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大造林绿化新宜宾

2017-06-15宜宾市林业局局长雷经纬

绿色天府 2017年5期
关键词:翠屏区宜宾市宜宾

宜宾市林业局局长 雷经纬

创新大造林绿化新宜宾

宜宾市林业局局长 雷经纬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岷江、长江在这里汇聚,奔腾东去!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宜宾物产丰饶、通江达海、山川壮美的自然优势,同时也让宜宾肩负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大使命。

宜宾人,尤其是宜宾林业人,不能、也不敢懈怠,筚路蓝缕,开拓前行,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在1.3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壮阔雄美的绿色画卷,为宜宾的创新转型发展铺就了绿色底蕴。

宜宾人做梦都想不到,这片土地会成为野生大熊猫的新栖息地、世人向往的旅游康养目的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是宜宾人民推窗可见的寻常美景。昔日让人烦恼不堪的“灰城”,已成为逐渐远去的记忆。

宜宾城市形象的大提升、生态环境的大改善、绿色福利的大供给,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大发展密切相关。

大目标——“美丽宜宾”掀起新篇章

2014年4月,宜宾市委、市政府正式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

绿色宜宾

作出创森决定,源于积蓄多年的生态底气。

近十年来,宜宾市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天然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和生态脆弱区治理、城乡森林绿化一体化、特色效益经济林建设,基本形成了贯通城乡的森林生态体系。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每一块金灿灿的牌子都镌刻着宜宾对绿色的忠诚爱恋。

作出创森决定,源于对绿色发展的深刻认识。

绿色是生机,绿色是希望,绿色是未来。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是要将绿色镌刻到城市形象里,将绿色融入到城市肌体中,为城市发展注入永不衰竭的生机活力。

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大规模绿化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本届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新一届政府将投入30亿元,着力实施绿化8大行动,新增绿化面积207万亩,把宜宾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龙头山新村建设

七仙湖湿地公园

大路径——“立体高效”创造新方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造什么林、怎么造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宜宾响亮地提出:造林就是造产业、造林就是造园区、造林就是造富裕、造林就是造品牌。

以此为出发点,全市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了“万亩林亿元钱”林地综合利用模式,林地综合生产效益成倍提升。这一模式写入了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全省大力推广应用,为全省乃至全国造林绿化提供了可圈可点的经验。

2013年以来,全市每年每个区县建立“万亩林亿元钱”核心示范区2000亩以上,带动辐射1万亩以上,并实行市林业局领导抓点推进。

造林绿化混交复层化。推行“万亩林亿元钱”混交复层经营模式,由营造单一树种的纯林转变为营造多树种的复层混交林,实行乔、灌、草立体搭配,大苗、中苗、小苗齐栽,长期、中期、近期效益兼顾,实现林地生态功能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翠屏区明威乡“沉香木(油樟、油茶、红枫)+茶叶”、南溪区马家乡“马尾松(杉木)+红豆杉”、长宁县“竹+桢楠”等模式。

造林绿化景观美丽化。推行“万亩林亿元钱”森林景观模式,在造林绿化时,合理搭配花卉、果木等,造下一片林,绿化一片地,形成一片景,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翠屏区金兰花谷,宜宾县万花谷,珙县龙茶花海等就是典型代表。

造林绿化康养园区化。集混交复层模式、森林景观模式于一体,更加注重造林绿化的规模化,集中连片、规模打造造林绿化示范区。目前,全市正在打造翠屏区明(威)金(坪)林茶造林绿化园区、南溪区马家乡红豆杉康养造林绿化园区、宜宾县城西现代林业园区等。

“万亩林亿元钱”模式的推广应用,极大地调动了林农、新型经营主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有效地推进了造林绿化的开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已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基地15个,面积31万多亩,年产值达33亿元以上。

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全市300万林农正通过“万亩林亿元钱”模式,实现着致富梦、小康梦、绿色梦!

