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017-06-15邹宏远
邹宏远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获得知识、学得方法,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通过设计一定的情景模式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探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性教学实践并对此过程进行总结。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学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9-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9.071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固然有多种途径,但课堂教学应当说是最主要的途径。因为从实际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课内学习历史知识的时间往往多于课外,而且课外接受历史新信息的效果如何,也常常是由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的,因此,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极其重要的一环。
做好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就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法,即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定向自学、集体讨论、重点解析和检测巩固。
一、定向自学
定向自学分为一般定向和具体定向。一般定向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提炼出文中所显示的历史信息,这是“大纲”中对每一课都要求的,即“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故称一般定向。具体定向即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为教学设计具体的“引而不发”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具体定向呢?这是由学生的学习实际所决定的。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不在少数)在阅读新课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如果只是笼统地布置阅读,其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具体定向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使学生有章可循,避免思维活动的随意性。这种具体定向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线索,而绝不是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师设计的预习题中。教师不但要积极鼓励能够提出设置题以外问题的学生,而且要根据情况,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纳入集体讨论课里加以解决。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具体定向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 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具备了学习兴趣,教学可以说至少成功了一半。培养兴趣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设置题设计得富有趣味,就可以迅速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从而使他们带着一种自愿的心理走进教材,去研究,去探索。比如设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设置题时,我在屏幕上显示了一幅图,即一个小女孩坐在农田的稻浪上,全班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而后让学生文图对照,找出有关此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对此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后果进行简要分析。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预习。
(二) 针对性
学生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自学能力有差异,所以设置题不能“一刀切”。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设计题时更应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感到有知识可学,有问题可钻研。针对性很重要,缺乏针对性,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恐怕就是一句空话。
(三) 细致性
设置题不能只是笼统地问几个“为什么”,而要根据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将学生应当掌握的东西全面而细致地提出来,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同时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性,使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此外,教师不要操之过急,要给学生以一定的自学时间,力求使他们独立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二、集体讨论
所谓集体讨论就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构成一种多体的教学活动形式。
通过定向自学,学生对教材有了一番感性认识。集体讨论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将这种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由表象阶段升华到理解阶段。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学生设置题的回答中所反映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内容,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加以适当点拨,得出正确的答案。
要使集体讨论收到预期效果,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想方设法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并且要大力支持他们互相展开争论。事实表明,学生的许多知识和能力就是在这种争论中获取并得到巩固的。
(二)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集体讨论的特点是众说纷纭,思路纵横。如果任学生自行其是,效果是不会好的。学生的积极讨论必须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展开的,应当是“乱中有纲”“乱中有序”。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硬牵到教师的思路上来,或者越俎代庖,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他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钻研,去获取,不断地巩固旧知,认识新知,提高能力。《学记》说:“导而弗牵”,这应当成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出发点。
(三) 要充分体现民主的教学气氛
要积极鼓励学生同教师争论,努力营造一种热烈的、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敢于并愿意同教师争论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这个时候他们所讲的东西往往是很有价值的,常常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某种启迪。教师要十分注意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他们的讨论和争论也一定是平等的,切忌浮躁、武断和粗暴。否则极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导致前功尽弃。
三、重点解析
历史教学反对“满堂灌”“填鸭式”,但并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讲,而一味地让学生去“悟”。叶老曾说:“思之而不得,则为明讲之”“学之而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象更深”。苏霍姆林斯基也主张:“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后,就应该由教师来讲解。” 不能否认,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东西单靠他们“悟”,是难以奏效的,所以教师的适当讲解是完全有必要的。它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endprint
重点解析的宗旨是:解析疑难,讲规律(历史发展脉络),学生已经懂的或经过简单思考就懂的可以简单带过,不再繁琐分析。如在教《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我重点解析了“为什么说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后来学习《大变革的时代》时,学生很快就理出了“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重点解析与集体讨论是交叉、同步进行的,而并非两个独立的步骤。
四、检测巩固
这是一个练习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将前三个步骤中所得知识与能力得以巩固。古人云:“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所谓“践履”,就是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体现在检测巩固课上,也就是练习。练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极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使能力逐步提高。
检测巩固的基本方式是书面作业。在检测巩固这一步骤中,教师設计的练习题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前三步的教学效果能否得到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否转化为能力。因此,一定要在“精”“活”上下些功夫,力求使学生通过练习向前迈进一步。
练习题应围绕“三维目标” 来设计,对于考查基础知识的客观题可以从课文中取材,至于史料分析和历史感悟,除精选教材资料,教师如果能从相关史籍中找则更佳。如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的史料分析中,我引用毛主席诗《七律·到韶山》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与彭德怀的“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来让学生说出二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后果,学生兴趣盎然,文史结合,使所学知识具体化,对“大跃进”史实掌握得就更加牢固了。又如,在《内战烽火》一课中,我将检测题设置如下:“1.这场战争是谁和谁在争?2.争什么?3.怎么争?4.中共为什么能争?5.中共为谁争?6.中共争到了什么?”将一系列问题逐一抛出,层层递进,既检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展示了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性和关联性,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脉络的整体认知。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而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一种教学方法是否行之有效,主要看学生在这过程中是否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上面所谈到的点滴经验供同行参考,因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见谅。
参考文献:
[1] 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 苏霍姆林斯基,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 李艳菊.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 (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