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起点上,规划未来儿童医院

2017-06-16于广军

新民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科群儿童医院一流

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发展愿景必须与上海的城市定位相符,应该成为亚洲一流的儿童医院,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上海市儿童医院走过80载春秋,已经从一家只有30余位医务人员、90张床位的难童医院发展到拥有1500余位员工、开放床位800余张,年门诊量220万人次,住院量4万人次、手术量2.5万人次的集医疗、教育、科研与预防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尤其是新院区运行三年之后儿童医疗服务的规模已经跃上一个新台阶。面向未来,需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规划未来儿童医院的发展。

未来的上海要建成“令人向往的卓越全球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要建成科创中心和亚洲一流医学中心城市;要建成一座健康城市,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市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作为上海市的儿童医院必须与上海的城市定位相符,应该成为亚洲一流的儿童医院,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

规划未来儿童医院必须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把握儿童医疗与健康需求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二孩政策带来的重要影响。规划未来儿童医院必须顺应医改要求,积极响应分级诊疗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业务结构。规划未来儿童医院必须把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尤其是要把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组学技术、干细胞、VR/AR(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与精准医学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在儿童健康领域的应用。规划未来儿童医院必须对标国际一流儿童医院,明确在医疗、科研、教育、预防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制定切实的发展战略与具体举措。

发展愿景:成为亚洲一流的儿童医院

未来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建设愿景,是成为临床医疗水平一流、学科水平领先,管理先进的卓越儿童医院。临床医疗水平一流体现在要建成国内儿童危重疾病的救治中心、疑难罕见病的诊治中心和多个特色专病诊治中心。在学科建设方面,医学遗传学科保持国际领先,危重医学、泌尿外科、普外科、内分泌代谢、肾脏、儿保、呼吸等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有1-2个学科居于国际前列,3-5个学科在国内居于前列。管理方面,形成以战略规划为统领,综合绩效管理为核心,质量安全管理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文化为依托的精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实现建设卓越儿童医院的发展目标,要继续坚定实施“精品医院、人文医院、智慧医院”的发展战略。同时顺应改革的要求和时代的趋势,打造“创新中心、儿科医联体和儿童健康联盟”。秉承开放发展的理念,拓展国内儿科协作网与国际合作网络。

精品医院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在医改分级诊疗的发展要求下,儿童常见病将逐步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儿童医院将集中于疑难重症诊治与专病特色治疗。 MDT(多学科合作)、特色诊治技术与临床路径的发展成为精品战略的三个重要途径。一方面,各学科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凝练与聚焦;另一方面,聚焦重大重点疾病,以重点学科为牵引,建设五大学科群:遗传、内分泌代谢学科群;危重医学学科群;先天发育畸形诊治学科群;感染过敏性疾病学科群;肿瘤与血液学科群和儿童早期发育与康复学科群。

人文医院要传递城市的温度,更要体现为儿童健康服务的幸福。未来人文医院建设的重点是形成以“厚德、慈爱、敬业、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医院文化体系。“儿童友好、安全”理念渗透到基础设施、诊疗环境和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围绕患儿的需求,要建立起全程关怀支持的社工服务体系。针对员工,搭建人人要成才、人人可成才、人人能成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构筑起暖心关爱的家。

智慧医院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未来智慧医院的发展将突出体现在互联网医疗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O2O(线上与线下结合)将成为医院运行的常态,远程在线医疗将成为医院门诊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边界医院成为现实。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检分诊、影像筛查、辅助诊断将成为常态,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将成为医院的普遍现象。

创新,是医院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实现儿童医院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是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光荣传统,从第一套儿童手术器械到血红蛋白病的基因诊断,在儿科学的发展史上书写了很多“第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市儿童医院要成为儿童临床科技创新中心和管理服務创新中心。以应用为导向,以前沿新兴技术为核心,成为产学研用对接的创新孵化平台。依托交大医学院生命科学与交大工科优势,重点布局精准医学、干细胞、生物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创新项目。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管理服务创新。

儿科医联体是分级诊疗框架下儿科医疗资源综合整合的有效实现形式。首先是以“统一诊疗规范、统一质量管理”为要求,以标准化示范儿科门诊为抓手,实现医联体内儿科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其次是以“统筹床位、统筹人力资源”为要求推进医联体内医疗资源的共享,实现医联体内大型检验、影像检查的资源共享与结果互认。第三是以医联体为依托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建立儿联体互联网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咨询、预约挂号、预检分诊、移动支付、结果查询和随访追踪,开展远程联合门诊、远程会诊、远程培训。通过医联体间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全程医疗服务链的业务协同系统。

“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儿童医院不仅要专注于医疗,还要致力于儿童大健康事业的发展,要在儿童健康服务中担当引领的角色。儿童健康服务的要求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环境与教育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要在政府主导下,与学校、体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健康相关机构建立儿童健康联盟。聚焦重点儿童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疾病筛查、早期干预,形成医教结合、医体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

开放合作是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口合作与国内儿科技术指导合作单位的基础上,适时组建儿童医院医疗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思路,与国际一流儿童医疗机构普遍建立合作关系,以重点学科建设与医学教育为切入点,与部分国际医疗科研机构形成深度合作。

人们对儿童医院有更高的期许,更高的要求,面向未来,我们和大家一样,期待一个专科医疗水平一流、儿童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卓越儿童医院,能够成为儿童健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学科群儿童医院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山东环境资源学科群秘书长座谈会召开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语文知识选择的学科群范围的反思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