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习作讲评课教学实录与感悟
2017-06-16黄元虎
◇黄元虎
“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习作讲评课教学实录与感悟
◇黄元虎
一、激趣导入,感受文字奇妙
(出示漫画:喜、怒、哀、乐四种脸型)
师:看到这些表情,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喜笑颜开、怒发冲冠、泪流满面……
师:这些生动有趣的脸蛋勾起了我们对生活许许多多的回忆,有快乐,有悲伤,有委屈,也有甜蜜。语言文字是奇妙的,能传递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讨论和修改同学们的习作。
(板书: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二、重温要求,提炼讲评重点
师:重温一下习作要求,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告诉我们有哪些要求?
(出示)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
生:所写的事情必须是亲身经历的。
生:要把事情写具体。
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生:自己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师:(相机板书:写具体 表真情 自定题)这些要求是我们习作的“指南针”,指明了习作评价和修改的方向。
三、赏改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1.聚焦题目。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们常说:“文好题一半。”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习作题目。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出示)
第一次做蛋糕 放养小乌龟 捉长鱼 第一次卖报 我考砸了
生:直接点明了写到的事情,让人读题就知道作文内容。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下子找出了它们的共同点。再来看下面的题目。
(出示)
那个黑色的下午 我是被冤枉的 我会游泳啦! 糟糕,花瓶碎了!
生:这些题目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举例说一说。
生:“黑色”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告诉我们作者的心情十分郁闷。
生:“我会游泳啦!”这个题目中的“啦”和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兴奋的心情。
生:“被冤枉”告诉我们作者心里非常委屈。
师:表达真情实感从题目开始,这些题目非常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
快乐“饭米粒” 一路惊心 愤怒的小孩
师:这里的“饭米粒”指什么?
生:最近电视台播放的少儿节目,我们都爱看,非常火爆!
师:怪不得这位同学写了她参加这个节目的快乐情景呢!
生:“一路惊心”是根据电视剧《步步惊心》题目改的,“愤怒的小孩”是根据我们爱玩的游戏“愤怒的小鸟”改的。
师:这些题目能吸引大家,是因为包含了生活中的时尚元素。
(出示)
小心驶得万年船 赚钱不容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生:这些题目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引人思考。
师:下面这个题目更独特,给你怎样的感觉?
(出示)
饮奶助文
生:喝奶怎么会帮助写作文呢?让人心生疑问,想读下去。
师:这叫出奇制胜,耐人寻味。刚才这些题目都非常精彩,请同学们再看下面的题目,你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
(1)一件高兴(亲身经历、难忘、伤心……)的事——14名同学
(2)帮助别人,人人有责 ——3名同学
生:第1个题目范围太广,一个题目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上。
生:第2个题目像倡议书的题目,不像是记事的作文题目。
师:习作题目首先要正确,符合题材、体裁要求;其次要有个性,不能太宽泛,要针对这一篇习作,而不是一类习作。建议这样拟题的同学修改一下。
2.甄别选材。
师:习作不仅要有好的题目,还要有好的材料。
(出示)
师:这是我们班四位同学的习作题目和素材,你认为这些选材怎么样?
生:第一件事是“我”听到的,不合要求,这次作文要求写“亲身经历”的事情。
生:第二件事是“我”和同学看到的,也不合要求。
生:第三、四两件事是合要求的,都是写“我”亲自做的事情,属于“亲身经历”的事情。
生:我查到了,“经历”的意思是“做过、遇到过或遭受过”。第一件事情是“我”听到的,不合适,其他事情是“我”看到或做过的,是合适的。
师:弄清“经历”的意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同意吗?(生一致认同)三个合理的选材中,各有什么独特之处?
生:第二件事是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让人愤怒,引人思考。
生:第三件事非常有趣,引人发笑,表现了孩子的可爱。
生:第四件事写自己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明白了一个道理。
师:引人思考、令人发笑、给人启迪的事情都是习作的好材料。这些都是真实的材料,表达了真实的感情。
3.研磨细节。
师:选择了好材料,还需要恰当的描写方法。记事的习作,我们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几则习作片段。
护理20 d后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营养状况通过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和空腹血糖进行评价[3]。不良反应情况通过监测患者便秘、上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误吸、食物返流等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1)欣赏对话。
(出示,指名读)
看着别的卖报员手中的报纸一张张消失,又看了看我手上那一大叠报纸,我心里开始焦急起来。我小心翼翼地走到一位叔叔身旁,小声问道:“叔叔,您要报纸吗?”叔叔好像没听见,我提高了嗓门儿:“请问叔叔,您要报纸吗?”“哦,小朋友真能干!”叔叔脸上露出了笑容,“正好我没事干,就买一份吧,多少钱?”见叔叔这么爽快,我一下子增强了信心:“1元!”话音刚落,1元钱就出现在了我的手掌上。
(《第一次卖报》)
师: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我卖报纸时,跟叔叔的一段对话。
师:你认为这段对话描写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生:提示语位置各有不同,符合当时的情景。
生:提示语没有用“说”字,却写出了说的不同状态。
师:有些事情以对话为主,我们要写出对话的真实情景,让读者如闻其声。
(2)欣赏动作。
(出示,指名读)
我挖了一个小时,终于挖出了一个长约30厘米、深约40厘米的坑。然后,我用枯树枝架在上面,又抓了一些稻草铺上去,接着拿起铲子,在草上铺了一层薄薄的土,撒一小把米,躲了起来。忽然,一只母鸡跑了过来,踩上了陷阱。我暗自高兴,可是母鸡没像我想象的那样掉下去。母鸡吃完米,走了,陷阱没有一点点损坏。我气急败坏地冲出来,站在陷阱上,还是没坏。我猛地一跳,“啪”的一声,我掉到了坑里。我出来的时候,脚上全是泥,洗了十几分钟才洗掉。
(《童年趣事》)
师:这段话写得最精彩的内容是什么?
