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职高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06-16山少男
山少男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于教育领域,首先要明确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供给方应是高职高专院校,其次对于人才培养的过程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对育人过程的改革,最终目的要为人才需求方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本文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按着市场岗位需求情况,重视需求侧改革的同时,更重视如何从供给侧主动出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对于实操课程、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适应于供给侧的建设性意见,力求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出推动时代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跨境电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09-03
一、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来源于经济领域,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由此,“供给侧”成为当下中国政治经济领域中热词之一,所谓供给侧主要指的是五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而人才则作为劳动力首要代表,正是供给质量提高研究的因素之一。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响应政策供给高质量应用技能型人才、发掘时代赋予市场需求岗位的新动向,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研究的重点问题。
跨境电商正是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国际网络购物一体化逐步成熟的新型电子商务运营形式。随着“全球贸易时代”的到来,如今市场对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缺口很大,而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培养绝大多数来源于高职高专院校。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剖析,分析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岗位需求的情况给出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整改意见,从而对高职高专院校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供给的角度完善人才教育结构调整,为我国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高职高专院校制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多采用对跨境电商企业和运营较好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实地调研,从而探究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及结合院校自身教学经验与软硬件条件等方法,确定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笔者对多家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统计分析,将存在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安排仿照培训课程设置,体系不清、目标不明。由于电子商务学科前沿性强、表现形式变化快,导致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技能考核标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还是在摸索阶段,虽然引入校企合作但难以完成真正的岗位对接。尤其在2014年以后,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崛起使得市场对该类人才需求激增,很多院校还在电子商务专业内贸为主要培养方向的时候,社会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商教学机构(如淘宝大学、速卖通大学、1688国际商学院等)它担当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重任。而如今,大多数院校看清了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就照办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
(二)高职高专院校跨境电商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授跨境电商课程的一线教师虽然学历基本在硕士研究生以上,但大部分并没有电子商务相关的学习经历,多为计算机、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等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多为自学,不成体系。对于跨境电商课程来说,单一理论课程的讲授基本能够胜任,但是项目实操与课程之间衔接难为完善,甚至出现师不如生的情况。项目实践经验的欠缺是跨境电商教师的短板,因而,实操部分的教学经常是形式主义从而导致人才与岗位对接困难。
(三)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基础难以胜任跨境电商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由于跨境电商人才不仅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知识,还需要英语基础与国际贸易基础。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就是一大硬伤,在跨境电商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经常发现应用型课程变成外语课的补充课,这样导致学生学得内容既浅又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基础能力才是学校迫切解决的根本问题。
三、基于供给侧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整改意见
由于跨境电商的知识涉及领域宽,知识内容更新快、技能考核实践性要求高,所以,高职高专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本着扬长避短的思想,发挥院校长处的同时,联系企业参与来规避院校的不足。由此,本人认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整改意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将自主创业过程融入跨境电商技能实操课程
跨境电商技能实操课一直是众多高职高专院校最为困惑的问题,没有合适的项目、没有合适的实施条件一直制约着跨境电商技能实操课程的实施。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能够将创业过程引入实操课程中去,让学生通过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完成创业项目的实践不仅可以完善课程内容,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率。
鼓励学生在速卖通、敦煌网、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平台完成账户注册、网络供应商选择、开设店铺、上传商品,通过商品详情描述、申报平台活动来推广店铺并获取订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则以辅助身份出现,学生在真实店铺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帮助分析问题的源头,并加以解决。这种真实创业项目的开展有一定难度,货源的寻找、网店的运营、商品的管理、客户的效果都需要学生亲自完成,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配合学生,不仅仅是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而是跟学生同样身处创业过程中,调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监督控制成本投入,通过真实项目的真实演练让学生真正了解跨境电商的运作过程,在真正意义上与市场需求岗位对接。
(二)落实骨干教师企业挂职实践,打造“工匠精神”下的跨境电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跨境电商是2015年之后出现的新型电商形式,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它完全是新的专业领域,一切从零开始,如何让教师尽快接受跨境电商知識内容,最好的方式是将教师放置于企业工作一线,让其加入到企业真实工作中去,体会跨境电商真正的业务流程。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高学历、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但动手实践是一大软肋,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在校教师不如毕业两三年的学生,这种情形让我们非常尴尬,如何向社会供给高质量人才,首先要真正落实教师企业挂职实践锻炼的任务。对于南方大量高校已经探索出一条非常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企业挂职的实践道路,以一学期为时间起止点,保证每学期派一位教师去跨境电商企业密集区域从事相关工作,从求职到参与工作再到对工作内容深入了解并做出成绩,完全由老师自己完成。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变身为企业职工,从了解业务流程到熟练岗位工作内容再到整体把控整体运作流程,由此,增强教师的基本能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深化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力度,将职业认证内容引入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中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具备学历证还要具备多种职业资格认证。2015年以来,跨境电商人才的紧俏,已出现很多跨境电商职业资格认证,如果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与院校跨境电商理论课程有机结合,通过认证考试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将有利于制定更加明确的专业考核标准。
对于实践操作部分课程,应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引入优质跨境电商项目,或将企业资深专业聘为兼职业师,以讲座或报告的形式走进校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跨境电商专业要继续延续“2.5+0.5”的学制安排,重视大三下学期的顶岗实习,通过筛选优质的校企合作企业,将学生输送完成顶岗实习学期任务,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留在合作企业工作,这样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解决了就业问题。
这种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法,发挥了合作双方的优势双重优势——高职高专院校擅长理论知识的教学,跨境电商企业擅长实操技能人才培养,两者结合达到双赢局面,最终受益最大还是学生。在真实操作过程中可以参照淘宝大学对于电子商務内贸方向的校企合作案例,帮助学生快速的适应市场需求,摆脱毕业即失业的窘态。
例如目前比较火热的阿里集团的速卖通大学的办学思想,就是可以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完成理论部分教学是。考核标准是通过速卖通的官方证书考试,并颁发结业证书。其次,强化实操技能。速卖通大学鼓励学生在其平台上完成创业,结合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供应商资源,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样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优秀学员甚至通过短期培训走入创业之路。
四、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感召下,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的整改过程,并深入分析了目前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尽管笔者提出了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整改的建设性意见,但由于本篇幅有限,并没有对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后的结果进行评测以及其反馈意见展示。
在后续研究中,作者将着力于整改后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使用后的具体案例进行评述,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对于整改后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