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悦读与课堂朗读教学

2017-06-15曹云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朗读阅读语文

曹云皇

摘 要 语文阅读既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地位很高,需要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韵律,体味作者情感,领悟思想主题。当时语文教学实际状况是课堂上朗读的声音越来越少,因此本文就语文阅读与朗读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开展朗读教学,以此推动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从教二十多年,我发现放声朗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语文早读课成了默看课,偶尔有几声翻书声,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微博、微信普及,这种无声阅读有加重趋势。同时,多媒体走进课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教师忙于操作机器,频点鼠标“狂轰滥炸”。课文在远离,优美的文字所蕴育的美育在远离,师生的情感互动在远离,虽有时也有配乐朗诵,但那是录音发出的声音。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文章不读出声,怎能理解?怎能感受到它的美?语感又从何处培养?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告诉我,语文教学,只有放声朗读,才能达到悦读。

1教师课堂范读课文,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范读课文,远比从网上下载配乐朗诵效果好。其作用有三:

(1)准确正音。教师边范读课文边可对难字进行注音,这种走进课文零距离正音,一可使学生易找到这个难字,二教师在注音时还可稍微延伸,例如这个字的多音读法,易误读的形式等,这种比课件快速播放效果好。

(2)教师范读可提示学生哪里要重读、轻读,哪里要读的有力,哪里要读的舒缓,并且做出示范。教师范读课文读出了作者的感情,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情至之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朗读甚至发展成为了一种表演,教师这种陶醉式的朗读,即时就会传导给学生,学生也会陶醉其中。教师范读课文其实是教师与学生面对这篇课文心与心的交流互动,这样的课堂效果怎会不好?我在教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感受特深。先生的这篇经典,篇幅虽略长,但我范读全文时,语音时低沉,时高昂,时读出先生的沉重,时读出先生的激愤,时读出先生的冷峻,时读出先生的欣慰。对课文复杂感情的把握,一切都在朗读中,范读结束,学生也就吃透了七八分。

(3)教师范读课文还可边读边“眉批”,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是配乐朗诵无法做到的。所谓“眉批”,即对这句话进行简洁的点评。边设计问题,是指适时适地提出问题,例如,我拓宽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欣赏语文读本季老的《清塘荷韵》时,在范读课文前,我自己设计了几道整体题目:①洪湖的莲子是如何长成荷花的?请筛选出相关句子。②哪些句子你最欣赏。我在范读时,又边读边提出问题,当我读第一段这句话“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我提出两个问题:①朱熹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什么?②作者为何引用这两句诗?学生一边听课文一边思考问题,效果很好。

2学生朗读能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无论哪科教学,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范读之后要鼓励学生放声朗读,感受文字之美。我在教冯君莉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美文时,我就要求学生走好朗读三步曲:动口朗读、动情朗读、动心朗读。动口朗读全文,动情朗读“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直至这一段末尾和“我曾经领略西湖的妩媚”直至该段末尾。动心朗读,要求学生分别用一段话,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字描述朗读课文后青海湖给你的印象。

那堂课,学生陶醉于美丽的青海湖之中,流连忘返,回答问题积极而又准确。

有时课文太长,无法全文朗读,我们便可突出重点段落朗读。我在教汪曾祺先生的《受戒》时,由于这篇小说篇幅太长,所以就突出重点段落朗读。这篇小说太美了,语言美、风情美、纯情美,特别是这一段“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印......”我叫学生尽情朗读,品味文字的叠词叠韵,品味文字的长短句巧妙搭配,如诗歌般的节奏,品味那份纯真的感情。课堂上还有学生把这一段改写成分行的诗歌,效果非常好。

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手段的丰富化。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所需要朗读文章情景氛围一致的音乐。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以此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文字是情的载体,朗读是情的宣泄,这样朗读就不再是一件枯燥的学习活动,而是成为了心的徜徉的悦读。语感培养了,美育提升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结语:综上所述,只有教师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并从自身着手,采取科学措施,在课堂上促进学生朗读氛围的形成,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这样才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质量的不断提高,进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柏训.解读文本 培养能力——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八大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12(12):423.

[2] 彭丽蓉.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6,23(10):523.

[3] 薛菲菲.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24(13):326.

猜你喜欢

朗读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