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宁市行政村名语源类型与自然地理环境

2017-06-15史荣荣贾文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咸宁市

史荣荣 贾文毓

摘 要 地名是人类为了方便识别不同地域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人类长期社会活动的产物。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法、归纳法对湖北省咸宁市的1066个行政村名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地名语源类型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及其内在联系来进行分析,探究其规律,进一步挖掘作为全人类共同财富的地名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关键词 咸宁市 行政村名 语源类型 自然地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地名是一种特定的空间标记,更是历史文化变迁的见证。地名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从地名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演进、变迁的轨迹。

我国的地名文化在全国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从古至今我国流传下来的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独特的地名都展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受自身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希冀。有的地名历千年不便,有的则多次更改,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段小故事。此外,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该文通过对咸宁市行政村名的分析、研究进一步验证地名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主要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名文化的影响。

1研究地区概况

咸宁市隶属湖北省,又名“桂花城”,咸宁称谓起源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取《易﹒乾彖》中“万国咸宁”之义,易名咸宁,寓全都安宁之意。咸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各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西周时期开始历经各朝各代,不断积累沉淀,形成当今社会中有深厚影响力的艺术文化、名人文化。现在随着人们对当地自然山水的保护与开发,咸宁市正朝着“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绕城转”的山水园林城市迈进。

咸宁地处湖北省的东南部,是湖北的“南大门”,位于东经113€?2′~114€?8′,北纬29€?2′~30€?9′,与湖南、江西接壤,处于长江中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咸宁市辖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咸安区四县一市一区,共设12个乡、51个镇、6个办事处,下辖1049个村民委员会、10145个村民小组,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2语源类型统计结果

该文统计的河北省咸宁市行政村名共1066个,按语源类型将地名分类,主要是分为自然类地名和人文类地名和其他类。因为每个行政村名可能有多种方式组成,所以进行地名分类时会出现重复统计的结果。自然类的地名类型可分为地形、水文、方位、动物、植物、颜色等13类,共计780个;人文类的地名类型可分为姓氏、工程、数字、意愿、经济、等18类,共计266个;其他类的地名类型共计99个。因人文类、其他类数量较少,本文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只有自然类地名类型,咸宁市的行政村名类别及数量如图1。

由图1可得咸宁市自然类行政村名细分包括地形、水文、方位、动物、植物、颜色、岩石、气象、土壤、矿藏、天文、声音、季节等13类。其中地形、水文、动植物和方位占绝大多数,地形类的行政村名占有30.64%,共计239个;水文类行政村名占有19.10%,共计149个;动植物类行政村名占有16.41%,共计128个;方位类行政村名占有15.13%,共计118个。其他与行政村名有关的类别,相对来说所占比例比较少。

3咸宁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

3.1地形与行政村名

咸宁市处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西北部为江汉湖积冲积平原区;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侵蚀构造山地。相对来说,咸宁市的山地所占比例比较大,地形在自然类行政村名中占的比重最多,占有31%。地形类的亚类主要有山、岭、坪、垅、湾等20多类。由右图可以看出与山有关的地名所占比重最大为35%。其次是与岭有关的地名所占比重为18%。咸安区有山地108万亩,占总面积的48%,山地资源丰富,所以在地形中山、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这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其地名文化发展也受影响颇深。如:咸安区金鸡山村,就是因为境内有金鸡山而得名;崇阳市佛岭村,是因为其境内有佛岭而得名。

3.2水文与行政村名

咸宁市的温泉众多,全市有大小泉眼18244处,有“中国温泉之乡”之称;境内有富水、陆水、金水、黃盖湖四大水系,湖泊面积30公顷以上大小湖泊19个,主要湖泊有西梁湖、斧头湖、黄盖湖、大岩湖和密泉湖等;河流有246条,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咸宁流向武汉。咸宁市水文类行政村名有149个,在自然类行政村名中占19%,将水文类细分亚类可分为泉、湖、溪、水、湾、河等12类。由右图可看出与泉有关的地名占比重为22%;其次是与湖有关的地名所占比重为16%。很明显行政村名是受当地泉水、湖泊众多的影响。如:咸安区温泉村,是因为境内多温泉而得名;嘉鱼县畔湖村,因位于三湖连江水库旁而得畔湖之名。

3.3动植物与行政村名

咸宁市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生物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主要生长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种类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此外咸宁市的饲养产业也比较发(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86页)达。咸宁市动植物类行政村名有128个,在自然类行政村名中所占比重是16%。植物的亚类可分为花、树、林等共计47个。明显可见是受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下的植被类型的影响,如:通城县的枫树村,以其境内的枫树而得名。其动物类行政村名的亚类可分为马、羊、鸡等,共计81个。动物类的行政村名以家养的家禽或是家畜为主,可见地名受当养殖产业的影响。

3.4方位与行政村名

咸宁市方位类行政村名共计118个,在自然类行政村名中占15%,亚类可分为下、上、东、西、头等20多类。其中与东有关的行政村名占方位类总量的25%,比重是最大的;其次是与下有关的行政村名所占比重为23%;与西有关的行政村名所占比重为12%;与上有关的行政村名所占比重为11%。方位一般表现为地理环境中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或者是与一个较为显著的地理事物之间在位置上的联系;如:嘉鱼县东湖村,因位于斧头湖的东侧而得名;方位的另一种表现为一个地方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如:通山县岭下村,是因为位于朦胧岭的下面而得名。

4结语

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1066个行政村名进行统计分类,然后基于咸宁市的自然地理要素对咸宁市行政村名进行分类。咸宁市自然类行政村名近乎是人文类行政村名的3倍,可见自然地理要素对地名的影响更大一些。在对地名的分析过程中,从行政村名可以看出一些当地的地理要素,再进一步探究当地自然环境地理要素,发现地名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很高的契合度,可见行政村名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此次对咸宁市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更进一步说明地理环境与地名的密切联系。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会对当地的行政村名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反一个地方的行政村名又能够很好的反映当地的地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马珊,贾文毓.福建省乡镇地名的语源类型及空间分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

[3] 贾文毓,李引.中国地名辞源[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 湖北编委会编.文化湖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5] 周积明.湖北文化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咸宁市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工友艺苑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咸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微观尺度下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
咸宁市温泉城区2013年家蝇抗药性及药剂混配效果研究
植物景观在农家乐中的应用——以咸宁市桂花镇刘家桥村为例
此so非彼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