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程的游戏

2017-06-15谢瑞强

军事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战斗部玄武射程

谢瑞强

据韩国媒体4月6日报道,隶属国防部的国防科学研究所在忠清南道泰安郡成功试射800千米射程的“玄武”弹道导弹。韩军披露,800千米弹道导弹成功试射的消息尚属首次,意味着韩国在弹道导弹领域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大红大紫的朝鲜弹道导弹不同,韩国弹道导弹比较低调神秘,甚至给世人一种韩国没有弹道导弹的错觉。其实,韩国很早就在研制弹道导弹,只是受制于多种因素,研制和试射只能秘密进行,加上媒体大肆炒作朝鲜导弹,人们容易忽略韩国的弹道导弹。

“玄武”-1是一个开始

韩国不少武器是被朝鲜“逼出来的”,朝鲜拥有某种性能超过韩国的武器之后,韩国很快就会有针锋相对的武器出现,弹道导弹也不例外。20世纪60年代中期,朝鲜从苏联和埃及获得了“蛙”系列远程火箭。这些火箭射程超过60千米,可以攻击韩国境内的一些纵深目标。为了反制朝鲜的举动,美国一方面在韩国部署了“长矛”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另一方面向韩国提供了“诚实约翰”非制导火箭。

朝鲜获得“蛙”系列火箭后进行了全面仿制,即“月球”-2和“月球”-2M,朝鲜仿制“蛙”系列火箭后开始寻求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飞毛腿”近程弹道导弹。朝鲜的举动让韩国寝食难安,忧心忡忡的韩国政府也开始认识到,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美国是非常幼稚的想法,只有自己手上握有“弹道导弹”这把利剑,才能随时挥向敌人。1971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下达总统密令:韩国科学研究所必须尽快制订导弹研制计划,争取在1975年前研制出射程在200千米左右的弹道导弹。

1974年,韩国科学研究所根据总统的密令正式开始研制弹道导弹。由于韩国军事工业基础薄弱,以前也没有研制弹道导弹的经验,当时美国对韩国研制弹道导弹非常反感,因此寻求美国帮助自己研制弹道导弹几乎没有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科研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奈基”-2防空导弹。

大多数战术导弹都有自己的作战用途,比如面空导弹主要用于打击空中飞行器,执行防空作战任务,再如空面导弹主要是指由飞行器发射用于攻击地面或水面目标的导弹……不同作战用途的导弹其战技指标必定有很大的差别,这也决定了非紧急情况下导弹很少用于执行非既定作战任务。但一些导弹在必要情况下还是可以“客串”其他角色的,像SA-2、“奈基”-2等地空导弹必要情况下可“客串”成对地导弹攻击地面目标。苏联和美国当时都进行过相关的试验,证明大型防空导弹必要情况下可以用于攻击地面目标。

在“奈基”-2防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弹道导弹技术难度较低,风险也比较小,其较大的射程和大装药量,本身就具备作为地地弹道导弹的潜力(在美国“奈基”-2导弹训练课程中有对地攻击的科目,但主要是对地面目标进行战术核打击,其战斗部也是核战斗部,最大射程约为150千米)。经过4年的努力,1978年4月,韩国在“奈基”-2防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弹道导弹“玄武”-1研制成功,但首次试射并不成功,由于制导系统的缺陷致使控制台无法正常跟踪导弹,经过改进后,“玄武”-1在当年9月试射成功。

“玄武”-1是韩国研制的第一款地对地弹道导弹,对韩国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玄武”-1导弹外形与“奈基”-2导弹基本相同,导弹长12.2米,弹径为0.54米,弹头重500千克,最大发射重量4900千克,最大射程为150千米。后来,韩国科研人员还研制了改進型“玄武”-1导弹,最大的特征是采用了尺寸更大的火箭助推器,射程提高至200千米。

