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驱动的高校教务系统框架研究
2017-06-16翟丹妮
翟丹妮
摘 要: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体系中,最核心的驱动是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实践、创新在内的各类教学活动的运作都是为了完成培养方案的要求。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都是根据培养方案产生的,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说,分为教学任务的安排—执行—结束三个阶段,从教学运行的角度来看,重点在于相关教学档案的收集和积累,所有档案资料通过教学任务单元互相关联,并允许从学生、教师、课程等不同角度进行归集。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培养方案;系统框架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52-03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为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系统的效率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从职能划分的角度出发对于教务管理系统中的不同功能进行了研究,例如学籍管理[1,2]、教室管理[3,4]、选课管理[5,6]、成绩管理[7,8],这些教务活动都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此外对于和教学活动相关的一些工作,例如学生的宿舍管理、高校的后勤管理,也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一些作者注意到了提升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例如万仁保[9]指出,一定要重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完善。因此从单个职能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业务流程的分析还是系统设计与实现,都已经研究的非常深入具体,包括对应的软件产品也很成熟了。所以目前制约教务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单个事务的处理流程,而是多个事务相互之间的衔接以及系统中各类信息的共享。
二、目前常见的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与问题
根据目前高校中常用的教务系统来看,涉及到的典型功能分为以下几块:
1.课程安排
主要是指开课前要把所有行政班(即学生入学时的班级安排)转变为教学班(即几个行政班一起上同一门课而形成的班级),为每门课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和任课教師。
2.临时调整
教学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课程的临时调整,包括时间、地点或任课教师的调整,这些都可以在系统中进行申请操作。
3.选课
对于必修课来说,是根据学生专业由系统自动指定给学生的;对于选修课来说,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上网选课。
4.成绩录入
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将学生的分项成绩录入系统,系统根据教师指定的比例计算学生的课程总分。
有些高校的教务系统中还提供其他的一些零散功能,例如毕业设计的管理系统,STITP项目的管理系统等。总体来看,除了在课程教学部分涉及到的几个部分之间可以实现系统和数据的互通以外,其他系统更多的是独立运行,主要目标是为了完成某个单项事务的管理(例如毕业设计),和其他事务之间基本没有关联。如果要进行跨模块的操作或查询,就会尤其困难。
三、培养方案驱动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
1.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其实从所有教学活动的本质上来说,其最终目标不是为了上完本学期的全校数百门课程、或者完成一次为期四个月的毕业论文,其实所有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为了毕业必须完成一定的学分,这些学分有些来自课程、有些来自实践环节、有些来自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这类活动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很多学校将它称为“创新学分”)……所有的教学活动其实是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开展的。
以通达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一个学生为了毕业必须完成167.5个学分(其中课程类130.5分,实践类31分,创新类6分),其构成如表1所示。所有教务系统中包含的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了在学生毕业时用于核查他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系统中涵盖的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来安排,在学生毕业时这个系统中积累的信息应该以学生个体为对象来进行归集。当然在其他情况下信息归集方式可能有变,例如在统计教师工作量时,应该以教师为对象来进行归集;在安排考试的时候,应该以课程为对象来进行归集;在进行教学档案整理时,应该以教学班级为对象来进行归集。不同的归集方式代表了不同的观察角度。
2.培养方案驱动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
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在教学活动体系中最核心的驱动是培养方案,教学活动的运作是为了完成培养方案的要求。最基础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学生)和资源信息(教师和教室)。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说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任务的安排、执行和结束,教学管理的工作重点是资源调配,所以会产生很多和教室、教师等资源分配结果有关的档案资料,例如课程安排结果、任务调整记录、考试安排表等,这类信息主要由教学管理人员产生。
