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学科中应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2017-06-15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付新民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渔父生涯测量

□文/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付新民

高中语文学科中应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文/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付新民

人的生命成长历程,实际上就是“生涯”。人的生涯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高中生正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期,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他们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幻想。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在中学语文学科中对他们进行有意识的生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有重要的启蒙、引导作用。

一、借助或开发各类媒体资源,营造生涯意识心理场

让学生关注领导讲话,关注新闻周刊,关注《企业家》《经济导报》《环球人物》等杂志,了解国内国际发展动态;收集行业精英传记,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包括政治人物、经济领袖;定期不定期观看专业职业指导类节目,如“职来职往”、“非你莫属”、“创业英雄汇”、“中国好声音”、“开讲啦”等;开“展职业访谈DV大赛”,积累各行各业的访谈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到职业体验场馆进行职业模拟、到父母或亲朋单位进行职业体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就了解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沟通技能、创新能力、重视细节、应对压力、执行能力等职业基本能力要求。我们把上述资源作为提高语文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的材料,无形中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

二、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职业道德意识[1]

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渗透出了一个政治家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奋斗精神,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通过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等苦难坎坷的人生,我们看到了这些人的高尚品格和坚持梦想的坚定信念。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会引发我们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利用成长小说来渗透生涯规划意识

成长小说是在德国启蒙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长小说遵循天真——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叙事结构。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与中学生都十分类似。[2]生理上,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和中学生都处在生理成熟的阶段,正在经历人生中的重大转变。心理上,他们都有着青春期特有的内心敏感、自尊心强等特点,需要完成从学生逐渐过渡到成人的认识转变。在成长小说中,中学生可以从主人公身上找到和自己相同的地方,一边模仿一边重现,自然而然就达到了职业生涯道德教育的目的,还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提升教育工作效率,让青少年意识到自身与社会的联系,进而不断成长,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心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雾都孤儿》《小妇人》《秘密花园》《青铜葵花》《红瓦黑瓦》《三重门》《喜欢不是罪》等作品,开展围绕成长以“说”为中心的主题演讲、主题班会以及辩论赛,以“演”为核心的戏剧表演、故事会、朗诵会,以“写”为中心的习作、手抄报、黑板报,以“团队合作”为目标的各种游戏、趣味性竞赛等活动。

四、选择生涯教育趣味性强的游戏软件或活动设计方案,让学生唤醒自我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是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个人成长的应有之义。一方面通过参与心灵和谐量表、自信自测量表、人格完善自测量表、压力自测量表、生涯规划自测量表、爱情自测量表、创造力自测量表,抑郁自测量表、幽默自测量表测量[3],让学生快乐的写周记或总结,引导其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与人格,学会压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学会个人完善和休闲娱乐,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通过生涯故事会、生涯价值拍买会、生涯幻游等职业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未来专业与职业对接,让其找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的源泉,避免把生涯教育等同于成功教育、励志教育。

明代 仇英 《归汾图卷》

五、利用专题研究拓展语文中的职业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

三教九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或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职业基本工作内容、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社会地位、他们的内心世界等等。比如史官、宫廷音乐家、侠客、教书先生、探险家、幕僚、名医、太守、采诗官、隐者等。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古代的渔夫形象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渔夫往往道家仙骨,鹤发冉冉,头戴“青蓑笠”,身披“绿蓑衣”,他们诗意地栖居,与樵夫为友,垂钓、饮酒,驾一叶扁舟、浪迹烟波之上。《庄子·渔父》篇中的渔夫任真率性、崇尚自然、高蹈遁世,这位渔父年事已高,其阅历丰富,从容不迫是个能体悟大道,值得尊敬之人。东汉的严光三次拒绝已为天子的同窗高官厚禄的盛邀,终日在桐庐富春江边垂钓,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志趣。屈原《渔父》篇中的渔父修身自律、独善其身、以隐待时,歌沧浪之歌,悠游自得,相时而动,通达圆润且明哲保身。[4]《吴越春秋》中的渔父举止豪迈、义薄云天,却又有鲁莽冲动的一面。

六、利用应用文写作强化生涯规划技能,增强职业适应能力[5]

明确写作本身与生活与成人世界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文体格式和特点。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学生会看到或者用到请假条、启事、通知、入团入党申请书、建议书、报修单、倡议书、便条、书信、请柬 ,会面对学习计划总结、新闻通讯,培训计划、会议记录、简报、纪要、文献综述等,在工作和经济交往中,还会用到求职书、自荐信、起诉状、申论写作等等,我们可以寻找到许多语文写作的文体与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学社、报刊、广播台等宣传阵地,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参考书目:

[1]周江.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涯规划教育[J].语文天地,2016,(13).

[2]胡强.成长小说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J].承德职业学院报,2015,(3):12-14.

[3]岳晓东.怎样做最好的自己[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11):1-4.

[4]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95.

[5]董华翱.在学科建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J].教学管理,2014,(12).

猜你喜欢

渔父生涯测量
不可忍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吐槽退役生涯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