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在提高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效果*

2017-06-15陈雄姿

关键词:步行偏瘫肢体

陈雄姿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汕头 515041)

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在提高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效果*

陈雄姿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汕头 515041)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实施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后对其肢体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联合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将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步行能力评分更优;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能够有助于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加快其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脑卒中;重度偏瘫;强化早期步行训练;肢体康复

脑卒中发病后,会对患者机体的运动传导和神经细胞通路造成损伤,进而降低躯体的主动控制能力,改变肌张力,减弱肌肉的相应功能,致使患者出现偏瘫症状[1]。另一方面,发病后的肌肉延展性、肌肉痉挛等异常也会对其下肢功能造成进一步负性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平衡障碍、下肢肌肉乏力等异常,从而降低患者的行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八成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会在发病后出现障碍,使其无法自理生活,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因此,如何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是临床研究的重难点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将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应用在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4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4.4)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14例,缺血与出血并存2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在4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5±4.2)岁;脑出血21例,脑梗死15例,缺血与出血并存2例。入选标准:病情稳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清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发病前无先天性肢体残疾;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机体重要脏器存在功能障碍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早期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下肢分离运动、关节被动活动、平衡训练等。观察组则联合强化早期步行训练:

1.2.1 卧床体位 ①患者取仰卧位,将其患肢上抬,外旋上臂并外展,同时伸直肘部和腕部,将其手指分开伸直,掌心向上。在其患侧臀下放置软枕,使其大腿外侧得到支撑,并使骨盆能够前伸。将患者脚背翘起,垂直于床面;下肢外侧和足底使用沙袋小枕进行支撑,注意下肢保持中立位。将患侧的手足都适度垫高,从而有助于静脉回流。②患者取健侧卧位,在其胸前放置一个软枕,指导或协助患者前伸患肩,并伸展肘关节和腕关节,置于枕上;手握布卷,将四指和大拇指隔开。③患者取患侧卧位,将其患臂保持前伸位,掌心朝上并拉开其手指,健腿屈曲并向前,下放置支撑枕,患腿则在后微屈。

1.2.2 功能锻炼 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锻炼,注意应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患肢肢体按摩,以及关节的被动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范围依据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并尽可能地活动到位。之后可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翻身、躯干旋转屈曲、床上桥式运动、移动、坐位中心转移、坐位姿势矫正等床上动作训练,每次15~30 min,每日3次。若患者的病情出现明显好转,同时其肌力得到显著恢复,则进行站立训练,并逐步过渡到行走练习。

1.2.3 行走练习 在练习早期,协助患者进行负重站立,在患者适应后再进行步行训练,每日2次,每次约15 min。之后根据患者耐受度逐渐延长练习时间。在进行步行练习时,可在其患肢两侧固定夹板,并在其下肢患部固定1个小沙袋,增加患腿负重,进而训练患者的站立相。在练习时护理人员手扶患者腰带,指导患者先迈患腿,之后伸髋、伸膝,从而为健腿的摆动做好准备。

1.2.4 楼梯练习 对患者的下肢肢体功能进行评估,若条件允许则可进行上下楼梯练习,每日2次,每次约45 min。在练习过程中护理人员均站立于患者偏瘫侧的后方,指导患者在上楼梯时先迈患腿,而下楼梯时先迈健腿。对于患者取得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应给予积极的表扬、赞美和鼓励,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在练习时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或者血压超过了180/100 mmHg,必须立即停止练习。

1.3 评价指标 将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步行能力评分通过FAC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分级标准:0级:患者无法独立行走,或者在两个人的帮助下能够缓慢行走;1级:患者需要1人进行连续扶持以维持平衡;2级:患者需要1人进行间断扶持;3级:患者需要在他人监督下行走;4级:患者在平坦的地面上能够独立行走,一旦路面不平或者上下楼梯,则需要他人帮助;5级: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独立行走[3]。患者的下肢肢体功能通过Fugl-Meyer运动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34分,分数与患者下肢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成正比[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若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为20.15±3.49,对照组为27.73±3.51,观察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40,P<0.05)。

2.2 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对比 观察组步行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U=5.94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对比[n(%)]

3 讨 论

近几年脑卒中的救治率有所上升,但是致残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有研究发现,大约有超过半数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遗留下功能性障碍[6]。虽然常规性的康复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过效果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患者瘫痪时期越长,其患侧肌肉及肢体的萎缩就会越严重,甚至造成关节的挛缩及变形,使患者感到肢体疼痛,严重降低其行走、运动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将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应用在了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经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步行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更优。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属于综合性的训练,该康复训练会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而步行训练在所有的物理治疗当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并增加其觉醒水平,从而使患者能够实现早期站立[6]。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早期步行训练具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对于各个康复阶段的患者都有不同的训练方法,通过由简到难的练习项目,逐步实施患者的康复计划,使其康复模式及进展能够更加科学,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在练习过程中,患者家属的主动参与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能够使患者明确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及家属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强化患者的关爱情绪,并为其营造出健康、良好的康复环境,因此患者的积极性更强,配合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能够有助于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加快其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朱彤,吴玉清,王锦梅,等.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1.

[2] 陈丽娜,纵亚,杨加亮,等.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28(5):343-345.

[3] 李迎光,李志君,李小军,等.早期部分减重步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1):160-162.

[4] 赵雅宁,郝正玮,李建民,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748-750.

[5] 黄美玲,杨万章,范佳进,等.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影响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5):446-450.

[6] 吴鸣,倪朝民,刘孟,等.Swiss球躯干功能训练对恢复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3):183-186.

陈雄姿(1982—),男,广东汕头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神经康复工作。

R741.05

B

1004-7115(2017)05-0556-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5.029

2017-01-09)

猜你喜欢

步行偏瘫肢体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从步行到奔跑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