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

2017-06-15王群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济南市济南大学

王群

本文为2010年度山东省社科联科研课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以济南大学服务济南为例》之成果

【摘 要】 本文以济南大学为例,阐述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的现状与困境,总结了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的途径和措施。一是明确办学方向,构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新体系;二是成立服务地方工作专门机构,完善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与教育优势,为高层次人才塑形、高尖端培训与人才咨询决策服务;四是为地方提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转化服务;五是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同时指出,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又促进了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高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途径;济南大学

高校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牢固树立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展开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破除单一发展教育模式的桎梏,从高校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中加以促进与完善,双方相互依托,互动协作,实现共赢,在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同时,促进两者共同的良性发展。

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高校应肩负的历史责任

20世纪初期,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大学教育应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西方教育观念中创建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是不可分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1]由此看来,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重要。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当前,为使区域经济资源最大效益的开发利用,区域社会智力的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优化经济结构,培养社会优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动力。由此可见,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力量,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提供技术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所体现出的另一重要作用。高校拥有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已成为各地区科研队伍的主体。利用高校的创意设计、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平台,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科研技术保障。

高校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高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中心,在培育地方文化“软实力”,引领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富有正能量的道德观念对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建设发挥着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这一独有的文化引领作用,培育地方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1、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目前,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5%,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而众多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及水平并不均衡的情况下,面临着核心竞争力差,缺乏指导性的新学风、新创新、新特色等困境。具体表现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甚少,地方高校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技能专项人才缺失、实践创新环境狭隘、招生就业困难等等。

2、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1)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衔接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热衷于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注较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方案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促进人力、智力资源最大效益的开发。

(2)高校和地方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差异性。过去在区域经济社会和高校之间,存在着许多错误认识。高校和地方只有转变观念和认识,才能致力于合作发展。这些问题中,政府对高校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创新为主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成为趋势,政府应当明确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校的支持。而如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经费更是严重短缺,阻碍了高校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步伐。

(3)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是个关键问题。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处于单打独斗的分离状态。一方面是观念的转变问题,另一方面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行动措施。许多高校抱着固有的观念,认为只要教好课,育好人,搞好科研就万事大吉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科研转化为社会效益问题无关紧要。这种错误的认识,使许多高校人为的封闭,导致了社会实践课形同虚设,做起临时性应付和表面文章。而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政府认为搞好社会经济发展是自己的责任,企业认为自身的发展和别人无关,错误的观念和消极等待的思维方式,拉大了高校和政府企业之间的距离。当下,只有双方主动协作,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才能消除之间存在的壁垒。

(4)职能的转化是许多大学当务之急的问题。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普遍认为只要教好和培养好学生就行了。这是一种极其偏颇的认识,教好学没有错,但是其没有深层的认识到教好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社会。由于这种思想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许多地方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有分数没有能力。许多高校的学科和课程设置严重与社会脱节,这也是大学生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高校中所谓的科研成果,多是些为评职称、晋级所拼凑出来的“成果”,基本上无法转化为社会效能。地方高校只有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贴近社会,才能真正走出现实的困境。

三、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務的途径和措施

济南大学是以省会城市“济南”命名的地方高校,始终把融入济南、服务济南的办学理念放在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发展空间。自2009年以来,学校为进一步搭建“政府领导、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更好地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明确办学方向,构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新体系,制订济南大学服务济南发展行动计划,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地方高校要能长期良性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地方,协作发展。“地方性”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导向和特色之处,也是地方院校创新应用实践之本。学校在教学任务革新中,面对教学理念,坚持凸显服务地方的主体思路,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了解地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基于此,在精心规划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后,济南大学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创新进步、优劣带动、高效推进、资源适配、协同发展”的思路,确定好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发展方向,积极与济南市政府及重点服务区域的部门交流,宣传学校的科教兴济思路和做法,制订学校服务济南发展的行动计划,与济南市政府相关部门分别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2、成立服务地方(济南)工作专门机构,完善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

为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学校成立服务济南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以及对济南市相关部门与学校之间协调互动的指导;整体规划部署,逐步分项实施。

一是引导机制。济南大学参照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性、需求性,对科研主攻方向进行调整,并主动引导育人教学者针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应用研究与教学,使高校的科研创新、专业导向、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需求相一致。

二是激励机制。结合学校现实财政状况,学校适当向开展社会服务的教学科研人员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在时间安排、经费使用、实验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三是分配机制。将专利技术作为资源,让教科研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教科研人员获取一定比例的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另外教科研人员可以在校、企合作、創办科技实体中获取一定的收益。

3、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与教育优势,为高层次人才塑形、高尖端培训与人才咨询决策服务

