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用思想改变世界

2017-06-15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5期
关键词:难民智库全球化

智库:用思想改变世界

Point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智库甚至能够影响到一国的世界地位。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会面临哪些挑战?中国如何从“智库大国”走向“智库强国”?对于北京CBD的发展,智库又将发挥怎样独特的作用?《北京CBD》杂志专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理事长王辉耀。

人物简介:

王辉耀,博士、博导,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

智库是什么?

智库,英文名为“Think Tank”,直译为“思想库”,在“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时代,智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美国为例,智库可以说左右着美国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因此,智库也被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权力”。

而在今年2月,一则与智库有关的丑闻不断发酵,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不久前被日本驻英国大使馆以每月1万英镑的价格收买,帮助日本在英国制造和渲染“中国威胁论”,涉及人员包括英国前外相马尔寇姆·利夫金德等政界人士和媒体记者。

思想、权力、丑闻,一时间在公众的心目中智库的形象显得不再那么纯粹,而是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北京CBD》:可能在普通人眼里,智库的形象变得有点分裂了,一方面感觉非常高端,可以直接影响到高层决策,另一方面又会被金钱的利益所左右,如果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您会怎么样来介绍智库?

王辉耀:智库实际上是以公共政策或者公共利益为主体的咨询机构,它是非盈利的,它跟麦肯锡、跟波斯顿咨询公司都不一样。它完全是关注公共利益的一个政策研究机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会受利益的驱动,这就使得它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我们还强调智库的建设性,特别在中国这个环境下,它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说你受制于一个机构,每年就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部委给你费用的话,那你只能为这个部门说话,那你就变成了解读性的机构,而解读性的机构不叫智库。

在中国目前来讲,智库模式做到最好,做到资金来源多元化,包括这个研究的领域不受任何部门的干扰,或者说机构、企业的干扰,CCG是最好的。所以中国现在特别缺独立智库,那么社会智库是比较独立的,社会智库里头我们也是中国排在第一个,做得最好的,所以说这也是CCG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北京CBD》:您刚才也提到了智库应该是奔着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王辉耀:当然智库是为大众代言,为公共政策代言,政策都是要汇集最大公约数。比如说,我们推动海归的政策,所有的海归都受益。还有我们宣扬全球化宣扬了十年了,我们刚开始宣扬全球化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敏感,说你们全球化什么意思,我们要学美国吗?中国不需要全球化。

你看现在全球化居然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向全世界最庄严的宣告,中国要坚持全球化,所以我们推了十年,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个成果。你会发现智库讨论的公共话题,它都对国内、国外产生很大影响,我们推这个人才政策。前几天《人民日报》刚发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要从70亿人里面选人才,而不是13亿人。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智库是影响公共政策和社会共识的一个机构。

《北京CBD》:实际上,通过公共政策实现了的话,它可能也让某一个企业或者是某一个个人得到好处?

王辉耀:研究公共政策,就像选举,它也不是百分之百谁都同意,或者谁都完全一致,它只能是追求一个大多数,或者对总体有利。比如说全球化,它也有负面的,但总体来讲,全球化对中国来讲是特别有好处的。我们中国加入WTO,我们的国际贸易翻了7倍,我们的GDP翻了七八倍,这个对中国有好处。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一部分人受了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智库要关心公共政策,它就不止是某一个人受益,而是整个公众都在受益。

最近我们推动了中国的绿卡,推动国际人才在中国的流动,那就让千千万万来中国的国际人才受益,比如说原来海外华人是不能申请绿卡的,我们现在推出了一个政策,就是只要你是海外华人,是博士,回来就可以拿绿卡,这个政策是我们推动的。

中国绿卡揽世界人才

2017年4月,公安部印发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标志着“中国绿卡”便利化改革正式启动,据悉,改革任务将于2017年第二季度完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拥有海外工作经验和全球视野的外籍人才来华就业。据统计,2016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人员达90余万人次;有1576人获准在华永久居留,较2015年增长163%。

而除了推动中国绿卡的相关政策出台,中国与国际化智库还在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2016年6月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成员国。

此外,中国与国际化智库还在推动中国建立国家移民局,而相关研究报告已经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批示,这也是让王辉耀引以为傲的,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智库不是包罗万象,而是有着特别深入的研究领域,国际移民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CBD》:为什么您认为设立一个国家移民局是必须的呢?

