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方印象派绘画中的光色意蕴
2017-06-15孙靖瑜
孙靖瑜
19世纪,工业革命促使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社会生产模式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社会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刺激艺术发展与转型。由于现代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分析法的广泛应用,促使印象派在描述自然光线的视觉感受的同时,积极地在光与色等绘画元素中寻找美学的内在原因。由于新的视觉艺术革命的推进,新的理念要求艺术家们开始渐渐的忽视传统绘画中所要求的文学性、情节性,不但为绘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新的光色理念带来新的思考与新的表达空间。
一、新的光色解读
色彩科学的进步,使得印象派重新认识了光与色,眼前一直所熟悉的、光照下的物象发生了变化,这样,传统绘画就会让人感到压抑、灰暗、沉重。首先,印象派的艺术家们看到的是自然外光下的对象,在这之前,绘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艺术家人为制造的光线,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中表现光线大都比较柔和细腻,室内、外表现的光线也没什么区别。17世纪的伦勃朗却偏爱强烈聚焦的光线,无论什么时间与场合,背景都是幽暗的色调,即使在白天,看上去也表现得如同夜晚一般,总是有一道强光扑面而来,极具戏剧、神秘意味。到了19世纪,印象派的画家们喜欢刨根究底,气候、光线、室内还是室外,甚至几点钟的光都要弄个明明白白。颠倒了传统绘画里所认为的光只是形与体过客,当时,物象和传统的造型理念只是附属品,光才是主角,对象在自然光线笼罩下才有被描绘的价值,画出无所不在而瞬息变化的光色才是他们的目的。从此,画家眼中的对象由于光的照射作用,内在结构和清晰度受到干扰而弱化,单纯地研究光线與对象形体表面的结合,至于形体内在结构的精确描写已不是他们所追求的。光与色和其瞬息变化的视觉效果成为印象派画家追求的主题,为了这样的艺术追求,弱化内在结构、模糊造型、压缩空间纵深感等,代表了当时是最具智慧性的艺术理念。当自然现象和艺术家理念相吻合的时候,新的风格、为表现新风格的手法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印象派的这一艺术追求,是对视觉艺术领域的突出贡献,也是人类在对光的认识过程中最具时代意义。
二、自然光色实践
印象派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反复研究和写生实践。印象派的艺术家们真正实现了视觉真实性地再现自然。莫奈忽视一切而专著于稍纵即逝的瞬间光色表达;雷诺阿早期是一个典型记录真实生活的画家,充满了夺目艳丽的光彩,那时,年轻的雷诺阿来到阿让特依,跟随莫奈去户外写生,亲身真切地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光色效应。雷诺阿多表现生活中欢乐的景象,漂亮的孩童,享受休闲的成人,鲜花和美丽的裸女。看雷诺阿的作品要求远观,当时在视觉科学上的发展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眼睛是如何视物的,这能让印象派画家在作画时运用这类知识,在欣赏作品的的时候,以同样的方式将整体的形象尽收眼底,《阳光下的裸女》是很好的体现。印象派时期绘画注重光与色相互作用的规律,大量的运用高纯度的色彩,为提高观众的参与性,他们用点彩或大笔触的方式让色彩在画面上实现一种视觉自觉混合的效果。利用用远距离视线模糊的原理来让观众主观调和画面的色彩,有利于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无声交流,这是印象派时期作品另一个重要的特点。
德加喜欢表现舞台表演主题,他不同于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在他的个人生涯中,他对线条的注重程度一直远远大于莫奈、毕沙罗他们。他认为:“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家”,色彩让对象表面光彩照人。他笔下的芭蕾舞者是梳妆打扮着的或是翩翩起舞的女人,她们只是普通人,既不聪明也不漂亮,但他擅长从她们翩翩起舞时候的动作中精妙地抓住主旋律,让芭蕾舞演员的纱裙闪耀,他表现出了一种幻境的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末艺术丰碑。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修拉把色彩试验与传统的古典结构结合。他善于捕捉光线和色彩,形体塑造明亮和充满神秘感,层次丰富分明,实现强烈生命力的过渡,和谐的曲线相互制约,对色彩进行史无前例的个性化研究,而他自己也成为“点彩派”的代表。印象派的艺术家们不仅仅只是着迷于研究阳光对色彩的影响,以及颜色对于变化的光线的反映,他们走出画室,来到各种各样令自己感动的场合记述着自己的光色观念。
三、转向真实的内心表现
在20世纪的绘画流派众多,就绘画本身说来,其根本原因是摄影术的出现对原有艺术形式冲击。这使原有艺术形式处于危机的边缘,但又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生命力,让人感觉到新的艺术活动的活跃。现代的艺术家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流露,并吸引观众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来。对色彩的探讨不仅停留在理论上,还融入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环境的影响。
高更对世俗生活描写的颠覆,对主观世界的强烈愿望,使得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愿望和装饰色彩。他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原始艺术,为西方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他认为高度工业化的社会扭曲了人们的基本需求,让人们只注重物质生活,而忘了感情和精神上的需求。这种追求精神性艺术的欲望让他展开了多次旅程,他的作品呈现出对潜意识和梦境及幻觉的兴趣。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话打开了现代视觉艺术思维:“绘画不是追随自然,而是和自然平行的工作着”。一个新的绘画美学思想逐渐形成,仍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观念,但印象派不注重形式的作法让他感到灰心丧志,所以,在他的绘画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光色理论,他越来越相信只要用不同的光线与色彩就可以描绘自然。他认为人们肉眼看到的就是颜色与光彩,而颜色自然能表现出光影的变化,并让画面的物象呈现出深度和真实性。使用强烈规则的色块让他的作品呈现出空间的深度感,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又是必须扭曲外在的轮廓线条也在所不惜,追求以颜色和形状来描绘自然的目的。这种技巧对其后的立体派风格也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视觉艺术领域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即从“模仿自然——描述客观现实——表达内心的真实”。这种新的艺术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一种心理感受自然的图像;是一种脱离对象的艺术创作活动,结果导致扭曲,夸张变形,新的风格。
四、光线的主观释放
新的艺术形式,光线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在梵高、高更、塞尚的绘画中的光仍然存在。因为,一是艺术没有完全隔断与自然的连接,无论什么风格,自然是艺术的源泉;二是对传统的扬弃中,艺术家仍然重视光这一独特的视觉语言。罗贝尔特·德劳奈曾指出:“艺术不从对象解放,它就自贬为奴隶。如果它强调着物象上的光的现象,而没有把光自身提高到造型独立性,它仍是会受到同样的指责。”所以,现代绘画中光线从物体中解放出来。此外,为了光的独立,现代绘画中的自然对象已变得面目全非,在这个时候,光不再是自然光,是现代绘画中的非自然光的状态。立体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的变形物象上的光线;超现实主义非理性光线的处理;毕加索把光作为设计和构成绘画的视觉语言,也都来自于自然。即使是描述自然或是想表达抽象概念,光是最好、最自然的视觉元素。因此,真实的光线,熟悉的对象却变得不寻常、奇怪,就会产生了一个矛盾,形成一种张力,形成一种新绘画的视觉感受。一方面,有了真实熟悉的光线,形体无论是怎么变化,就有了一个熟悉的基础;另一方面,无论多么真实的造型,有了光线的参与,也有可能变成陌生的奇异的意象。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与视觉[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2][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艺术全集[M].金城出版社, 2012.
[3]周培德:油画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