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017-06-15高海丽
高海丽
摘 要 师德是教师职业最本质的体现,是教师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在育人工作中,师德建设要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研究师德内部的机制建设,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师德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向更高的道德水平发展。
1遵循规律,注重师德建设科学性
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师也有着不同的工作状态,师德建设应该从教师所处的不同的状态出发。有研究者把教师职业存在的状态分为三种,即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状态——生存型教师、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状态——享受型教师、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发展状态——发展型教师。生存、享受、发展三种形态显示出一种由低向高逐步提升的趨势。对教师个体而言,它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依次经过这三种状态,由于生存的需要走进教师职业,在职业生活中又逐渐培养起对这一职业的情感和兴趣,开始享受这一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理性地认识到这一职业为自己提供的发展空间,自觉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就教师群体而言,三种状态的教师可能并存,它说明了不同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的不同认识和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水平。而教师主动的专业发展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德建设要了解教师不同时期的特点和情况,培养教师主动的专业发展意识,帮助教师向更高境界发展。
师德教育应针对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不同的工作状态,探索、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推进师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2建立机制,保障师德建设有效性
在考核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业绩的同时,也要考核教师的师德表现。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奋斗目标,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将师德建设与教师技术职务的评聘及年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德、能、勤、绩的全面量化评价。
2.1建立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要激发和鼓励人的积极性,就是人们朝向某一特定目标努力行动的倾向。激励的形式根据人们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奖金等)和精神激励(表扬等)两种。我们认为师德建设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激励形式应当超越单纯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走向“发展”激励,即重视对教师的人性、劳动价值的尊重,关注教师的人际关系、友谊、亲情等需要,为教师提供民主、平等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1)建立激励机制要把握教师的需要,考虑教师的利益,改变“言不及利”只讲奉献不讲利益的观念。我们反对师德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但并不否认师德的功利性,因为道德归根结底是一定利益的反映,职业道德就是用来协调职业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利益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离不开教师的利益。
(2)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教师作为人,有与其他人相同的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安全感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尊重、认可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等等。
2.2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在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重视对师德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注意指标体系的多元性,全面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将其标准化,通过严格、科学的师德考核,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其次,我们要转变教师评价的功能观,不只是要发挥教师评价的鉴别、诊断、选拔的功能,更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坚持发展性评价,使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与教师的发展、成长结合起来。再次,要改革评价方法,坚持评价的主体性和开放性,重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激发教师对师德评价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关注教师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教师道德的进步与提高,形成一个人人重视职业道德、人人争做道德标兵的氛围。
2.3建立健全淘汰机制和监控机制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是要被淘汰的,同样,在教学工作中不具备良好的师德也是应当被淘汰的。因此要建立起必要的监控机制,通过对教师师德行为的监控,淘汰不合格教师,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提高师德水平。
3师德在于个人修炼
师德培养主要依靠教师自觉地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修养。师德实质就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它不仅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作用的保障和条件。所以教师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其次,要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能力,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最后要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自我批评,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