大学服务社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威斯康星大学以“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两种方式为威斯康星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展服务,使威斯康星大学成为本州经济文化发展的“服务站”。[2]从美国的经验中可以学习到,济南大学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要结合创新教学,完善学校的教学特色,丰富教学经验。在“十二五”期间,本校重点为济南市做好“三库”工作:一是人才库,为济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科技库,济南大学在推进济南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建设数字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文化产业化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思想库,将专家理念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有益契合,为济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性意见。

学校每年招收济南市全日制走读本科生1000名;积极彰显专业特色,多层级发展,为济南市培训2000名基层党政管理干部;与济南市齐鲁软件园合作,建好济南市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发挥济南大学智力聚集优势,为济南市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建立科技人员挂职服务制度,通过组织、人事程序,选派30名博士到相关区、县担任科技顾问或科技副区(县)长;学校与济南市各部门建立定期会晤制度;组建10个战略决策研究中心(智库),提供科技、经济、文化、管理、社会发展战略咨询服务。

济南大学为“济南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成功申报“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获得济南市商务局外包人才培训支持资金20.6万元。济南大学信息学院与浪潮集团合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外包方向),2010年已招入新生177人,2011年招生200人;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济南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正式挂牌,顺利完成2010年招生任务。

推进“5150引才计划”,鼓励济南大学优秀高层次人才到济南创业;推荐济南市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到济南大学任职;依托济南大学,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济南创新发展。结合济南大学专业优势,扩充济南市专家库,现在已与机械工程学院、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的专家建立联系。

学校有步骤、分批次地与济南市国际友好城市所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每年建立两所以上友好学校;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等多所友城大学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济南大学设立“国际友城奖学金项目”,扩大了留学生培养规模;推动济南大学与友城开展孔子学院(学堂)合作。设立济南市国际友好城市来华学习汉语奖学金,同时通过孔子学院建设、师资派遣等方式积极推动济南市国际友好城市的汉语国际化发展;围绕济南市建设与发展,组织或承办济南市相关国际论坛或国际学术会议。

4、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创新优势,为济南市提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转化服务

为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遵循培育产业集中化、核心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产业关联性加强、重大项目不断建设的目标,学校同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签订了校区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依托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及创新资源和高新区的产业及政策优势,校市共同搭建济南大学和高新区企业间技术交流、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平台,重点针对高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五大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制约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全面科技合作。

学校和济南市合作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区,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的基地、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基地、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在建筑材料方面的科技优势,积极致力于国内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为使济南成为建筑材料研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科技经济中心而努力。积极参与山东省超级计算中心、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CIIIC)、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研发与建设。加强与济南市信息产业类企业的合作,全面促进济南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一些有合作基础的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共同建立技术研究院(所),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5、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服务济南文化强市建设,为济南市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济南大学围绕济南都市圈建设进行文化研究与开发,大力建设“济南都市圈论坛”;与济南儒商文化研究会合作,创办儒商文化期刊,积极参与济南市企业文化研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济南市府学文庙的历史资源优势,促成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签署了《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济南大学艺术学院从民俗、艺术等角度论证开展了“邻里节”活动;研讨论证“五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等。

做好济南市文化旅游业以及泉水资源开发的研究,以济南大学济南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做好济南文化研究、弘扬、开发工作。与济南市社科院对接,确定了任务和方向,一是围绕济南历史文化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努力挖掘济南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探寻历史文化与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结合的新研究热点。二是组织专家学者有计划地对济南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每年结集出版一部高质量的《济南历史文化论丛》。

四、在贡献中发展,济南大学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

斯坦福大学校长曾经说过,“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但我还要说另外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3]这句话阐明了贡献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济南大学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自身强势学科进一步加强,以重点项目立项管理为抓手,做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改建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 年获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7 项、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4 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 篇。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稳步增长。科研立项和奖励取得新突破,全年共获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立项368 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8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2 项,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山东高校第二位,省属高校第一位。济南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新型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项目获得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立项支持,总经费1140 万元,实现了学校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济南大学科教兴济行动既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济南市发展的需要,它转变观念,调整办学方向,打破自我封闭,使知识和科研真正的服务于地方社会,发挥出了知识和科研的最大社会效益。济南大学在服务于济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又赢得了自身发展的巨大空间,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而且也成为推动济南市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应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襄樊报,2009.6.5-6.

[2] 徐树成.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形成发展的动因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 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在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6.27.

【作者简介】

王 群(1971.4-)男,汉族,山东宁阳人,硕士,济南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济南市济南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至善
济南试水“大部制”改革
Paving Memory Lane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Hi济南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