王辉耀:我们现在从全世界来看,我们的国际人口比例是最低的,国际人口比例在中国只有0.04%,全世界的平均数是3%,发达国家是10%。像美国,移民已经占了人口的20%,像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都是10%以上,而德国在“二战”之后,它的国际人口不到1%。

《北京CBD》:这个比例低是不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

王辉耀:印度跟中国基数一样大,10多亿人,印度的国际人口比例达到了0.5%或0.4%,比中国的0.04%高十倍。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人口,平均水平是1.6%。所以说中国是非常低的。

中国为什么去年加入了国际移民组织,说明我们的建议起了作用。中国现在也面临人口老化,也面临着创新。像美国硅谷,外来国际人口达到50%,所以硅谷成为全世界最活跃的地方。

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就是中关村和硅谷都是100万的人口,那么硅谷的国际人口达到差不多50%,中关村才1%,1%里边还有70%都是回中国来的海归,真正的老外就只有百分之零点二三,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差太远了。

中关村咨询我们的建议,我们去年推动了“中关村20条”在北京出台,由公安部发,今年公安部在推广这些政策,就包括CBD,去年在中关村建立了第一个绿卡的受理中心,现在第二个就要在朝阳区建了。

《北京CBD》:您怎么看待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国绿卡的改革?

王辉耀:中国现在要搞创新,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已经冲在最前面了。那你想想看,你要搞全球化,你要搞“一带一路”,你没有国际人才是不够的。为什么美国能搞起来?美国5000万人都不是在美国出生的,我们中国还需要广纳天下英才。所以说为什么我们要推动这个,比如台湾、香港在四五年以前都成立了移民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移民局。

我们要与时俱进,就是从原来的货物流动到未来的人才流动,我们中国之所以能搞起来,就是因为过去我们把几千万的大学生,几亿的农民工给流动起来了,中国才有了今天的辉煌,那这个红利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未来要把几千万的国际人口流动起来、国际人才流动起来,中国下一步创新的红利可能就要靠这个,所以国家的政策、机制、机构都得跟上,这也是我们提出这么一个建议的原因。

《北京CBD》:就像您刚才说到的一样,要立足全球70亿人,而不仅仅是面向全国的13亿人口来选人才?

王辉耀:对。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化的引领,习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已经全面阐释了中国对全球化的新的主张和宏大的计划,包括“一带一路”都是全球化的具体体现。那你光有思想和想法,你没有人去实施是不行的。

我们还推了一个政策就是外国留学生可以在中国工作了。比如中关村的企业要把他们的产品推出去,外国留学生可以在那工作了。还有就是没有在中国留过学的外国学生,他们想到中国来工作,也开始可以了。外交部、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这些都是我们推动的政策。

全球人口流动的双刃剑

全球人口流动不仅有高素质的人才也有难民,而参与对难民的迁移和接收是国际移民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能。国际移民组织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有超过100万移民和难民进入欧洲,其中绝大部分是为逃避战火的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国家的难民。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7日签署的“禁穆令”曾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批评声浪。而在“禁穆令”两次遇阻后,特朗普在4月又签署新的移民签证令。据悉,特朗普新的移民签证令将提高对外籍技术工人的要求,旨在为美国工人带来更高的薪资和更高的就业率。

可以说,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原则为全球人口流动设置了新的屏障,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引起人们对于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的担忧,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以后要开始接收难民了?又是否会导致难民的大量涌入?

《北京CBD》:可能大家会觉得移民政策一旦放开,当然你希望的是高智商的、高水平的人进来,但是难民是不是也会进来?

王辉耀:其实中国原来也接收过难民,比如说原来印尼排华时候,大量的人道救援。越南排华的时候,大量的越南华侨回来,包括最近这些年的果敢难民,从缅甸那边过来。就是说对这种人道主义的救援,我觉得任何国家都要考虑。

包括美国,美国只是说他们要减少或者说要封闭来自一些恐怖主义国家的,其实对其他国家不是说就一棍子打死,而且即使是这样,他这个禁穆令也只实施了几天,就被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给制约了,它也就实施不下去了。

为什么中国要加入国际移民组织,国际移民组织主要就是接收难民。中国原来是观察员国,当了15年,在去年成为一个成员国,那说明中国在这方面有意识地承担责任。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71届联大解决难民和移民大规模流动问题高级别会议并发言, 就是说明我们作为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国家,愿意承担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责任,这是道义之举。

《北京CBD》:可能另外还会有一种声音说,假如说我们接纳了这些难民,我们国内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我们国内的问题还没解决好呢,怎么去接纳外来的难民呢?

