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设问

2017-06-15陈广宏

学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渐进性艺术性趣味性

陈广宏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经调查发现不少的物理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两类严峻问题,一类是老师不问不管的所谓的“自主学习”;另一类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有的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看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教师提问的针对性、趣味性、渐进性、艺术性还存在问题。这样的物理教学,学生既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也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设问要有针对性;趣味性;渐进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30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如此,笔者认为一个善教者,还应善于设问。引导学生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道路前进。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关设问的几个问题作如下粗浅的探讨。

一、设问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之问,不论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是为了承上启下,发人深思,都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应针对学生知识的断层处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去设;应跟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识规律去设,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现象后,提问:“大家看到的这是什么现象?”这个问题虽为引入新课而设,但因针对性不强,导致启而不发。如果把问题改成:“大家以前了解了哪些筒单的光现象?能不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今天观察到的现象?”这样便水到渠成地引出“折射”的概念。

二、设问要有趣昧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感兴趣”。教师在设问时应抓住学科特点,或借助有趣的实验.或结合奇妙的自然现象,或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对所设之问有欲罢不能的兴超感。

例如,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可先将一张硬纸片压在空杯口上,倒过来后松手,硬纸片落下(学生想象之中的情形)。然后将杯内注满水,把硬纸片压在杯口上,问:杯子倒过来,硬纸片会不会落下来?“会”(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然而实验结果却与学生的想象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无不感到新奇、有趣,教室便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如果杯子里只剩少量水时,硬纸片会不会掉下来?或者虽是满杯水,但用小刀片把硬纸片与杯口接触处撬开一条小缝,又会怎么样呢?像这样一个个有趣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解开一个个思维的问问,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解开一个个思维的症结,对大气压的理解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设问要有渐进性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设问时应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设计多层次、循序渐进的问题,帮助学生逐级而上,层层递进.使学生步步登高而不感到步履艰难。

例如,在了解体温计的使用时.可设置如下疑问:

1.我想大多数同学都得过感冒,发过高烧,你当时的体温是多少?医生是借助什么工具知道的呢?(38°,39°…………体温计)

2.那么,谁知道人正常的体温是多少昵?(37°)(在此,让学生观察体温计的标度,了解它的范围及最小刻度)

3.我们知道,实验用温度计在读数时不能移开被测物体,回想一下,医生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呢?(不是,医生将体温计移开人体读数)

4.为什么体温计可移开人体读数,莫非它的构造与其它温度计有所不同?(让同学观察手中的体温计并发现有一段非常细的称为“缩口”的部分)

5.这一细而弯曲的缩口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

6.在下次使用之前应怎样做?(甩几下)

7.如果不甩,很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读数有误)

像这样,使学生从已有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逐层深入,使学生对体温计有初步的了解。

四、设问要有艺术性

设问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设问时必须讲究艺术性。在“巧”“善”“活”三字上下功夫。何时问、何处同、如何问,何时导、何处导、如何导,既要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随机应变,使设问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学习《地磁场》一节时,首先这样设问:“一个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北、南极指南,世界各地基本如此,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此时,学生虽已开始积极思考,但朦朦胧胧无法准确表达。鉴于此,教师应稍加点拨,可用一种思索的语气说道:“是什么让它指向南北的呢?”片刻的停顿之后.学生纷纷说:“磁场力”、“磁场”。至此,教师可以“迷惑不解”地问:“没有磁体哪来的磁场?”部分学生已有所领悟,少数学生誤认为无磁体,接着教师及时引导:“有磁场就应该有磁体,那磁体在哪儿呢?”等到多数同学找到磁体后,教师装作若有所悟的样子言道:“呦,原来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至此,课堂气氛随着问题的明朗显得相当活跃。趁此机会,教师可相继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五、结语

总之,设问是一种教课艺术。教师设问时,既要做到目的明确。用词贴切,合乎逻辑,措辞严谨,又要做到熔设问的针对性、趣味性、渐进性、艺术性为一炉,还要做到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 (5) :9-12.

[2] 窦睿.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设问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 2012 (22) :266.

[3] 张健.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 2012 (2) :130.

[4] 李爱红.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版, 2010 (7) :8.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渐进性艺术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猪场不容无视的问题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选择研究——以电视行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