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参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17-06-15陈光飞广东电子商务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663
□陈光飞(广东电子商务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663)
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参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陈光飞(广东电子商务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663)
本文运用了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广州市抽调的五所俱乐部在成员参与动机、培训模式以及成员比例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能为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在技校学生普及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运动参与
1、前言
当前,随着学校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积极参与身体锻炼,体育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并存的重要部分,提出“以人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发展“终身体育”为目标,无疑为体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羽毛球运动具有的娱乐性、简便性、锻炼性和易于开展等特点,使得羽毛球运动为广大技校学生所喜爱。
国内“俱乐部”起源于“CLUB”的译音。当然,我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的话,对“俱乐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辞海中,对“俱乐部”一词有以下四点的概括:第一,俱乐部占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第二,俱乐部所在的区域内存在一定的人群;第三,俱乐部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四,俱乐部成员拥有相对一致的利益,其成员的某些需求可在俱乐部得到满足。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俱乐部是社会化的一种体育组织,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体育的共同的产物,同时也是部分体育发达的国家开展体育相关活动以及发展自己的体育事业喜欢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的各项举措的颁布及改革的深化,各式各样的俱乐部也相继出现在人们的事业当中,继而体育俱乐部的相关问题势必成为我们近年来体育经济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由于体育俱乐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学者曾认为,体育俱乐部要以体育爱好者的自主性以及其自发性相结合为基础的,有着共同为了增进健康、收获友谊、快乐并相互协调融洽相处而进行有周期、有特定地点的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广州市的翰文羽毛球馆,文正羽毛球馆,新世纪羽毛球馆,广州市体育馆以及广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馆。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和校图书馆翻阅相关专业的书籍及文献,获得跟本文研究方向相关的技校学生参与羽毛球现状、羽毛球俱乐部参与人群比重、广州羽毛球发展现状等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和线索。
(2)访谈法。
在选定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对广州市羽毛球有关教练员进行访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有关见解,为本文提供可靠地研究依据。
(3)问卷调查法。
本文共设计的问卷,其一,是对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二,是对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的技校学生成员进行调查。其三,是对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拥有的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
表1 问卷发放与问卷回收统计
(4)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的结果及文献资料的信息,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类比等逻辑分析法,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技校学生成员参与羽毛球运动动机分析
(1)技校学生成员参与羽毛球运动动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30位技校学生中,53%技校学生选择羽毛球运动是因为自身兴趣和爱好,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都是羽毛球爱好者。学生自身本来就对这项运动感兴趣的,羽毛球相对于其他球类运动安全性高一些,因为它是一项隔网的运动,而且娱乐性强,也比较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在这些人运动锻炼的同时,也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作用,将自己的同学也带上参与羽毛球的路上,并会在很多方面给其他同学培养兴趣,甚至会将羽毛球发展成为他们的特长。当前,羽毛球运动相当火热,进而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中青年人群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参与并有所体会后势必会了解和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和对身体的益处。调查中显示,其中33%的学生接触到羽毛球是通过朋友或者同学结伴的方式,这就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14%的技校学生接触到羽毛球是体育老师指引,在学校的羽毛球学习过程中,体育老师会指引学生去俱乐部里面进行实践,在那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羽毛球爱好者,这样就可以对球技又更大的提高。良好的运动和锻炼身体的环境也是培养学生们们运动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创建一个利于学生们发展这项运动的大环境。
