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创新小镇“首秀”
2017-06-15胡雯
胡雯
2017年5月17日,碧桂园集团(2007.HK)的首个“科技小镇”在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破土动工。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等参与了奠基仪式。
“这是碧桂园转型的重要转折点。”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说。
2016年8月,碧桂园发布了“产城融合战略”,推出科技创新智慧生态小镇计划,聚焦创新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大潮。特色小镇就是一种区域性空间与要素集聚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作为碧桂园科技小镇的“首秀”,碧桂园创新小镇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主导产业及智能控制、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配套产业,助力惠州市快速形成创新型的经济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
科技小镇“第一枪”
杨国强曾经提及:“深圳的成功是因为科技,但房子的成本太贵。我们想在深圳周边建一个科技之城。”
在5月17日举办的“广东硅谷”创新发展论坛暨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发展研讨会上,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刘宁表示:推出科技小镇源自杨国强这个朴素的观点,同时也是碧桂园产城融合战略的具体体现。
潼湖的条件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离深圳也很近,“希望大家能来潼湖工作、生活,或者喝咖啡、看电影、散步和看书。”杨国强说,希望潼湖能够建成全国科技小镇的模范基地。
所谓“特色小镇”,并非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结合当地特质和禀赋形成的“产、城、人、文”结合的功能平台。
近年以来,随着浙江特色小镇的经验在全国推广,一场轰轰烈烈的“小镇运动”正在展开,包括万科、华侨城、绿城和碧桂园等地产巨头都希望进军这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竞技场。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碧桂园在产城融合方面已有经验,创新小镇的建设将采用“森林城市”的立体城市建设理念,将分层立体城市、垂直绿化理念融入其中,构筑一个多维度的生态景观系统。
根据规划,碧桂园创新小镇还将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公共服务中心、大型购物广场、会展会议中心、酒店、教育与研发机构、公共实验室等在内的配套设施,并且分为“东中西”三大特色科技产业组团。
其中,东部是以“智慧城市+科技服务”为核心的多功能智慧产业基地;中部是以“智能制造+智能控制”为核心,打造智能制造平台;西部则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形成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基地。
在碧桂园创新小镇的整体规划中,首期用地优先布局产业,住宅用地将不超过30%,第一批企业在2018年上半年入驻。
碧桂园的“土地价值相对论”
刘宁指出,产业发展一定需要做重资产长期持有的商业模式。他借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論公式E=mc2来说明如何衡量土地价值。在此公式中,E代表是价值,m代表地块,c则代表地上建筑物的属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地块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做法、探索出适合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式。
目前,中国市场上出现了明目繁多的特色小镇,如高端产业类的“云技术”、“PE”、智慧等科技金融小镇,传统产业类如温泉、禅休、养生等文化旅游类小镇等,还有很多以企业命名的小镇,但是很多因为定位偏差、盲目模仿、规划失误等原因陷入资金流断裂的危机。
对于如何建设一个科技小镇,刘宁提出了“平台开放性”构想。在他看来,科技园区要学习苹果公司的APP STORE,要让小镇具备二次开发的弹性。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创新创业的企业赚钱,也要让平台本身赚钱,这才是开放平台得以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
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斌表示,碧桂园作为传统的房地产商,给科技小镇提供物理载体,通过小镇来探索如何集聚科技创新的资源,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和生态环境,“这才是核心”。
碧桂园集团表示,创新小镇的定位就是“为凤筑巢、陪伴成长”,采用的模式是“重资产平台+N个轻资产平台”。
“我们秉承的是长期持有的商业模式,不是建好就卖,卖完就走。”刘宁在“广东硅谷”创新发展论坛上直言。
他强调,建设科技小镇首要就是找准园区的定位,必须从区域发展大势、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此,规划先行、顶层设计是园区发展的前提,园区规划必须遵循“科技是灵魂、产业是核心、载体是支撑”的整体原则。
助力“广东硅谷”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地产价格高企、资源稀缺,创新创业成本高、空间小,而特色小镇分布在大都市周边,拥有更低的生产生活成本,是吸引科技含量高、资金相对不足的年轻创业者的理想栖息之地,也是打造“硅谷”经济的合适之选。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曾指出:“论生态,很难有园区比得上潼湖生态智慧区,要把智慧区定位为创新发展的基地”。
2017年2月,经广东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正式印发《广东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明确提出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广东硅谷”。
“中国的创新创业之都是深圳,深圳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把创新、创业,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如何使人、项目、产业联结在一起。”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广东硅谷”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
“潼湖这个地方缺的是人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主任、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提示说,要做科技小镇必须要重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建设。
刘宁表示,碧桂园也强调“软环境”的建设,将会引入新型产学研机构,在适当时间组建碧桂园科技创新创业研究院、人才培育中心等产学研机构。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会长马彦明表示,我国最大的薄弱环节是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希望碧桂园创新小镇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集团新闻发言人朱剑敏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碧桂园将以理想的产业生态和完善的各类配套助力企业发展,为深圳打造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