王辉耀:我觉得都是同步的,比如说汶川地震的时候也有很多国家援助我们,而且我觉得难民的量不大,不是说我们要接收几千万难民,我们可能几万都不到,我们这个量太小了。比如说菲律宾发生什么灾害或者印尼的海啸,我们相当于一次性地、临时地提供一些援助,难民也是这样,缅甸果敢那边突然枪战起来了,有几千难民跑到中国境内来,你不能不管。所以说,怎么在管理上有一套经验,有一套办法,值得借鉴,国际移民组织就非常有经验。

日本也少量吸收了一点难民,但是在日本国内引起的反映就很正面。所以我倒觉得中国不应该把这个说得这么负面,网上各种意见都有,我觉得他们其实有些误解。就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像外籍的技能人才我们也是需要的。

汉威大厦(北京CBD图片库)

《北京CBD》:您说的技能人才包括哪些?

王辉耀:像护士,比如说人口的老龄化,现在我们的劳动力开始进入流失拐点了,我们老龄人口现在已经占到20%以上了,老龄人口急需护士,而你要说人口,日本国土的密度比中国高多了,那么狭长的地方有一两亿人,日本遇到的老龄化问题实际上跟中国是一样的,所以说我觉得它是同样的道理。

全球化智库任重道远

国际人口流动正是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力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世界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为经济全球化正名,表达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

今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的主题是“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这表明,中国再次扛起“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大旗,提振国际社会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4月9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就是“十字路口中的全球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两百多位CCG理事、CCG学者专家和政、商、学届精英代表汇集一堂,发挥智库影响力,深入探讨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北京CBD》:就推动全球化而言,您在十年前就开始鼓与呼,差不多到了十年以后,才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您会不会觉得工作的效率不高?

王辉耀:它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有一个普及的过程,原来叫全球化比较敏感,感觉全球化就是美国化,但是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推动全球化的理念,我们在呼吁全球化的企业,呼吁全球化的人才,呼吁全球化的治理,呼吁中国积极加入全球的国际组织等等,现在慢慢这个观念就被接受了。

我觉得更关键的是人观念的普及,就是中国在拥抱全球化,支持全球化,而且参与全球化,引领全球化,成为全球化最新的主导力量和最新的推动者。所以通过G20和达沃斯,我觉得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和全球化,包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已经形成了中国的一套全球化的体系和理论。

《北京CBD》:为全球化鼓与呼这件事情,我认为您个人就很有能量了,那为什么一定要成立一个智库呢?

王辉耀:那还是不一样,我在这个智库之前做过很多事,我20年前加入了欧美同学会,我创办了欧美同学会商会,十多年前我又创办了2005委员会,也是欧美同学会下面的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都发展得挺好,2005委员会还成为中国最活跃的海归高端的一个组织,比如说联谊、交流、沟通。但是我觉得要在政策上有影响力,思想上有影响力必须是智库,智库实际上是现代体系的一种集约式的运作。

《北京CBD》:智库它是一个团队,就跟您个人不一样。

王辉耀:它是一个团队的方式,能弥补个人的很多弱项,比如说精力,比如说研究的方向,比如领域有所限制等,而且它能发挥众多专家的才华,它不同于一个人,你一个人可能生病了,它是一个机构运作,它是一个现代化的体系运作。然后它也是一个品牌,就能汇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我们做的过程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像很多退下来的官员也好,知名的学者也好,我们招聘的人才也好,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向智库凝聚,这个都是智库的优势。

另外一方面,确实智库也需要一些领军人物,中国为什么做得好的智库还不是很多,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官产学都经历过的人才。像我做过商务部的政府官员,我也做过企业,做过跨国公司,也做过社团,也做过北大教授,我有一个官产学的经验,比较适合做智库,因为懂政府,懂企业,懂学术,懂研究,而且还能出成果,还能组织活动,还能凝聚一批人。

《北京CBD》:所以这也就是您一定要创办一个智库的原因?