从教学运行的角度来说一般不需要继续进行阶段的分割了,这期间的重点是教学档案的收集,又分为: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料(如授课计划、实验指导、竞赛通知等)、学生提交的教学资料(如课程作业、实践报告、竞赛获奖证书等),并且这些档案资料要能够和教学任务直接挂钩。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任务一般可以分为普通课程、实践环节、创新环节三种类型,这三类任务都包含安排—执行—结束三个阶段,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由教师和学生提交的档案资料。
3.培养方案驱动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综上所述,以培养方案为驱动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分为三块:
全局基础信息的维护——对于培养方案、学生、教师、教室等四类信息的维护,确保及时更新;
教学管理的流程支持——涉及教学任务的安排(上学期末)、执行(本学期全程)、结束(本学期末)三个阶段中的所有管理工作;
教学运行的流程支持——这部分的重点在于和教学任务直接相关的档案的产生和收集。
四、培养方案驱动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1.全局基础信息的维护
每个年级的每个专业都有各自对应的培养方案,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是每隔几年进行一次修订,修订时可能会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因此会对教学大纲、实验大纲产生影响;学生由于转专业或编级,学籍会有变化;教师队伍会有人事变动,在岗教师的职称可能有变;教室的编号、座位数也是排课、排考试的重要信息,需要确保信息正确。涉及以上全局基础信息的维护是教务管理系统的重要一块。
2.教学管理中涉及的活动和档案
以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部分为例,教学管理人员在任务安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配上课的时间、地点、教师,任务执行阶段主要处理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的调整申请,任务结束阶段主要是考试的安排,如图2所示。
3.教学运行中涉及的档案
教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和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档案资料,如表2所示。其中课程在开课初期会要求教师提供一些计划性材料,但对于实践和创新活动来说,活动初期和进行中涉及的档案资料不多,更多的是在活动结束时学生提交作业或成果证明,教师进行成绩评定。
4.教学档案之间的关联分析
以上表格中的部分信息在目前的高校教务系统中会出现,部分信息没有进入信息系统,但主要问题是他们之间的关联没有在系统中体现出来,例如如果要根据一个学生的学号去查他在某次课程中提交的课程作业信息,在目前的体系中会大费周折,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上信息进入系统后,要能通过某种方式串接起来。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教学任务单元”的概念,它指的是几个行政班合起来(叫做一个教学班)、一起上某门课所构成的单元。在每个学期末,要通过行政班和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学期、学分等)信息,产生下个学期的所有教学任务单元,之后为每个教学任务单元分配时间、教室、任课教师等资源。所以在此基础上,所有信息之间的关联如图3所示。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创新环节的管理,由于这类活动是学生自选参加,不是预先安排的,那么可以将它作为一门名称为“创新环节”的特殊课程来处理,学分归属到创新学分的类别(就像其他学分归属到必修或选修一样)。每学期都开设此课、产生一个教学任务单元,不占用教师、教室等资源,但是要求学生在期末上传奖状或证书等扫描件,作为获取学分的依据。如果某类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参与人数较多(例如有些学校有参加某项竞赛的传统),那么可以为这个竞赛单设一门课程,学分归属到创新学分类别。
总之,所有教学档案是对应到某个教学任务单元的,而教学任务单元又是和教师、教室、学生互相关联的,所以通过教学任务单元为中介,所有的信息就能联结起来。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统计他在各项教学任务单元中获得的学分,就可以查看他完成培养方案的情况;对于教师来说,通过统计他涉及的各项教学任务单元,就可以考核其工作量;而所有类别的教学活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档案也可以在这个系统中积累起来,为后续的查询或分析等操作提供了充分、完整的数据源。
五、结束语
高校在建设这类系统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将培养方案中涉及的所有内容,在实际执行之后仍然能够很容易的串成一个整体,无论从学生还是教师的角度来看,都能够实現信息的整合或抽取,才是一个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黄宏志,许光.基于Web的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3):182-184+189.
[2]孙东妮.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9):200-201.
[3]张芳.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1(11):145-146.
[4]孙东妮.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9):200-201.
[5]陈晓青,邹方幸.高校专业选修课的选课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6(11):333.
[6]皋春.基于学分制的高校选课管理实践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6):86-88.
[7]李飞.高校通用学分制教务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54.
[8]李小云.学生成绩管理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反馈功能[J].怀化学院学报,2016(7):125-128.
[9]万仁保.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6(12):224.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