导弹的研制成功让韩国军方兴奋不已,与之相反,美国对韩国私自发展弹道导弹大为光火,强烈反对韩国装备该型导弹。1979年,美国为了有效控制韩国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迫使韩国签署了《韩美导弹技术转让备忘录》(又叫《导弹技术转让对美保证书》),备忘录规定美国将在导弹开发相关的技术和零部件方面向韩国提供援助,但韩国不得开发或者拥有射程超过180千米的导弹。由于备忘录的限制,韩国弹道导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研制新的型号。

“玄武”-2的“三级跳”

此次发射,韩国只公布了导弹射程,没有公布具体型号。综合多方信息,此次试射的可能是“玄武”-2C弹道导弹。据报道,韩国国防长韩民求参观了这场实弹射击,导弹发射、飞行、命中全程的性能表现均符合标准。据悉,该型导弹将在年内服役。该导弹从韩国南陲的济州岛发射时,可远及朝鲜西北端的新义州,如部署于韩国东南部的浦项,射程可充分覆盖朝鲜全境。报道称,韩军加紧研发这一核心战略武器,旨在增强大规模惩罚报复能力,以便在发现朝鲜动用核武征兆时抢先斩首。“玄武”-2C导弹是“玄武”-2B的改进型,最大变化是射程从500千米增加到800千米。

2001年,美国允许韩国加入《导弹技术控制体制》,1979年的导弹备忘录随之废除。加入《导弹技术控制体制》后,韩国有权获得成员国的导弹技术,可以研制最大射程300千米、弹头重500千克以下的弹道导弹,但禁止向外国输出射程超过300千米、弹头重500千克的弹道导弹及技术、零部件等。条件放宽后,韩国开始研制“玄武”-2导弹。2003年,美国情报部门发现韩国暗中兴建了一处较大型的火箭发动机测试设施,“玄武”-2的研制项目也随后传出。此后,韩国一直将“玄武”-2导弹项目列为高度机密,直到2012年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后,为了平息国内质疑,韩军才公开了“玄武”-2的照片。2013年,在首尔举行的建军65周年阅兵式中,韩军首次展出4辆“玄武”-2导弹发射车。

据报道,“玄武”-2导弹由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与民间公司共同开发,弹体长约6米,属于单级近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从韩国公布的照片来看,“玄武”-2导弹采用了类似“伊斯坎德尔”的总体设计,导弹弹体从中部开始收紧平缓过渡到战斗部,尾部对称布设4副截尖尾翼,弹头两级锥体设计,头部呈尖状。“玄武”-2导弹射程300千米,战斗部重500千克。在2012年的一次展示上,“玄武”-2导弹子母战斗部首次被公开。除了子母战斗部,其可能还有爆破战斗部。

“玄武”-2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每辆发射车可以携带1枚导弹,导弹平时储存在矩形发射箱内。相对于一些未采用发射箱储存的弹道导弹,其可维护性更好,后勤保障的工作也比较少。发射车采用普通军用卡车底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但野外机动性无法与采用高机动越野底盘的导弹相比。

加入《导弹技术控制体制》后,韩国开始把进一步增加导弹射程作为下一目标。“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对延长其导弹射程的需求更加强烈。在2011年10月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议上,两国就修改导弹协议的大致框架进行了协商,美国政府对韩国希望修改导弹协议以增强抵御能力表示了高度理解。2012年,韩国与美国达成协议,修改之前的《韩美导弹框架协议》。根据新导弹协议,韩国把弹道导弹射程从300千米增至800千米。除此之外,韩国可以依据权衡原则,在缩短弹道导弹射程时增加弹头重量:射程800千米时,弹头重量不能超过500千克;射程300千米时,弹头重量最大可以增加至1.5吨。

根据当时韩国媒体的报道,韩国军方计划在5年内斥资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5.8亿元)开发部署射程为550千米和800千米的导弹。2015年6月,“玄武”-2B导弹首次试射成功,最大射程达到500千米。从韩国公开的信息来看,“玄武”-2B导弹是“玄武”-2的改进型,射程进一步增加。韩国军方向韩国媒体透露,“玄武”-2B导弹战斗部重1吨,比“玄武”-2多500千克。

