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究
2017-06-15赵曦
赵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与日俱增。会计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顺应该社会发展潮流,基于能力本位,培养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在,并对基于能力本位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能力本位;会计;高等职业教育
一、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單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
会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影响,会计教学满堂灌的现象依旧存在。在课堂上教师授课以课本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模式程式化、课堂气氛沉闷。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本该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生们缺乏创新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对未来就业失去了信心。
(二)实训技能教学仅以考证为目标,实训教学有待加强
在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每个学期都会开设相应的实训科目,例如会计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收银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等。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只针对考证需要或者过度地强调财务软件的实践操作,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单一,忽略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落后于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实践需求,难以满足培养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一)改革会计教学内容
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旨在实现由知识重心向能力重心的迁移,这一迁移是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目前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虽然能够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特点,但是重视程度不够。首先,教学内容过于偏重具有较强理论性的会计专业课程,而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数比例较小,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其次,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基本上是采用无纸化的实验教学软件,导致学生手工操作能力差,缺乏实际工作技能,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产生较大的差距。基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优化,必须重新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课程和人文知识四个部分。
(二)创新与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改革带动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为了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高校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传授知识为能力培养。例如,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将来自于企业管理的真实财务案例材料在正式讨论前一到两周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本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最后让学生对此次案例的讨论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另外,ERP沙盘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责任感,磨炼学生的商业决策敏感度,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及长期规划能力。
(三)创新考核方式
目前国内各高校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多数是期末集中闭卷考试的方式。学生们无须进行创造性思考,只要能够做出标准答案就会获得高分,使学生们丧失了主动思考和批判性学习的动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高分低能产物。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局限于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应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比赛等多种形式,采用综合考核方式。考试次数也不再是一考定分数,而是数次考试综合评价。
(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媒体信息进行整合,用配以色彩、声音的画面或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明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基础会计学是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涉及的填制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由于学生不熟悉甚至从来没有见过,以至于讲授的基本操作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财务软件让学生尝试填制凭证、账簿和报表,并且经过层层提问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会计教学质量和会计人才培养水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了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多种需求,高校应该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首先,可以加强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引进。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要考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既要引进专业建设需要的学科带头人,也要引进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及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其次,要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访学活动、请高水平大师来校讲学、开展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培训等,从整体上提高专业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高速发展,会计工作也愈加凸显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者,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为导向,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出具备必要会计职业能力、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晓榕.基于通用会计职业能力与专项会计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J].财会通讯.2010(28)
[2]孙华君.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J].企业导报.2011(02)
[3]陈文渊.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