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7-06-15郝红叶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郝红叶

摘 要:数学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是教会学生主动地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积极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数学在生活当中的价值,懂得数学知识的真谛,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真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更加真切地去感受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贴近生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36

顺应新课改的趋势,小学数学教学提倡把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生活教学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且要采取有关的措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今天,就针对小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一、让数学课堂语言更生活化,融入生活经验

曾有教育学家说过,对于数学的教学就是一种数学语言的教学。相同的数学课程,让不同的教师来教授,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拥有的数学语言水平。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数学语言,只抱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那么学生的接受是很有限的,课堂也是无聊和枯燥的。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拥有很抽象知识的学科,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数学素质、语言和艺术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认知情况的不同、心理特点的差距以及兴趣爱好的悬殊等特点,使数学的语言更加贴近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利息”这一节的时候,就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做引导,教师可以说,现在自己家里有10000块钱现金闲置不用,可是放在家里又不太安全,那么同学们可以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应该如何安排这些钱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肯定会说出很多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说:“把这些钱存到银行是比较安全的,教师想先了解一下相关储蓄的知识,哪位学生可以介绍一下呢?”这时候学生会争着发言,让学生自己充分地感知“储蓄”的好处,学生就会主动地介绍利息,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可以体会到数学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利用把小学数学的知识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二、创设课堂生活化的情景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生活的经验越贴近的时候,学生可接受的程度就会越高。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从学生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生活中设计情景,这样可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应用,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学生都特别喜欢划船,教师就可以学生春游为例子:现在学生春游去公园划船玩,公园里现在只有8只船,每只船上只能承载5个人,我们有23个人想划船,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编题,然后自己列式解出题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把生活的气息带到数学的课堂上来,让数学课堂更加真实生动,让学生主动地投入数学的探究中。

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价值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理性的、标准的学科。知识也很烦琐,如果教师可以把这些抽象烦琐的知识与生活的情景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引导学生去体验数学的知识所产生的生活情景,就可以让学生感到原来数学的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原型。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在现实的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更加热爱,对数学更加充满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植树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马路边的树木、路灯等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切实地体会到间隔的意义。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为校园植树设计一些相关的植树方案,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更可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数学的存在,并养成从非常平常的生活小事中发现数学规律的习惯。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小学阶段,数学的知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并且小学数学的大多知识在生活当中都可以找到原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需要教会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完长方形的体积和正方形的体积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去寻找一下可以算出体积的物体或者地方,并让学生计算出体积。第二天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樣的答案,有的学生计算的是教室空间的体积,有的学生计算的是学校的喷水池的容积,有的学生计算的是魔方的体积等等,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教师的不断引导,才可以让知识得到很好的拓展。又如学生在学习“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超市购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所学过的人民币的知识,还可以巩固学生加减法的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好习惯,看来,把数学的知识生活化真是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数学就是生活,教师只有把数学当中的知识引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学生才可以真实地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可以真正地理解数学的真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生活当中的数学。

参考文献:

[1] 裴海艳.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4):31.

[2] 何俊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203.

[3] 关晖.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endprint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如何创设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