一般情况下,弹道导弹增加射程就必须增加发动机燃尽时的速度。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提高速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高发动机比冲;二是提高导弹的质量比。第一种方式技术难度比较高,因此很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会选择第二种方式,即减少战斗部重量,提高导弹质量比。所谓质量比,就是导弹发动机工作前后导弹质量的比值,它反应的是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所占的质量比例高低,质量比越大导弹末速度越高,射程就越远。伊拉克、朝鲜等国的“飞毛腿”导弹射程增加即采用了这种方法。在外形和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韩国“玄武”-2导弹却反其道而行,射程增加的同时,战斗部重量也大幅增加,可能的解释是韩国隐瞒了“玄武”-2导弹战斗部的真实重量。

目前,虽然韩国没有公布“玄武”-2C导弹的照片,但从命名来看,其应该是“玄武”-2B的改进型。分析认为,韩国通过减少“玄武”-2B战斗部重量,将射程提高至800千米。虽然在地理条件上不可能实际飞行800千米,但采取缩短射程向南方发射的方式,对导弹的精密度等实战部署所需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最终的检验。军方此前也曾试射“玄武”-2C,但这一次罕见地公布了试射取得成功的消息。在2015年,韩国军方实现了“玄武”-2B的战斗力化,计划在2017年实现“玄武”-2C的实战部署。军方计划最大程度提高“玄武”导弹的保有量,以强化“杀伤链”的构建,一旦发现朝鲜有使用核武器或发射导弹的征兆,就对相关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并使之瘫痪。

“玄武”-2导弹战时如何用?

随着朝鲜核武器、弹道导弹、远程火炮和无人机的发展,韩国认为来自朝鲜的非对称军事威胁越来越大。虽然在常规战力方面,韩国大部分武器都比朝鲜先进,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从包括核武器、导弹和远程火炮在内的非对称战力来讲,朝鲜则占据优势。为了反制朝鲜的非对称军事威胁,韩军提出了“杀伤链”概念。

“杀伤链”系统是韩国目前倾力打造的现代化指挥控制打击系统,集探测、识别、决策、打击于一体,通俗的表达就是打击循环体系。该系统建成后对提高作战效能,改变传统作战指挥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在系统组成与功能实现上,该系统模仿美军的战术数据链系统,同时该系统建成后也将与美军的戰术数据链对接,从而完善韩军的指挥体制,适应未来的信息化作战。“杀伤链”系统建成后,韩国将可以在探测到明显的异常征候后30分钟内,对朝鲜的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具体步骤为:一是利用韩美侦察卫星、侦察机等监视侦察手段,1分钟内探测到威胁存在;二是1分钟内,对威胁进行识别;三是综合各种信息,3分钟内下达打击命令;四是25分钟内,完成对目标的攻击任务。

为了打造该系统,韩方将投入巨资在软硬件两方面同时发力。为了完善在高空侦察探测和远程打击能力上的不足,韩拟划拨47亿美元用于采购军事侦察卫星、无人机等侦察平台。在攻击手段方面,韩国目前正在研制“玄武”系列导弹和“天龙”系列导弹,此外,还从德国引进了“金牛座”防区外发射导弹。“玄武”-2系列弹道导弹是“杀伤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较强,可与“玄武”-3系列巡航导弹配合作战,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多维度打击。

责任编辑:葛 妍

猜你喜欢

战斗部玄武射程
基于LS-DYNA的巡飞弹安全性分析研究
夜·玄武
厮人玄武
电磁发射战斗部抗大过载设计与分析
浅谈武器战斗部的未来发展方向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BOW
战斗部动爆破片仿真及特性分析
朝鲜新火炮覆盖大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