生:人物的动作描写最精彩。
师:哪些动作呢?找一找,画一画。
生:描写母鸡的动作有“跑”“踩”“吃”和“走”。
师:这只母鸡真是悠闲自在。
生:描写“我”的动作非常多,有“挖”“架”“抓”“拿”“铺”“撒”和“躲”。
师:这些都是母鸡来之前“我”的动作。母鸡走了以后呢?
生:“我”的动作有“冲”“站”“跳”“掉”和“洗”。
师:这里的动作描写好在哪里?
生:动作写得很连贯,写出了当时的具体情景。
师:你评到了点子上!写一两个动作容易,三四个也不难,难就难在写好人物的一连串动作。有的事情以人物动作为主,如学骑车、学轮滑等。我们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写细腻,也能表达真情实感。当然,最能表达真情实感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
(3)欣赏内心。
(出示,指名读)
终于,老师报到我的分数了——61分!我一惊,好像掉进了冰窟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缓缓地站起,慢吞吞地走向讲台。这时,所有人的眼睛似乎都看着我,嘲笑、轻视的目光全部落在我身上,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老师把试卷给我时,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着我,淡淡说了句:“下次努力吧。”我很惭愧,为什么不检查两遍再交卷?为什么要争着交头卷?我回到座位上,同桌非但没有鼓励我,反而不无讽刺地来了句:“不错,及格了就好。”
(《我考砸了》)
师:你认为这段心理描写哪里最精彩?
生:“我一惊,好像掉进了冰窟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心中悲凉的感觉。
生:这段话还写到了同桌对“我”的讽刺,衬托出“我”心中的难受。
生:“我很惭愧,为什么不检查两遍再交卷?为什么要争着交头卷?”这是连续追问,表现了“我”内心非常后悔。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深入。有些事情,人物描写的重点可能不在语言、动作上,而在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是写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技巧也不是每篇文章都要全面、具体地写,而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依据当时的情景来写。
(4)修改细节。
师:刚才这几个片段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但也有一些细节描写有待完善。
(出示,指名读)
我找不到老鼠的踪迹,只好使用我的“灭鼠大法”:第一招——引。我放了一大块肉,看它出来不出来。过了一会儿,老鼠出来了。我立刻拿着拍子走了过去,老鼠跑了。第二招——震。我用锤子把它震出来。“一二三,呀!三二一,呀!”老鼠还是没出来。我只好使出必杀招——翻柜子。我东翻翻,西翻翻,它终于出来了。我上去一拍,它死了。
(《打老鼠》)
师: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这段话写出了打老鼠的三招,一波三折。
师:欣赏他人是一种美德,你的赞扬让别人充满信心。有什么建议吗?
生:老鼠是怎么出来的?你是怎么打的?写出来内容会丰富一些。
生: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可以写一写心理和语言。
生:“走了过去”改成“冲了过去”,更能表现“我”急切的心情。
生:老鼠“死了”可以改成“上了西天”,这样更幽默一点。
师:(问作者)你同意他们的建议吗?
生:我会听取同学们的建议,谢谢大家!
师:多么谦虚的孩子!相信你会修改得更好!
4.优化首尾。
(1)优化开头。
师:关注细节,能让习作的重点部分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我在读大家的习作草稿时,不少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引起了我的关注。
(出示,指名读)
童年的趣事犹如一片片五彩缤纷的云霞,装点着我记忆的天空。记忆的小鸟又把我带到那件耐人寻味的事件中去……
(《跳绳比赛》)
师:感觉怎样?
生:挺好的。语言优美,耐人寻味。
(出示,指名读)
在我童年的沙滩上,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贝壳。记忆中的蝴蝶又把我带回那件令我气愤无比的往事中……
(《谨慎购物》)
师:这次感觉怎样?
生:还可以,跟刚才差不多。
(出示,指名读)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事情像贝壳一样静静地躺在记忆的沙滩上,记忆鸟把我带到那一件难忘的事中。
(《登长城》)
师:现在的感觉呢?
生:这些开头都差不多,给人绕弯子、兜圈子的感觉。
师:对,这就叫千篇一律。这样的开头几乎跟所写的事情没什么关系,习作基本上都可以套用,没有个性。再看下面的开头给你怎样的感觉。
(出示,自由读)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到了,作为球迷的我怎能错过?为了庆祝世界杯的到来,我和小区里的小伙伴举行了一场“迷你世界杯”足球赛。
(《快乐的足球赛》)
“丁零零、丁零零……”要考试了,我好紧张呀!昨天没复习,该怎么办呢?我赶紧打开语文书,真是临时抱佛脚啊!
