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妻子”的称谓变迁及所反映出的女性地位

2017-06-15李淑娜

魅力中国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中日妻子

摘 要: 在中国和日本,男性对其配偶的称呼丰富多样。本文以中日“妻子”称谓的变化为线索,分析女性地位的变迁。进入父系社会之前,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而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其称谓也由其所嫁男性的地位、身份来决定;现代社会,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对女性的称谓也随之而改变。此外,“妻子”的称谓还体现出男性对配偶的期望和要求。从古代丈夫对女性的绝对所有权,逐渐变成现代的伴侣性需求。从古至今,“妻子”的称谓随着其角色、年龄的转换而改变,这也体现着其社会地位的改变。

關键词:妻子 称谓 中日 男性

现今,中国和日本对“妻子”的称呼丰富多样。在我国有老婆、爱人、夫人、太太、我家那口子、孩他娘、媳妇、老太婆、老伴、内人、家长等常见称呼,以及堂客、屋里头等一些地方特色浓厚的称呼。日本相对我国来说,地方特色的称呼较少,但常见的称呼也不少,有家内、女房、奥さん、細君、カミさん、母さん、ママ、嫁等。在这些称呼中,既有夫妻之间互相称呼的,也有丈夫对外称呼自己妻子的,或者是称呼他人妻子的。杨永林(2004)认为,“语言是记录社会生活的活化石,语言是反映社会风貌的广角镜,语言是了解社会变革的历史画卷,语言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百科全书。”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亦是其中之一,既能反映人与人之间个体的关系,又能够反映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妻子”称谓亦是如此。

一、中国男性对外称呼“妻子”时使用的称谓

在对“妻子”的称谓中,“妻”是最早出现的称呼之一。关于甲骨文“妻”字的解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一个在束发的女性,体现的是女性婚后每天梳妆的样子,代表家庭中的女主人;也有人认为是表示生育“每”字与表示抓、抢的“又”字的结合,体现了古代婚配习俗中,把女子抢来成亲生育的过程。《易经系辞》中“人于其官,不见其妻”的“妻”就是妻子之意。在《诗经》中“妻”就已经普遍用来指代“妻子”。“妻子”被用来当做男性的配偶称谓则晚于“妻”字。最初“妻子”是用来表示“妻”和“子”的,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合一为配偶之意,被广泛使用。杜甫的《新婚别》中,“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指的就是配偶之意。

“夫人”一词最早指诸侯明媒正娶的妻子,是一个尊称。后来除配偶之意外,逐渐衍生出对女性的尊称之意。从汉代开始,“夫人”被用作妇女的封号,加封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如“义成夫人”、“郡夫人”、“国夫人”、“诰命夫人”。现在多用于正式场合,有身份、地位的人对自己配偶一般用此称呼。

“老婆”一词最早指“老年女性”,如唐代的《寒山诗校注》中写到:“老婆嫁少妇,面黄夫不爱。”但“老婆”从唐代已经同时兼具“配偶”之意。据说,在唐代有一个叫麦爱新的名士,嫌弃老妻想纳新欢,便写了一副对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见后,便提笔写了下联“和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娘。”麦爱新读了之后,被妻子的才学所打动,便放弃了纳新的想法。妻子见其回心转意,便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提笔回复“老婆一片婆心。”这个故事被流传开后,在民间便产生了“老婆”、“老公”来称呼配偶的用法。《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写道:“莫非是卖枣糕徐三的老婆?”由此可见,“老婆”是一种俗称。

“婆娘”一词在宋代以前主要用来称呼中年妇女,配偶之意大约是宋代开始出现。在元代的《秋胡戏妻》中写道:“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这里的“婆娘”已经是配偶之意了。婆娘不论作为妇女的称呼还是配偶之意,都是俗称,且多指代中年妇女,所以《辞海》中解释为“对妇女的称呼,含有轻蔑之意。”在云南方言中,“婆娘”一词至今被广泛用来只中年女性和自己的配偶。

“媳妇”本来指儿子的妻子,后逐渐被用来称呼配偶。在明代所著成的《金瓶梅》中,“媳妇”已经主要是指配偶之意了。《红楼梦》中的“媳妇”也多指配偶之意,但同时指代已婚的妇女。

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写到:“凡士大夫妻,年末三十即呼太太,前辈未有如此。”由此可见“太太”指配偶之意大约始于明代,当时是对有身份地位之人的配偶的称呼,后来变成了丈夫对外介绍自己妻子时使用的词汇,在20世纪20年代后和解放前被广泛使用,多指官员或者显贵们的配偶。

“爱人”一词较上述“妻子”称谓起源最晚,据说是来源于英语的“lover”。在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男女双方从恋爱到结婚,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的,所以称呼配偶为“爱人”就变成了一种潮流。

二、日本男性对外称呼“妻子”时使用的称谓

在日本社会中,对外介绍自己的配偶时使用“妻(つま)”一词的频率应该是最高的,这个词起源很早,在《万叶集》中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日本,盛行“访妻婚”,女方家庭会为适龄女子准备一个“妻屋”,供其与爱人相会。《万叶集》中,柿人麻吕悼念其亡妻时写下了“我妹子と二人吾が寝し枕付く妻屋のうちに”的诗句,这里的“妻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妻”逐渐指相会的爱人(按当时的习俗,已经是配偶之意),即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わが妻も絵に書きとらむ暇もが旅行く吾は見つつしのはむ”(《万叶集 卷20.4327》)这里的“妻”是指配偶之意。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妻”一词固定作为男性对配偶的称谓。

