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BI从“例外”逼近“正常”?

2017-06-15宋晓军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拦截器洲际导弹弹头

宋晓军

6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美国在阿拉斯加和韩国部署反导系统“破坏了世界战略平衡”,俄不会坐视。随后,一些看到这则消息的爱好军事的朋友就问我:普京所指的前者,就应该是两天前美国利用“地基中段防御系统”(GMD)发射的一枚“击毁”了洲际导弹靶弹的拦截弹(GBI)吧?我回答说:是的,普京可能更担心的是GBI从“例外”逼近“正常”。

5月30日,美国空军第30太空联队在加州范登堡基地进行陆基反导导弹的发射准备。在当天的试验中,从加州升空的拦截弹成功捕捉并摧毁了由夸贾林环礁靶场发射的洲际导弹模拟弹

GBI是美国部署于本土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两地的GMD系统用于拦截来袭洲际导弹的拦截弹。2002年小布什政府单方面撕毁了1972年与苏联签署的“反导条约”后,就马上成立导弹防御局,并“强令”于2004年开始进行GBI的作战部署。至今,在上述两地已部署了36枚GBI。GBI的核心功能部件是其“弹头”——EKV(外大气层动能拦截器)。为了验证EKV,导弹防御局从1999年10月至今年5月31日组织了18次“拦截”试验。试验大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1999年10月至2005年2月对“样弹”进行了10次拦截试验,其中5次成功,5次失败;第二阶段,2006年9月至2017年5月30日,对已经部署的三型EKV——CE-Ⅰ和CE-Ⅱ及即将部署的CE-ⅡBlock 1进行了8次拦截试验,其中4次成功,3次失败。今年5月30日成功的拦截试验,就是由首次携带CE-ⅡBlock 1的EKV完成的。

那么如何在这些试验中看出从“例外”逼近“正常”呢?“例外”就是已部署的20枚携带CE-Ⅰ和16枚携带CE-Ⅱ的GBI,都是在没有经过拦截试验就提前进行了作战部署。而逼近“正常”则是:除了5月30日这次成功试验后将要在2017年底追加部署的8枚携带CE-ⅡBlock 1的GBI外(使总部署数达到44枚),还有美国从2014财年已开始拨款重新设计、研制的两型“弹头”——RKV和MOKV(大气层外多目标拦截器)。与EKV不同的是,这两型“弹头”不仅都计划是先试验再部署,而且还有两个身价显赫的研制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加入(EKV是雷声公司单独研制的)。同时,RKV和MOKV是一个大项目——“通用外大气层拦截器”(CKV)的两个发展阶段,项目目标是:一旦技术成熟和可靠性得到保障,将可以装载到未来具备中段拦截能力的“宙斯盾系统”的拦截弹上。

说到逼近“正常”,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这就是目前部署的EKV过于复杂。2016年7月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的三位物理学家撰写的题为《脱离监管——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灾难性采办策略》的报告中引用资料显示,EKV的部件超过1800个,工作指令多达1万页,生产工艺超过13万道……很显然,如此复杂的系统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而且要想实现零故障是不可能的。因此三家军火公司在重新设计RKV时,已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简化生产工艺和装配流程等思路。同时,他们还尝试针对来自未知和意外交互的故障设计储备模式。应该说,也许正是这些GBI逼近“正常”的措施和2002年撕毁“反导条约”以及强行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现实,让普京做出了“破坏了世界战略平衡”的判断。

最后我想说的是,雖然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在“冷战”期间积累了大量发展核武与反导的经验,但美国已耗资400亿美元正在推进GBI从“例外”逼近“正常”的趋势,中国同样不能忽视。特别是美国用“快闪”方式在韩国部署了“萨德系统”后,其配置的X波段雷达会为从“例外”逐渐逼近“正常”的GBI拦截中国洲际导弹提供非常关键的目标信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立场,是绝不能有丝毫松动的。

猜你喜欢

拦截器洲际导弹弹头
热身管下小口径枪弹弹头壳材料对其膛内运动的影响规律
国之重器:洲际导弹
多动能拦截器协同制导规律的研究及仿真
英国MARSS公司推出新型反无人机拦截器
导弹突防概率解析与仿真计算结果差异分析
别放过洲际导弹
空前齐射
时间距离像消隐时弹头进动与结构参数估计
基于AOP理念的Struts2拦截器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