指导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素质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及整体素质水平进行评价,这一过程就要求高校要多方面的开发学生的潜力。

宁波大红鹰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项目,其中包括科技竞赛、学术训练、创业实践类的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项目;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培训、各类文体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来提高大学生的时间能力,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微学分,学会学习等特色课堂来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素拓课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即是素质拓展学分,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备的综合素质远远大于传统课堂上填鸭式方法带来的成效。因此,当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多运用跨界思维,从不同的方面去开展适合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并建立如学生个人素质银行、素拓分等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来适应新媒体对大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实效。

(二)跨界融合多种学习资源,成立特色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学生培养模式中的跨界思维要敢于创新,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手段等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时代提供的便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设多种形式的反转课堂,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努力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成他们的特长和优势,融合了众多学习资源及教育主体,建立了由学工线主导的第一个教学一学工联动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即特色班项目。截止2013年底,该校已有特色班班级21个,学员近800人。学生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96项,发表科技论文53篇,主持或参与省、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42项等等。由此可见,在跨界思维的指导下,当代高校融合各种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独特性进行因材施教,建立特色班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疑不是一条适合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的新路径。

(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跨界结合

跨界思维要求高校的大学生在学校里要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参与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学校的认同感,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培养自己的能力,去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样也能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参与型”学生工作模式是宁波大红鹰学院在新的形势下对一直秉承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生动解读,它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在事关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全面参与。例如,学校成立了由大二学生组成的学生军训教导队,让学生在带领军训训练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参与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最终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参与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因理论与实践的脱轨造成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發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随着时代理念的更新不断进行改革,要与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相适应。所以,为了适应新媒体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高校素质教育应该在跨界新思维的指导和影响下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特色的素质教育路径,以此达到更好地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备创新和实践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优秀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