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研究
2017-06-15张总
张总
摘 要 工科类高校实践教学中的生产实习环节重要突出,是一次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典型应用,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完整的生产实习教学基地及有效的教学过程是高校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和借鉴我院和兄弟院校生产实习教学的基础之上,对有效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检测技术 生产实习 教学质量 教改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生产实习是高等学校与实习单位向配合,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与总结性教学环节,学生在完成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到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现场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完成企业对应的生产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总结创新的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在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改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高等教育教学也在做适当的调整与改进。生产实习因其重要得实践作用,其改进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是总结和借鉴我院和兄弟院校生产实习教学的基础之上,对有效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我院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从事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机电产品质量检测等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按照专业针对性原则要求有较强的理论功底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慎重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综合改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目标及任务、实习教学资料、校外实习制度管理和考核标准建立等教学要素,达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是确保和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积极投入实习实践教学的基础。真实的企业生产任务,严格的企业生产环境为学生强化责任意识、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因此,选择实习单位时,首先要考虑企业拥有与实习专业相关的完整体系,具备满足实习大纲要求的代表性先进设备、先进工艺体系和良好的管理体系,完善的企业员工在教育制度,并具有一定的行业规模和行业代表性,这样才能较好的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
在我院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充分考虑以上各因素。将我国中高压开关柜及断路器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天水长城开关有限公司确立为校外实习基地,因其拥有相关检测设备较齊全的中心实验室,企业生产部门建立有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及标准较为完善,同时,天水长城开关有限公司地处天水,符合学校为中西部建设培养人才的目标,选择该企业作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2 实习目标及内容
专业培养目标是选定生产实习内容的依据,在限定理论学习的内容的同时也限定了生产实习的内容,生产实习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的消化理论知识,最大程度的与实践结合,通过生产实践来验证并强化理论。因此,生产实习形式要服从并服务于生产实习内容的需要,应有利于实习目标的实现。
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在结合学校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紧紧围绕甘肃“工业强省”的战略要求培养人才,继承“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基础上,按照专业针对性原则确定生产实习目标,即在全面了解中高压开关柜及断路器等生产工艺流程,熟悉板材自动化流水线、断路器生产设备、立体仓库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对产品的机械量检测,电气量检测及国标等内容的实习。实习采取现场参观,技术人员专题报告,实际岗位学习、组织实习讨论和教师针对性教学的流程,达到生产实习教学的目标要求。
3 实习教学资料
实习教学资料主要包括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任务书和实习计划书,实习教学大纲主要内容为:生产实习的目的、实习期间的任务要求、具体的实习内容和需要的方法、实习遵从的程序及时间安排、成绩考核标准及参考教材或文献资料等,实习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培养大纲的要求,在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同时准备完成的,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教学适应性。
生产实习指导书是学生生产实习的教材,其内容应介绍实习的具体步骤和有关的专业知识,重点讲述检测设备的构成,检测原理及生产中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根据理论教材中有关内容深入了解检测设备原理和结构,理解检测工艺要求,从而加深对检测理论内容的理解,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实习任务书包括实习的专业、所在年级、实习性质、实习周数、实习计划起止日期另附有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等具体要求,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特点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在实习动员时发给学生。生产实习教学资料严格按照专业培养要求制定,并按教学进程严格执行,不能随意修改。
4 实习期间的制度建设
校外生产实习脱离了原有的教学环境,实习时间长,内容多,且实习企业人员参差良莠不齐,加强实习期间的制度建设是高质量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不仅关系着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优略,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安全。
4.1生产实习任务管理制度
从对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实习动员,实习期间制度,实习成绩评定与考核多方面入手建立完善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实习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其充分认识到生产实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里,能使学生学到一些实际知识和生产管理的知识,先期获得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有所得,达到下厂实习的目的。
4.1.1指导教师的要求
指导教师是生产实习教学任务执行者,也是实习学生和实习基地之间的联系者,更是学生时期的管理者,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不仅要了解最新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动态,扩大专业实践知识面,帮助企业解决检测工作中问题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实习中欠缺的理论进行补充,还要作为学生实际问题的初步解决者,并作为联系人协调企业就具体的操作问题安排企业专项教育;指导教师还担负对学生的实习思想、人身安全、实习纪律等一些问题的管理工作,因此,指导教师是生产实习高质量完成的人员基础,近年来,我院生产实习安排熟悉企业的运作了解企业特点,具有生产实践经历的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对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效果明显,学生反映较好。
4.1.2 实习动员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企业之前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实际经验强化专业技能,学生实习收获多少,主要取决于学生生产实习中主动参与的多少。由于生产实习是专业培养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临近毕业,思想动态复杂,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生产实习的意义和目的并能积极参与,必须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实习动员包括学校动员和企业动员两部分,学校动员时针对多数学生没有下厂经历的实际情况,强调安全和纪律;同时提醒学生珍惜难得的实践机会,进一步理清思路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进入实习基地后进行企业动员,汇同企业教育部门以讲座或录像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有关企业的文化和理念,介绍相关专業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实习角色。
4.1.3 管理制度
纪律是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的关键。由于实习单位环境嘈杂,人员复杂,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建立出入厂,到离岗考勤和每天实习结束的总结制度,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和任务的圆满完成。杜绝违规操作,对违纪的学生应严格地进行思想教育和批评,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指导教师还要根据生产实习的具体内容,随时对学生进行实习检查,使指导有依据,判定成绩有根据,保证实习高质量完成。
4.2 评定与考核
目前采用的成绩评定是主要根据实习纪律和实习报告的完成质量来进行的。此种评定方式虽有一定的正确性,但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实习内容真实的掌握情况,不能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之相同的实习项目使学生中抄袭生产实习报告情况严重,所以目前的这种评定实习成绩的方式对维持一定的实习质量效果有限,更难言提高。有必要建立新的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来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保证和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针对性地制定一个合适的实习成绩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多种形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具体的评定与考核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习报告的质量,二是实习现场提问题和回答问题及每天实习总结的情况,三是实习笔记的质量,四是实习岗位师傅的评价,五是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考勤情况和纪律情况,六是实习心得。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评定出每个学生的最终生产实习的成绩,成绩可采用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五级计分制。
5 结语
企业在发展,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改变,对于生产实习的教改工作,仍将依据这种变化不断地积累和总结,不断加强研究生产实习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将是提高生产实习这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培养合格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静伟.改革生产实习模式,促进实践能力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3(1):51-53.
[2] 王吉会.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5,22(9):15-17.
[3] 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等.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3(2):68-69.
[4] 李大磊,李峰,张建立,等.机械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2011(07).
[5] 毕丽娜,邵景林.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