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0年,困惑仍许多
2017-06-15
40年前,高考犹如漆黑隧道里的一道光,照亮了一代人的人生。40年后,高考犹如年度大片即将开演,让全社会都在“嘘”声中安静下来。
6月7日,全国共计约930余万考生赶考。同每年一样,考生手中的准考证,犹如尚方宝剑,它能让司机不鸣笛,能让周边不开工,甚至连青蛙都不敢叫了。在“全民助考”的压力下,5000多广场舞大妈“深明大义”,承诺在高考期间主动“歇业”;为了防止替考,大学不管学生是否“武功尽废”,高考期间一律不准请假;还有不知多少父母,掩盖了自己的病情和家庭矛盾,只为这一天。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高考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次数……几乎所有环节都改动过了。不过,无非是在公平、科学与效率之间徘徊取舍,在各种矛盾或两难中百转千回。
与当年相比,现在的高考轻松了。1977年,570万考生,录取率为5%,当年18~22年龄段人口进入大学的比例,不及2015年的1/25。
与当年相比,现在的高考是公平的。2002年高校招生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条子”不起作用了。
与当年相比,现在的高考更大众化。2012年,持续13年的高校扩招改革走向终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虽然承受了诸多骂名,如“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扼杀人才、泯灭创造力的罪魁祸首”,但不可否认,高考仍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
恢复高考40年,能够40不惑吗?2017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年改革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如今,各地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考试科目均为“3+3”模式,英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逐渐实现不分批次录取是此次改革既定的方向。
然而,真的可以跟“一考定终身”说再见了吗?看看周围,“全民高考”的戏码仍在上演,“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甚至把高考竞争前推到了“幼升小”。种种教育负面现象,说明我们仍错误地将高考这一“重要”途径践行成“唯一”途径,神化和夸大着高考的功能。
从入学渠道看,尽管政府已一再强调改革要朝“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行进,但是,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诸多美好设想仍言易行难。例如,近年来在一些高水平大学试行的自主招生改革,也因公平性與科学性广受争议而呈收紧趋势,更遑论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从录取依据看,尽管各种招生文件中都明确高校录取是“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但在招生实践中无一例外被执行为“惟分是取”。使用单一的考核手段与录取标准,逼使考生成为“应试机器””,老师也被迫成为这种功利主义下的 “帮凶”。
至今,高考改革仍未停,困惑仍很多。然而,对于公平而言,它又似乎是一种别无良策的“必需的罪恶”。 幸好,社会为人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高考已经不再像几十年前那般具有改变命运的魔力。作为阶层上升的通道,高考是之一,而不是唯一,这才是健康社会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