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造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2017-06-15靖娟程志清熊玲鸿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蓝墨云班课信息化教学

靖娟++程志清++熊玲鸿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220

摘 要: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教育”思维的教学,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环节重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该文采用蓝墨云班课平台,选取“定位基准的选取”这一章节从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知识拓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详述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造技术》中的具体应用,对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 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20-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的要求[1]。在此政策下,全国及各省市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每年都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也促进了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机械制造技术》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其教学目前多是采用传统教学或项目导入式教学方法,因课内时间有限,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量存在不足,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较差,应用能力不强。而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弥补此不足。该文即借助于免费的蓝墨云班课APP进行高职《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学理念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手段、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制定课前知识传递、课内知识内化、课外知识拓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创设第二课堂、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1 信息化教学模式简介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2]。其本质是充分且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手段,创设7×24 h的学习和交流形式。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以网络为基础,多媒体环境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3]。与传统的“传递知识——接受知识”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如微课、慕课、视频、网络资源等等)将教学环节转变成“课堂前信息化教学资源传递知识——课堂上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化知识——课堂后信息化教学活动拓展知识”,能使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处于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起到辅助、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创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激发生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该文中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规划为以下步骤:(1)制定课程的整体、章节和课堂教学设计;(2)创建课堂前知识传递的信息化教学资源;(3)制定课堂上知识内化的任务,以任务引领学习知识;(4)确定课堂后知识拓展的活动方案;(5)制定全部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案。

2 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该文选取李增平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制造技术》为参考教材,以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的第四节《定位基准的选取》为例,来说明应用蓝墨云班课APP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

2.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思路

本例中基于蓝墨云班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课前知识的学习,即在课前通过上传导学案、微课、视频、课件等内容开展“课前知识传递”;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个人测验等方法、通过“查→引→谈→析→做→技→评”等环节实现“课上知识内化”;课堂后通过创建作业、小组活动、头脑风暴、讨论答疑、测试等活动实现“课后知识拓展”。在以上教学活动中,均通过蓝墨云班课的经验值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通过云班课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参与有记录,记录有加分”的考核体系。

2.2 制定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实施过程等多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区别最大的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如表1)。

2.3 创建教学资源

本章节上创建的教学资源有课件PPT、微课《基准的定义及分类》、微课《粗基准的选取原则》、微课《精基准的选取原则》、导学案、案例零件图等多种资源。学生依据导学案指導,通过课件、微课自主学习知识点,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并课前返回提交导学案至蓝墨云班课平台,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2.4 制定知识拓展内容

该章节制定的知识拓展内容为作业型,即学生根据给定的多个案例进行设计基准、定位基准的确定,并上传至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师进行批改,根据情况给予经验值。

2.5 制定课堂评价方案

制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课堂前、课堂上、课堂后)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前资源经验的查看(每查看1个资源获取两个经验值)、课堂活动的表现(给予2~10个不等的经验值)、课后作业的提交(两个经验值),以实现过程性考核。

3 结语

信息化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教育”思维应用到教学中,“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拓展”的各个学习环节基于互联网上完成,并在各个环节创建完善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易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达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信息化教学更注重小组协作、职业素质等素养的培养,将对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吸收,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芳,滕书磊.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7(17):138.

[2] 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邓文艳.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3):58-60.

猜你喜欢

机械制造技术蓝墨云班课信息化教学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的探讨
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也谈“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