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省大同市城区三大祭祖节日的社会学分析
2017-06-16王志红赵敏
王志红 赵敏
[摘要]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為案例,辅之以城市与农村具有二元关系的访谈对象,对中国传统的三大祭祖节日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在三大节日内部进行了横向比较,加之城乡居民祭祀差异的比较明晰了三大祭祀节日在事理上的逻辑,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的解释与剖析,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挖掘存在于三大祭祀节日背后的社会学运行逻辑,以更好地促进完善祭祖活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调查背景;三大鬼节;社会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89-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日全国大部分的人们都忙于筹备,进行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目莲救母是这个节日的神话起源。在大同,中元节的气氛十分浓厚,带动了与祭祖活动相关商品的发展,几家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去祭祀,追忆自己的祖先。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中国有三大鬼节也是传统的三个祭祖的节日,那么他们三者在祭祖的内容上、形式上、影响上有什么区别;城市里的人和到城市长期务工的人祭祖的内容上、形式上、影响上又有什么区别;以往的祭祖活动在内容上、形式上、影响上与现代又有什么差异?如果有区别,其中的差异又能反映出什么?笔者带着这些问题不仅对祭祖活动进行了观察,更对祭祖活动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访谈,从人们对祭祖活动的内容形式中了解到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于虚幻世界的塑造。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背景
在立秋之前大部分人已经为中元祭祖准备了,不论市场上满目琳琅的祭祖商品还是一大家子购买祭祖活动这一行为都足以发现人们对于祭祖这一节日的重视。笔者不禁对祭祖这一活动产生了兴趣,和其他两个正式的祭祖活动相比,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差异,这三节日的背后社会学的意义是什么?
(二)调查目的
一方面试图探析三大祭祖节日内部的差异,另一方面城市与农村的祭祀观有什么差异,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影响下,以往的祭祖活动与现代的祭祖活动又有什么差异?
(三)调查样本的选取
调查对象既有城市居民也有到城市打工的农村居民。由于祭祖活动的特殊性、针对性以及准确性,年龄选在40~60为宜,主要访谈对象为13男7女加之许多观察对象共同构成调查对象。
(四)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大同市一个人流量大的市场附近,尽量保证调查对象代表性。并且通过熟人去祭祖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
(五)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在7.11-8.28。期间陆陆续续地进行观察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访谈。
(六)调查方法
主要运用实地观察法与访谈法。
不仅进行了长期观察,而且也试图通过熟人专门去祭祖地点进行了观察,自己也参加了亲人的祭祖活动。
其次对20位访谈对象的访谈在尊重其本意的情况下进行整理。形成本文的主要实证来源。
三、三大鬼节礼俗概述
(一)研究地点背景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是山西省省辖市,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生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距北京380公里,南离太原市352公里。大同市面积14176平方公里,人口331万人,是山西省经济地位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既有原著的大同人,也有到城市谋生的外来打工者。本次调查就在此展开。
(二)三大鬼节论述
1.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农历三月初一前后)。那一天人们不仅要上坟祭祖,顺便踏青,也暗示着人们该勤于劳作了。城市中人们祭祖一般去正规的墓地,带上鲜花、水果、香等祭品与家人一同前往扫墓,供奉。而农村人则有清明上坟“准男不准女”之说,也就是只允许男性去祭祖,而不允许女性去,但是女性可参加其他的两个祭祖活动。如果受制于距离与工作而又想尽孝心,便会晚上在马路边缘画一个圈烧足够的纸钱,期间伴随着絮絮叨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2.中元节
祭祖通常是祭祀直系的上一代或者上上代。因此看到的祭祀活动通常是两代到三代。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未至,市场上却已经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祭祀商品,从前祭祀只烧纸钱,一家人围在一起叠金元宝,到如今外国的钱币、汽车、别墅、麻将应有尽有,钱币的数值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总之在祭祀的商品上只有人们想不到的没有人们做不到的。中元节祭祀时间,农村与城市有着差别,城市人主张祭祀要在立秋之后,据说立秋之后祭祖,以后出生的孩子会可能是“秋呆”,也就是怕孩子带傻气;而农村却没有这一说法,他们通常奉行“前三后四”的原则,也就是祭祀时间一般在七月十五的前三天或者七月十五的后四天。在城市中,人们的祭品一般都是纸钱、水果、香以及鲜花;而在农村听访谈对象说,七月十五他们印象最深的是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花馍的种类样式丰富,不仅看起来艺术气息明显,寓意美好且浪漫。然而快餐文化日益侵蚀着人们的文化与传统艺术,部分人已经舍弃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手工艺术,转而花钱买方便来代替了。
3.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顾名思义,是因为严寒要为在另一世界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物,寒衣节是继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之后的冬季的祭祀节日。在农村,村民很早就开始筹备寒衣的制作,制作了各种和现世相似的服装,再写上死者的信息以希望其能在另一世界收到而避免误入其他灵魂之手。而且听农村的打工者说小时候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一是市场上供给的纸钱少,而是农村人家庭拮据,所以纸钱也是自己制作的,自己买的印子然后加盖钱模形成自制的钱币去寄托自己的哀思。他们还煞有介事地说他们的亲人怎么托梦托他们烧衣服等死者要求的东西。据他们说寒食节的供品都为素食,素食原料一般包括小米、大米、黄花菜、海带丝、粉条、豆芽、豆腐等,将这些素材一并用水煮完,将水控干,放在碗里去祭祀祖先。
四、对三大鬼节的社会学分析
综上所述,中国三大鬼节作为祭祀祖先的节日,并不是纯粹单纯意义上的生者对死者感情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便是默顿所谓的“潜功能”,在默顿看来社会不止具有帕森斯所说的显功能,也有潜在事件背后会逐渐显现的“潜功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单位只要存在,就一定对维护整体发挥功能。不论是社会系统中的正功能还是反功能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祭祖活动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对于生者通过祭祀活动,联系疏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祭祖为个体提供了界定自身地位的需要,是自己身份认同的过程,这样可以加强初级群体之间的感情联系,从而满足个体对归属感的本能需要并未个体提供感情归宿,减少城市病对个体的影响。
再者,通过祭祀活动也可窥探出社会的统治规范以及约定成俗的礼仪,譬如祭祀对象绝大多数情况是生者的上代或者上上代的直系亲属,并且男性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明显高于女性,也可窥探到父权制的影子与影响。
最后,祭祀活动的礼仪是仿照现实的存在而进行的,比如“寒衣节”以及供奉的食物均说明了人们以现世为依据来设想另一世界。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进行理解,结构二重性理论把行动与结构视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两个侧面,从而把行动与结构的二元抽象对立转化成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统一。在人类生产实践过程中社会结构会对个体产生制约,而实践主体是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理性的反思意识的,在二者的博弈中推動社会的变迁,以使个体能够更好的发展。最后在三大祭祖活动的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塑造的不同祭祀活动,不仅反映了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将社会结构不费吹灰之力地应用于,反映于另一世界,也反映了在变迁过程能中主体对结构的适用与协调。
五、结语
通过对山西省大同市三大祭祀节日横向,纵向的比较,不仅明晰了三大节日的具体礼俗,也运用社会学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解释。“存在即合理”,三大鬼节的祭祖活动不仅是人们对先祖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并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因此应本着顺从民意的原则治理;在三大节日的变迁中,感受尤为明显的是我们所处的现代化过程,方便快捷广泛地取代了与祭祖活动相关的传统,而其中的网络祭祀则存在着争议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