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2017-06-15徐同德
徐同德
摘 要 农村公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农村公路管理方面工作经验,对农村公路养护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公路 水泥路面 养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存在“重建轻养”思想
农村公路由于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能在短时间内充分体现当地领导干部的“政绩”,所以地方领导干部非常愿意搞建设。而管理养护是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效益,所以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地方领导干部来说,不愿意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对本区域内的道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重视建设而忽轻养护的思想严重。
1.2养护管理主体意识不强
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意识不强,分工不够明确,养护管理力量比较薄弱,对于相关的公路管理标准或管理规范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小组,使当地政府或管理机构对公路的养护不够重视,对农村公路管养问题采取回避或放任态度,导致部分道路存在失养弃养现象。
1.3养护资金短缺
尽管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每年都有中央政府的资金划拨,不过由于地方配套资金较少,容易造成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不足,由于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吃紧,因此往往不愿意在此方面进行大量的财力的投入,最终造成了养护水平不高以及缺乏有序的养护管理措施的实施。
1.4公路建设技术的落后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往往只能是被动地选择那些质量等级不能满足建设需要的材料,这样就使得公路水泥路面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同时,资金的短缺也阻碍了先进技术的使用,再加上缺少必要的专业人员,所以,这样建设出来的公路根本没有质量保障。其技术等级也不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一旦遇到重物或者洪水的冲击,就会使路面情况严重受损,从而给农村的交通运输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1.5养护水平低下
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条件有限,受到经济、技术的制约,农村公路的养护会受到周围农田、水源的影响,加大了养护建设难度,而且农村公路的土路和砂石路较多,很难按照公路施工标准规范进行,陡坡危桥的潜在危险一直都在,即使有过油化、硬化的路面也存在缺沟少涵无路肩等隐患,使得养护成本提高,资金不到位,养护工作很难进行,所以整体的养护水平较低。
2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对策
2.1保障投入,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效性的工程,需要后期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当下农村公路养护的落实到位。因此,需要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除了依赖于政府每年的定期财政拨款之外,各级政府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资金筹措,通过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的开辟,发挥地方、个人以及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的开展。比如通过冠名、权绿化权等等方式,丰富当下农村公路资金的筹集,借助于市场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现有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落实。
2.2建立健全的养护体制
针对地方实际情况,应制定出一套符合自己的体制,为适应公路发展的建设需要,共同构建新农村,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建立统一管理模式,由区、乡两级来负责工作,随之管理层的减少,资金的统筹安排也容易进行,有利于区、乡政府统一落实安排养护工作的进行,逐步实行规范化、政策化,合理科学的管理与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使养护工作发挥最大效力。
2.3狠抓基层管理机构的建设
各乡镇承担养护本区域内乡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乡村公路管养的好坏和基层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着直接的联系。各乡镇养护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和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工作,同时,加大办、所的内部建设,按照核定的养护路线、养护里程、养护内容和养护标准检查、验收、考核、评比,明确奖惩措施和完善激励机制,让基层公路管理机构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4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车流量的增多使公路养护工作变得更加重要,要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问题,还应加强对农村公路施工和养护队伍的建设。因此,公路养护队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提高公路养护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尽量使公路管理和养护人员固定。应组建一支专业的公路养护团队,是农村道路管理和养护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可在农村选拔合适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合理组织和管理队伍对公路进行专业性的养护,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农村公路发展的需要。
2.5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民养护公路
政府应通过当地媒体,加强道路养护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并让农民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取得他们的支持并号召他们主动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同时,政府应意识到,道路养护只有在农民参与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路为民所用、路为民所有、路为民所爱,才能在修路、养路、护路、集资、出力等全过程中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拥护。在决策过程中,只有保证信息公开,真正做到让农民参与,才能尽可能多的实现农民的利益诉求,才能使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6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农村公路相关工程
目前大部分农村公路已进入大中修周期,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迫在眉睫。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相当部分县乡两级经济相对薄弱,无力解决维修资金,导致部分农村道路破损却得不到及时修复,越来越破。要針对农村公路道路的实际,制定维修计划,按年度有重点有计划地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
参考文献
[1] 陈宽敏.农村公路养护成本的综合分析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l2(14).
[2] 卢启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及管理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