(《紧张的考试》)
生:这些开头都是根据所选的事情写的,不是套用的。
生:这些开头直截了当,开门见山,让人一看就明白文章要写什么事情。
师:对。这样的开头单刀直入,一目了然,没有空话、套话,值得提倡。
(2)优化结尾。
师:再来看一些文章的结尾,给你怎样的感觉。
(出示,指名读)
这次的教训使我明白:做事一定不能丢三落四。
(《一次难忘的教训》)
这次去苏州乐园,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勇于面对,如果不去尝试,就不知其中的滋味!
(《苏州乐园一日游》)
我不仅学会了游泳,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事都不是一学就会,不要轻易说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
(《第一次学游泳》)
这次钓鱼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注意力要集中,这样才会做好。
(《我学会了钓鱼》)
生:这些结尾都总结出一个道理,也是千篇一律。
生:这些结尾跟工作报告似的,不自然,感觉言不由衷。
生:这是为写道理而写,不能表达真情实感。
师:这些结尾给人感觉不自然,但也有同学的结尾非常自然,没有一点儿拖泥带水。
(出示,指名读)
嗨,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这场战争以爸爸的胜利告终。
(《象棋大战》)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养金鱼了。
(《我的养鱼经历》)
师:这样的结尾顺其自然,故事结束,文章就结束。还记得四年级下学期学过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吗?我们来看它的结尾。
(出示,生齐读)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师: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按我们的习惯思维,还应加上一句:通过第一次抱母亲,我明白了,母亲把我们养大不容易,我们要孝敬母亲,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写,你们觉得好不好?
生:这样写没有原文好。孝敬母亲的道理,都包含在故事的叙述里,读者读了故事,自然就明白了。
生:单独将道理写出来,反而让人觉得多余、累赘。
师:再看这篇习作的结尾,你会怎么修改?
(出示)
终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过了几天,我已经学会了轮滑。现在,我已经滑行自如,能滑一千多米远呢!
学轮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相信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
(《学轮滑》)
生:将最后一个自然段删去,因为这个道理已经包含在学轮滑的过程中了,可以让读者去思考,去体会。
(课件删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加深体会)
师: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文章结尾都不能写启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的结尾就揭示了道理,如《珍珠鸟》结尾。
(出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你对动物友好,动物自然与你亲近”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冯骥才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一句精妙、简练的话概括出来,与众不同,能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这样的道理就值得写。
四、总结延伸,保持习作热情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讲评了这几项内容——怎样给习作加上好的题目,怎样选择合理、新颖的材料,怎样将事情写具体,怎样避免开头和结尾千篇一律,这些都是为了让习作更加生动自然,更能表达真情实感。文章不厌百回改,课后,请同学们从这几个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相信大家一定会带来更多精彩!
教学感悟:
这节习作讲评课,是我在扬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执教的研究课,体现了我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本作文’教学模式及策略的研究”的一些基本主张。回顾教学过程,我有三点思考:
1.学情分析:习作讲评课的重要前提。习作草稿是讲评课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学情分析的主要依据。因此,我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学情分析,力求找准教学起点,了解学生需求:学生习作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能够对学习伙伴有所启发?本次习作的难点在哪里?学生习作存在哪些共性与个性问题?选择哪些讲评要点,有利于引导学生揣摩表达方法,培养表达能力?只有将学情分析到位,才能着眼学生主体,坚持以学定教,做到最符合学生需要,最有价值。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我主要从三方面设定教学内容:一是教在学生忽略处。如,拟定恰当、新颖的题目,是学生忽略的。我引导学生梳理拟题的不同角度,掌握拟题技巧。二是教在学生困惑处。如怎样将事情写具体。我引导学生探究解除困惑的方法。三是教在学生误解处。如开头和结尾千篇一律,讲空话、套话,是学生习作常见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认识上陷入了误区,受到了误导。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方式来表达。长期坚持,学生的文字就会充满童趣,蕴含童真,洋溢童心,语言就会更加鲜活,而不是那种成人笔调。
2.以评促改:习作讲评课的主要目标。修改是学生习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修改中提高表达能力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不是附加任务。本节讲评课,评价主体多元,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方法多种,学生既学会了对习作整体的评价,又学会了对习作细节的评价;评价方式多样,肯定性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参与评价的主动性,更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观念,否定性评价,在商量与讨论中,纠正了语言运用不当之处,更培养了学生斟词酌句、严谨求实的文风。
3.知识精准:习作讲评课的效益保障。习作讲评课中,教师教哪些精准有用的知识,才符合学生表达需要,才有利于课堂效益的提高?本节课,我依据习作要求,将讲评重点确定为学会将事情写具体,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学会拟定合理、新颖的题目。针对实际问题,我引导学生如何开头和结尾,避免空话、套话,避免千篇一律。围绕习作讲评重点,再来确定每个方面教哪些具体的知识,务求精准实用,保障习作讲评课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