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记录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2017-06-15景永红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幼儿

景永红

摘 要:幼儿园教师要鼓励幼儿学会整理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工作,教师要监控整个过程,教会幼儿自己操作,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幼儿能力。幼儿虽然小,但他们有良好的模仿能力,简单的说教不起作用,但是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她们都会仔细模仿,在幼儿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示范,要求,教会他们自己整理有关自己的东西,并从中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关键词:成长记录袋;质性评价;幼儿;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117

隨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新时期幼儿教育对幼儿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促进幼儿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根本目的。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有利于记录幼儿个人发展的过程,促进幼儿自我反思;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并为其他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拟对中小幼儿成长记录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供广大教学一线的同行参考。

一、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功能

成长记录袋设计要重内涵,注重贴近幼儿和可操作性,教师要利用幼儿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让幼儿对自己形成相关认识,对幼儿在成长记录袋的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这一过程,是幼儿形成自我认识的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观念。教师要定期对幼儿记录袋在班内进行交流,比较幼儿的进步和差异,让幼儿学会比较,学会改进,争取做好孩子。成长记录袋使用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掌握记录袋的使用过程和功能,要对成长记录袋所扮演的教育功能尽量开发。教师的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要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进行改革,让幼儿能够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获得进步,教师要互相交流,还要注意幼儿的反应,教师应该在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让幼儿表达自己,认识自己,鼓励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应有的反应和认识。

二、成长记录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新思想的推广和应用,成长记录袋逐渐走进学校,走向整个教学流程。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因过于形式化,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由于教师认识不够,成长记录袋在使用过程中过于追求同意规范等要求,不仅没有很好地发挥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在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收集和进行评价等环节,教师会感到工作量增加带来的压力。

(二)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不高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成长记录袋的意义认识不足,表现出为了应付检查或考核做些表面性工作,流于形式,没有把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工作落到实处;家长对这种评价方式还缺少系统的了解,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支持。

(三)盲目滥用

成长记录袋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它的对象及范围,不同的学科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会有不同;对不同的活动评价的过程与方法应有区别;对同一活动中的不同对象评价的目标与标准要有侧重。但有些学校或教师则不考虑评价的目的、教师的工作安排和幼儿的精力而一哄而上,盲目推广。

(四)幼儿的自我反省形式单一

幼儿由于认识水平和能力所限,还不能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其中的优点不能予以肯定,对缺点不能进行深刻反思,对应改进的方面茫然无措,使自我反省成了一种虚设的形式,没有起到“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的作用。

三、幼儿成长记录袋使用中的改进

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和提高:

(一)相信幼儿,放手操作

成长记录袋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符合幼儿的操作能力,教师要利用幼儿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让幼儿对自己形成相关认识,及时解决幼儿在成长记录袋的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一过程是幼儿形成自我认识的过程,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观念;让幼儿表达自己,认识自己,鼓励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应有的反应和认识。

(二)加强培训,做好宣传

成长记录袋的使用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成长记录袋的功能和教育意义,然后让教师在理解其基本功能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操作,让他们有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课程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行

对于成长记录袋这种从国外引进的新型评价方式,广大教育工作者仍有些陌生,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局限性,教师间要交流协商,逐渐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的能力和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幼儿阶段,但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教育和影响,让幼儿有个基本认识还是可以达到的。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不能简单地规定,统一地要求。只要孩子能够使用和整理成长记录袋,只要孩子能够认识成长记录袋记录的是与自己有关的内容,这一基本认识,怎样做都是有用的。这样,既可以起到教育作用,又不会增加幼儿和教师的负担。

(四)注重实际,多重评价

学会自我分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其他技能一样,指导和练习十分重要。教师要听取幼儿的意见,运用多种方式,如采用口头评述方式,让幼儿畅所欲言。教师可把幼儿的反省结果录下来,不必拘泥于书面形式的反省。或要求幼儿完成至少对一件作品的反思,可采用如“给读者的信”等方式,力求形式灵活多样。

总之,幼儿成长记录袋,是适合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很有效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准确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而且这一制作简单、朴实的评价方式,切实满足了幼儿自我管理的要求,还不过分增加幼儿的负担。他们在制作中认知,在制作中锻炼,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当然,这是幼儿教育和教育评价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种方式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

[2] 陶林.对档案袋评价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2005(4).

[3] 齐永胜,韩秋毅.关于建立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4).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幼儿
把快乐留住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