大动力——“五大机制”助推新发展

面对农村劳动力不足,资金匮乏的难题,一家一户难以适应规模化、精准化、定向化现代林业发展要求。

宜宾人以灵活、务实、创新的精神,尝试和创立了多种新机制,破解了新时期造林绿化“钱从何来、谁来造、谁来管”的难题,为林业大发展提供了强力助推器。

政府引导推动型机制。市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每年投入一千万以奖代补,主要用于各类林业产业基地的造林;翠屏区对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进行分梯次奖励,同时配套涉农项目和统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南溪区每年出资一千万元,政府成立国资公司流转土地与业主、农户合作造林,政府要绿色、农民得实惠,解决了造林绿化在资金、管护、成效方面的关键问题,调动了全民造林积极性。

经营主体带动型机制。新型经营主体按市场化机制,通过租赁、流转、合资、合作入股分红、联合造林返租倒包等方式,整体推进,连片打包,即推进乡村造林产业化,又推进了造林绿化的园区化、景区化,形成宜宾造林绿化的主体取向。这一模式得到了省政府王铭晖副省长和省林业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配套整合推进型机制。按造林绿化+(路+水+土)的1+3模式,通过业主为主体整体推进造林绿化园区化建设,逐步形成乡村造林绿化、景点化、景区化。如以翠屏区申酉辰公司、鸿鑫种植专合社、香妹种植专合社等经营主体的整体打造,已逐步形成明-金林业产业园;以筠连蓝伯特公司漆树套种青蒿,以长宁桢楠套种绿化苗木,以南溪马家乡红豆杉定向化造林,已形成全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

金融支林助推型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33个市、区县级森林资源评估、林权交易和森林资源收储等三中心作用,全市累计流转林地面积110.14万亩、流转金额7.04亿元,并抢抓全省首个经济林木(果)权证抵押贷款试点市机遇,主动协调金融部门延长贷款期限,优化贷款程序、简化贷款手续,累计贷款12.75亿元用于造林绿化,形成了财政资金、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等多元投资发展现代林业,助推绿色宜宾建设。

项目推动促进型机制。在省厅下达宜宾的若干造林项目中,推行造林绿化“工程化”管理机制,严格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合格兑现的工程管理程序,以高标准要求落实,全面推进创新造林成效。

翠屏区明威乡“万亩林亿元钱”现代林业产业基地

屏山县锦屏镇梨园风光

大举措——“五大工程”彰显新形象

以《宜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引领,全市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农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种苗基地等“五大工程”,确立了城乡造林绿化的发展思路和总体布局。

秉持“绿色立市”、“环境兴市”、“生态强市”、“森林活市”理念,按照“绿韵酒都,山水宜宾”的创森形象定位,结合宜宾市土地立体条件、林业产业布局和气候四季特点,着力构建了“一心、二环、三区、四网、五海、 百镇、千村、多园”为支撑的城乡绿色骨架,充分彰显宜宾市“江、山、城、田”相依相融的生态网络特色。

今天,放眼宜宾,心入绿海,一条条整齐划一的林带,一片片气势雄浑的林海,一个个诗情画意的乡村景点,一座座掩映林中的村庄,目光所及,绿意浓浓,生机勃勃,看宜宾、品宜宾、读宜宾乃情之所及、绿之所至。

“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已落地生根。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造林81.4万亩,2015年末,全市森林面积达799.8万亩,活立木蓄积达22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4.08%,林业总产值达165.1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1503元,国土绿化率达46.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6平方米,2015年12月,成功通过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验收。2016年8月,宜宾市林业局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目标锁定”造林绿化仍在路上

全市上下正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美丽幸福宜宾”的新命题,狠抓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两个重点,推动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数量林业向效益林业、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三个转变,实施“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名优特新品牌建设等工程,努力实现“生态增效、林农增收、城镇宜居、乡村美丽、绿色幸福”五个目的的工作思路,展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园更静的绿色宜宾新形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宜宾林业人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全川造林绿化大行动中,投入到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建设中!

宜宾高速南站入口

猜你喜欢

翠屏区宜宾市宜宾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宜宾市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
宜宾市翠屏区:严格执法 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宜宾市翠屏区开展劳动监察业务知识测试专题学习
翠屏区:劳动监察解民忧 群众赠锦旗表感谢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宜宾(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