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芽油压榨工艺的生产分析
2017-06-15任吉铎
任吉铎
摘 要 在玉米胚芽油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玉米胚芽油在具有优秀的营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这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和保健油。随着社会发展,玉米胚芽油的压榨工艺也在日益增多,技术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营养物质保留更充分的益处。本文就玉米胚芽油的生产工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玉米胚芽油 压榨工艺 生产
中图分类号:TS225 文献标识码:A
1玉米胚芽油的特性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便是玉米胚芽油。质地良好的玉米胚芽油颜色呈金黄透明,有淡淡的香味,含有达到80%以上的不饱和酸,大致分为油酸和亚油酸两种,在这其中,更是有高达56%的亚油酸含量。构成人体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亚油酸,这是一种人体不能通过自身反应来合成的必需脂肪酸。除此之外,玉米胚芽油中所含有的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和其他各种营养物质也极为丰富。玉米胚芽油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中,被称之为“液体黄金”,这是对它营养价值极大的肯定。玉米胚芽油中的脂肪酸在甘三酯中的排列是很有规则性的,这便使得它的结构很稳固,即便是在长时间的炸食品使也不会发生质地变化,比其他种类的油相比具有保质期更长的特性。
2玉米胚芽油的生产工艺
2.1预榨浸出法
先将玉米的胚芽进行一定程度的压榨,然后再利用一些有机溶剂的分离油的作用将玉米胚芽油提取出来,这种方法称作预榨浸出法。利用这种方法对玉米胚芽进行处理只能得到胚芽中约为70%的油,进行榨取的时候温度高低和压力大小相比于完全压榨法来说相对较低,因为刚榨取出来的粗制油颜色较浅,但是质量很高。经过一次的预榨后,再对其进行多次的压榨和提取。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玉米胚芽油的量较大,比较其含油量,出油率很高。而且工艺进行时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对材料的应用效率很高,使收益更大。将预榨和浸出两个步骤相互协调,更可以是玉米胚芽的出油率提高三四个百分点。这种方法,是我国当前很多玉米胚芽油的生产工厂所选择的方法。其主要步骤为清理、压榨、蒸炒、预控、浸出、蒸发、提取,然后在经过湿粕、烘干做成成品。
2.2索氏提取法
索氏提取法就是将玉米的胚芽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用特制的有机溶液对粉碎后的玉米胚芽进行高温回流,使胚芽中的油脂分离出来,再通过沸点的区别,将油脂和有机融物蒸馏分离,就可以获取玉米胚芽油。这种方法的浸出时间过于长,浸出时所需要达到的温度条件也比较高,所要获取的胚芽油受热的时间太长,有机溶液的大量耗费,这种种因素致使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工厂的生产实际,更适合与实验室中的制取。
2.3水酶法提取
首先将玉米胚芽进行粉碎操作,然后在水和特定酶促反应的作用效果下,使玉米胚芽中的油脂被提取出来。这种生产工艺被称作为玉米胚芽油的水酶法提取。水酶法提取的工艺容易被玉米胚芽的破损程度和所用酶的量和种类以及酶解时的酸碱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对玉米胚芽进行处理的时间也会很大的影响最后的出油率。相比于其他的方法,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方式所用到的设备更为简单,操作起来安全性高,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少。但相对的缺点也很明显,所需用到的没得价格很高,用量较大,而且实际操作是处理的时间太长,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的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发展前景。
3玉米胚芽油的发展前景
玉米胚芽油,不仅仅具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各类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在医疗和保健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在很多西方的欧洲发达国家中,玉米胚芽油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食用油类中的上等精品,是西方国家的家庭烹饪中所最为常用的油,受到很多家庭的消费青睐,是主流的油种。但是玉米胚芽油在我国目前处于一种青年的状态,直到近几年,这种油的营养价值才普遍被我国人民所认可接受并引起一定的重视。玉米胚芽油的生产也在近几年才开始逐渐有些起色。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广为人知的品牌,與此同时,国内市场对于玉米胚芽油的需求量也才快速增长。根据有关数据的表明,我国最近几年的玉米胚芽油的年均产量增长了25%,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为玉米胚芽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玉米胚芽油的生产工艺也将随着需求量的增大而逐渐多样化,为该产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玉米胚芽油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其工艺技术的发展,如此良性循环,为国家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4结语
玉米胚芽油的榨取工艺在玉米油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将向多样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将更具有效率,更成熟的工艺将使该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同时为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的战略计划做出极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瑞元.充分利用米糠和玉米胚芽资源为国家增产油脂[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03).
[2] 张秋琴,叶义杰,张敏,杨婧,沈祥森,李洪军.玉米胚芽油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J].农产品加工, 2008(08).
[3] 王素敏,张培,张婕,陈卫航.玉米胚芽油提取方法及特性研究进展[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