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

2017-06-15于生新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乘法体积教学效果

于生新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而非灌输给学生死知识,让学生生搬硬套,在试卷上面会做题,到实际生活中就不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当中的重要性,然后掌握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地学习。还可以利用现在的高科技知识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82

都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如果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好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动力,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学习中。小学数学的教学难度不大,关键在于看学生的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就能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不用教师教他们自己就会去学。比如,在学习了加法以后,再学习乘法,同学们就会发现,乘法口诀的运用使加法更加简便,所以他们对乘法口诀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便争先恐后的去背诵乘法口诀,课堂上,他们积极地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加法问题。还比如,在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以后,同学们就会发现,用这两个加法运算律令加法的运算非常简便,这令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加法分配律,这时候教师就会发现,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运算了,这就是浓厚兴趣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跟他们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方法得当,他们学习数学就会非常轻松,如果方法不得当,学习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数学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理论知识加以实际灵活运用。

(一)人人参与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是不行的,或者说只有学生的学没有教师的教也是不行的,只有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集体参与,不能说只照顾前面的好学生而放弃后面的学困生,或者说照顾那些学困生而耽误了优等生的学习,这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照顾到每位学生,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这样整体的效果就上去了,学习成绩整体就提高了!

(二)成功体验

数学教师要想让班里的成绩整体提高,就要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只有成功了才能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大的自信心,才能够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当中去。教师切记不能打击和挖苦学生,使他们尝不到成功的快乐。比如,一年级学生的方位感比较差,他们往往分不清前后左右。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做一个快乐的游戏,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当中辨别前后左右。等他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再投入到课堂学习,就不会对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迷惑啦。有了成功的快乐,他们就会把精力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当中,学生的整体成绩就上来了,教学效果就好了。

(三)积极表扬

任何人都喜欢听正面表扬,学生尤其喜欢教师的表扬,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称赞,积极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表扬中得到锻炼。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本来学习就非常吃力,如果教师再对他们进行批评,就会进一步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如果让他们在教师的表扬中得到了肯定和前进的动力,他们在学习上就会更主动!教师抓住其中的一点进行积极的表扬,长期下去他们就会得到学习的动力,自信心就上来了,学习就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就好了。

(四)趣味性课堂活动

有的教师上课生动幽默,学生喜欢听;有的教师上课死板,毫无生气,学生不喜欢听。数学教师需想方设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丰富性、形象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上一堂超市购物的数学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购物,把购到的物品加起来总价格是多少,付了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学生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氛围当中,轻松地学习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走进课堂好多年了,教师要积极运用这些高科技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数学教学,有些概念公式非常抽象,教师单凭讲解是无法讲清楚的,借助高科技软件,就能把抽象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直观地看清楚了,也就理解了。比如讲到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圆柱体的时候,学生很难想象立体的图形是啥样子。还有讲到射线、直线、线段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不仅费时费力,还画不好,此时利用软件就能够把线画好,省时省力,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了直线是两头延伸的教学效果,直观形象地了解到线段、射线、直线这三种线之间的区别。有些数学题是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教师如果在黑板上画数轴很费劲,若利用软件,则省时省力,教学效果也好。

四、学生学习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让学生来解答,通过用不同方法不同思路去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最好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当中,然后积极地思考、想办法,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几课时,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师可用实物进行教学,比如水杯,水桶等,分别让学生量出这些实物的半径、高等具体的数据,然后再根据公式来求他们的体积,算出一桶水的体积是多少,一杯茶的体积是多少。教师可以引申,让学生算出自家的水缸的体积,鱼缸的体积等。经过这样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再制作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然后算出各自的数据。这样,在反复创新思维的训练当中,学生就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的算法。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想方设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够极大地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果,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强度,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艾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0):40-42.

[2] 李健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J].教师,2011(20):78.

猜你喜欢

乘法体积教学效果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谈拟柱体的体积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谁的体积大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乘法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