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2017-06-15芮建红
芮建红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通过布置作业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作业掌握更多的知识点。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对语文作业缺乏兴趣,导致作业完成效率较低。为此,教师应该探索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来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提高作业效率,使作业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自选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59
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方法,使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此,本文将从为学生布置题材多样的作业形式、为学生布置自选作业内容,凸显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优化作业的批改与讲评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为学生布置题材多样的作业形式
从语文教师惯常所采用的作业形式来看,多数教师习惯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内容,并且作业的形式多为书面形式,这种方式尽管能够起到对学生语文知识夯实的效用,不过同时也将使学生在课后时间之内,将疲于应对教师为其布置的大量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固化形式将产生反感情绪,而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将使学生陷入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的误区。为避免前述情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题材多样的作业形式,以便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之中,实现对全身感觉器官的充分调动,进而让学生因以往语文作业的单一形式所产生的枯燥感和无趣感得以消除,也将使学生不再会因需要完成语文作业而感到苦恼。
(一)以读写形式帮助学生实现文学素养积淀的作业形式
语文教师在布展此种作业时,应当以帮助学生实现想象力的发挥为宗旨,如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续写,如此将使学生获益于自由思维的快乐,进而在完成此种作业过程之中,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以天马行空般的挥洒。
(二)布置表演类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
语文作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背诵作业,还可以是演课本剧,课文内容的补说、续说等。如教学《完璧归赵》《紫桑葚》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或具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教师放手让学生做编导,定角色,制道具,编写课本剧并演一演。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有趣的、新颖的,他们兴致十足,在课下认真排演课本剧,在排演的过程中对于课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创新能力与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最关键的是很多学生通过这样的作业,对语文学习增进了兴趣。
(三)设计情景再现类作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以课文的现有图片为载体,进行再现或者补充,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类优美的写景文,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古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画一画当时的送别场面以及写一些故友的离别赠言,对古诗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深化古诗的中心。
二、为学生布置自选作业内容,凸显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语文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作业内容的完成,实现对课上教师所讲解过的语文知识实现巩固与消化。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存在差异,听讲理解程度存在不同,因此,基于确保任何一个学生均能够通过对教师为其所布置的作业内容完成过程之中得到收获,为此,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为全班学生布置统一作业内容的做法,而是将作业内容设置为不同的选项,由学生根据自身的语文知识实际学习情况加以选择完成。如此,便将使不同学情的学生在自主选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内容时,真正的有所提高和收获。此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通常情况下,学生所将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完全来自于教师的硬性指定,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的选择权丧失,即便教师为其所布置的作业内容过难或者过于简单,其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而通过自选作业内容的创设,使学生获得作业内容自主选择的契机,从而有助于调动其完成作业的热情。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自选作业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思考如何使学生参与到作业内容的设计之中,以便确保作业内容更为贴近学生的语文知识实际学习诉求。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控制作业的体量,避免为学生布置一些以機械誊写为形式的作业内容,要让学生在对作业内容进行自选完成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系统性梳理与回顾,从而帮助学生真正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以及语文素养的增进。
三、优化作业的批改与讲评
作业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更体现在作业的批改反馈上。
一方面,对于《课堂作业本》教师必须全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而补充作业也需要教师全批,以了解采取措施后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对新知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学生批或集体订正。采用这两种形式批的作业一般是家庭作业或课后常规训练。这些作业属于巩固作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批或集体订正。通过优化作业的批改与讲评,能够切实提高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显燕.让作业增效让言语生根——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操练的实效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33):57-59.
[2] 陆国顺.学生作业中常见“三句话”的心理剖析及纠矫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2):122-123.
[3] 沈沪宁.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199.
[4] 王永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108.
[5] 王春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11):98.
[6] 陈华芝.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文教资料,2009(28):76-77.
[7] 郭会新.孩子,别为家庭作业而发愁——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6):125.
[8] 吴进春.变“作业布置”为“作业设计”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09(03):53.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