通过对所抽取调查技校学生的咨询统计,“参与羽毛球能够促进骨胳生长的发育,有增高的作用”。羽毛球运动是一项上下身协调用力、挥拍又可以锻炼爆发力的项目。同时羽毛球还是一项有氧运动,处于中青年阶段的技校生,可以塑造很好的体型。有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打羽毛球的学生比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平均身高高出5公分;打羽毛球时,需要参与者全神贯注,眼睛必须快速追随羽毛球的往返,运动中,眼球的睫状肌收缩、眼球内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依靠自身弹性曲度变大,折光度增大,看清来球方向;在连续不断的击球回球中,眼球中的关键部分睫状肌、晶状体和悬韧带都能得到锻炼,对制弱视与近视的发展势头,甚至对治疗内视眼(对眼),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羽毛球有单打和双打,无论哪种模式的练习都需要彼此多沟通、交流,这本身就是零距离的接触,而且羽毛球飞来飞去的同时更是人直接交流的直接呈现。
3.2、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对技校学生成员培训模式的分析(1)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对技校学生成员培训模式。
表2 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对技校学生成员培训模式
从上述表2中来看,5所羽毛球俱乐部中只有翰文羽毛球馆和新世纪羽毛球馆是采用长期培训模式,另外还兼有短期培训模式;广州体育馆没有任何的培训;而广州师范羽毛球馆和文正羽毛球馆只有技校学生的寒暑假的短期培训。但羽毛球的技术和专项素质的提高是需要系统、科学的周期训练,很显然,这样短期的训练对技校学生的训练效果必然是收效甚微的。长期的培养又需要在父母的大力支持、自己的决心以及专业教练的引导等综合条件下完成,这一系相关问题迫使作为专业的培训俱乐部必须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
(2)技校学生成员运动参与时间与频率分析。
通过对新世纪羽毛球俱乐部和翰文羽毛球俱乐部里技校学生成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训练的相关情况差不多,基本是培训班的模式,每次训练为两个小时,每周三次,训练时间为周五18: 00-20:00、周六15:00-17:00、周日15:00-17:00。
3.3、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成员基本现状分析
(1)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成员。
表3 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成员调查表
通过表3可以看到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参与成员共有187人。以翰文羽毛球俱乐部和新世纪羽毛球俱乐部人数较多,其次是文正羽毛球俱乐部和广州师范羽毛球馆,广州体育馆最少。在翰文羽毛球俱乐部参加长期课程培训的技校学生有42人,短期课程培训的技校学生12人;新世纪羽毛球俱乐部参与长期课程培训的技校学生有54人,短期课程培训的技校学生5人;文正羽毛球俱乐部参与短期课程培训的技校学生12人;广州师范羽毛球馆参与短期课程培训的技校学生18人。另外,还有44名技校学生未参加任何的培训,只参与羽毛球俱乐部的运动。
(2)技校学生选择羽毛球俱乐部的原因。
通过对100名技校学生选择羽毛球俱乐部原因的调查发现,有34%的技校学生选择了便利的交通,在选择俱乐部的因素中,便利的交通因素超出了教练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些学生根据学习时间、课余生活安排,选择了离学校较近的羽毛球俱乐部进行培训。有些学生还是比较重视教练的专业技术水平,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
(3)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教练员现状分析。
经调查分析,广州市的5所羽毛球俱乐部中,翰文羽毛球俱乐部的教练员闫全是翰文羽毛球俱乐部的管理人员,新世纪羽毛球俱乐部教练员是广州市实验小学体育教师李斗老师包场地进行的长期课程培训,广州师范学院羽毛球馆是羽毛球专业教师崔志勇老师进行的短期课程培训,文正羽毛球俱乐部是临时聘用教练员进行短期课程培训,广州市体育馆无任何教练员进行培训。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广州市羽毛球俱乐部技校学生的参与人数较少;
(2)大多数技校学生参与羽毛球俱乐部是自身兴趣和爱好;
(3)各羽毛球俱乐部的教练员都不是专业的运动员;
(4)各羽毛球俱乐部的培训模式太单调,不够灵活。
4.2、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可以进入校园进行宣传,让技校学生了解羽毛球的相关知识或发放学生体验卡吸引技校学生进入球馆参与运动。
(2)增加各学校之间的羽毛球赛事。
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集体荣誉感。各种形式的比赛不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所以经常性、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专科型的比赛,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大有益处。目前,全校性的羽毛球比赛每年都以不同方式定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但是这种比赛对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还是有限的,所以应加强重视学校的羽毛球赛事,结合当前对羽毛球运动的需求和爱好。开展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的投入,还要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
(3)加强教练员的引进。
通过对广州市5所羽毛球俱乐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所羽毛球俱乐部聘用了长期的教练人员,而针对技校学生成员的教练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需要配备长期的针对技校学生成员的教练员。
(4)提高培训模式的灵活性。
对现今技校学生的运动理念与需求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及时的改进与提高。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9).
[2]孙亨玉.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科学研究,2005,(3).
[3]陈莉琳.福建省羽毛球后备力量培养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8(1).
[4]高峰.西安市羽毛球俱乐部消费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5]范旭东,张利丽.长春市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
G847
A
1006-8902-(2017)-05-LXY
陈光飞(1980-),男,广东省广州人,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