“女房(にょうぼう)”一词最早被用来指宫女们的房间。在古代日本宫廷中,被授予高官的宫女们有权利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后用来指代这些住在房间里的宫女,才逐渐演变为贵族家里的侍女。后以伺候丈夫、“しゅじん”的女人为意,用来泛指女性或者女性配偶。如《太平记》中提到“武蔵守がもとへ常に立寄りける侍従と申す女房”就是女性的意思。同是《太平记》中提到“武士の女房たるものはけなげなる心を一つもちてこそ”,这里是指武士的“妻子”。但“女房”在古代是指贵族之妻,到了镰仓时代以后才逐渐被武士模仿来称呼自己的妻子,被平民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则是在江户时代以后的事情了。

在现代被广泛使用的还有“家内(かない)”一称,其产生的渊源和“女房”有些类似。原意指的是家的内部,由于女性抛头露面的机会比较少,以“在家里的女性”为意,逐渐演变为称呼女性配偶了。從这个词的产生来看,主要倾向于对女性配偶的家庭主妇身份的称呼。

三、中日“妻子”的称谓变迁及所反映出的女性地位

语言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不论中国还是日本,男性最初都使用了“妻”来称呼自己的配偶,该称呼的出发点是当时的婚俗。日语的“妻”是从“つれみ”演变而来的,表示的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同伴”关系,中国的“妻”也泛指配偶之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发展到了父系时代,“妻子”就变成了“贱内”、“内人”、“内子”、“女房”、“家内”,成了男性的“附属品”。“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候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礼记.曲礼下》)不同层级的“妻子”称谓不同,这种以丈夫的身份来决定女性称谓的方式,恰恰反映出了女性的附属性地位。随着社会的文明开化,现代女性地位得到提升,曾经层级分明的称谓被混用了,男性更多根据自己的习惯来称呼妻子。对外介绍自己的妻子时,除了使用上述称谓外,中国男性多以“我家小X(X为妻子的姓或者是名)”来介绍自己的妻子;而日本男性也会直呼配偶的名字。女性从“XX的妻子”变成了独立的个体。

此外,男性对女性配偶的称呼,还体现出其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中国古代的“女德”便是典型代表,且随着儒家礼教而传入日本。在古代,不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稍微有地位、有实力的男士都可以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妾),而对妻子的要求却是从一而终。“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所以,被称为“拙荆”、“愚妻”、“细君”、“荆妻”,反而是对妇女的一种肯定,“荆钗布裙”才是女性应有的美德。就连日本将军的妻子也被称为“御台所(台所一词意为厨房)”。在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也奠定了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因此,解放后,我国男性钟爱使用“爱人”、“对象”来称呼妻子,从而体现出对妻子的尊重。现在,甚至有人把妻子称呼为“我家宝贝”、“老婆大人”、“家长大人”等。日本也如此,虽然由于习惯,还有很多人沿用“女房”、“家内”的称呼,但“妻”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外称时使用妻子的名字也变得稀松平常,也有人使用“ワイフ(wife)”、“かみさん”“奥さん(尊称,过去只用于他人称呼自己妻子)”来称呼。由此可见,男性配偶从过去期望获得女性的绝对顺从和对女性的所有权,转换为了对女性的伴侣性、共鸣性需求。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对“妻子”的称谓还会随着其角色、年龄的转换而改变。女性生了孩子之后,便称其为“孩子他妈”、“おかあさん”。这体现了妇女角色的变化,由女孩变成妻子再变成妈妈。而对这种变化,正如中国的俗话“媳妇熬成婆”,有尊敬和贬低两种倾向。一是熬成“婆”了,在家庭中就有一定的地位了,这源于中日“孝”和尊老的思想。而另一方面,生了孩子之后的女性就变成了“黄脸婆”、“婆娘”、“糟糠”、“やまのかみ”、“ばば”,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结语

日本和中国一样属于儒家文化圈,称呼深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多相似点。但日本虽受儒家的礼教影响,但日本从平安时代中后期开始才确立父权社会,且明治维新后开始进入近代文明国家,所以女性的称谓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日本男性对“妻子”的称谓相对中国较少,变化也不如中国这么繁复。总之,从“妻子”的称谓中我们可感受到时代的气息,抑或品味出称呼者和被称呼者年龄的差异,以及身份、职业的差异。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一直在不断变化,而经济发展越快、社会变革越大,称呼的变化速度就越快。总体来看,女性经历了从母系社会的高地位到父系社会的底地位、再到如今男女性趋于平等的变化过程,女性地位的变化从称谓亦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杨永林.2004 .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米田正人.1986 .夫婦の呼び方.言語生活[J].築摩書房

[3]吴辉,吉见孝夫.2003.日本における妻から夫への呼び方.北海道教育大学紀要[R]

[4]唐雷.2005.女性配偶称谓义场的古代历史概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5]张辰昀.2007.从对女性称呼的变化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湖北教育学院学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6]倪立萍.2008.浅谈中日两国夫妻称呼——关于“妻子”的称呼方式.大众文艺[J].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作者简介

李淑娜(1983.4),女,云南云县,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文学。

猜你喜欢

中日妻子
我胖吗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中日影视文化博弈观
中日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比研究
中日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特征的比较
中日动漫对比下探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
浪漫到底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