王辉耀:我觉得智库是具有挑战性的,它必须要融入你官产学的能力,而且它的影响是一个面,或者是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区域,甚至是全球化的领域。它很有挑战性,而且门槛非常高,不是说一个人我想做智库就能做的。因为智库本身是非盈利的,必须靠别人的捐赠,别人的支持,或者你要有一定的机制,比如你做一些项目,能够支撑智库,这个都是不太容易的。

《北京CBD》:在这个智库创办的初期,听说您是把全部的收入都投入其中了?

王辉耀:实际上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自己在支撑这个智库,就在探索这个模式。我还到布鲁金斯去做了半年的访问研究员,还到哈佛待了一两年,做国际智库的专门研究,就是我们在做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智库,跟国际接轨的智库,这种探索、摸索,你首先自己就认准了这个事能做起来,你自己才觉得投资是不会打水漂的。

中国比美国更需要智库

自2008年成立至今,CCG除了位于北京CBD的总部,在国内外有近10个分支机构或海外代表处,最近两年还成立了CCG一带一路研究所、CCG世界华商研究所,CCG华人华侨研究所等,CCG的新型智库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官产学研知名专家加入。

2016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和全球八十多个城市同时发布年度《全球智库报告2015》排名,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智库排名。在本次排名中,CCG入选全球最值得关注智库100强、全球最佳社会智库50强,在全球智库综合排名175强榜单中位列第110位,CCG在中国顶级智库中排名第七,社会智库排名第一,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社会化国际智库。2015年,王辉耀受聘担任国务院参事,并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手中接过了聘书。而自1949年政务院(现为国务院)参事室成立至今,中国智库已经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

《北京CBD》:比如说我们拿中美的智库来进行对比的话,您认为这个差距有吗?

王辉耀:中美之间智库有一个差距就是什么呢?美国的智库,它是为了两党制的需要,比如说这一届政府竞选上去了,那上一届政府下来的奥巴马可能就回到智库。你比如赵小兰当了美国劳工部长,但在奥巴马任职的这八年,她就在一个智库里面,就是她能够当一个影子内阁,她虽然不在国会,但她同时能关注你的政策,就能永保政策的这种敏锐性。所以他们智库储蓄了大量的这种“旋转门”的人才,而中国的智库可能就很少有这种高级别的政府官员。

《北京CBD》:智库和政府之间要建立起一个交流通道,进行互动?

王辉耀:中国现在也是这样,比如龙永图、何亚飞到我们这来,成了我们智库的成员,也是一样,中国政府现在也有一种“旋转门”,你像我做了智库,后来被吸纳成为国务院参事的时候,其实这也是旋转门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有直接影响政府的,给政府建言的一个渠道。只不过就是说,我们现在年轻的人再旋转到政府里边去,这个我们曾经写过报告,以后也可能慢慢会实施。

《北京CBD》:CCG选择在北京CBD办公,因为现在各地都在建CBD,您认为北京CBD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王辉耀:我觉得北京CBD是非常独特的,很难复制的,大量的驻华使馆在CBD,而且有几十万的国际人才聚集,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窗口、一个人才港和一个平台。我觉得北京CBD的未来发展,就是它应该更集中在凝聚国际人才上,我希望CBD能够未来在聚集国际人才上走在中国的前面,就是为中国作出一个示范效应来。

还有就是北京CBD对中国的金融、投资、产业、咨询等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做,特别是人才,我觉得可以成为一个向全国输送国际人才的一个孵化器,北京CBD成为全中国的国际人才孵化器。另外,我觉得北京CBD在公共外交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因为使馆都在这个区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CBD》:那在北京CBD的发展过程中,您怎么看待智库与北京CBD之间的关系呢?

王辉耀:北京CBD应该有一个特别国际化又有影响力的智库。因为现在智库大量都坐落在海淀,北京CBD本身缺乏有影响力的智库,所以我觉得北京CBD应该扶持、支持能够反映全球化水准的智库。

目前政府可能有很多产业政策都是瞄准了某个产业或某个行业,其实北京CBD能够产生思想,能够产生方案,能够产生策划,能够产生思想力,不亚于去引进一个企业。而国际上的较量,现在都不是较量你有钱还是我有钱,而是一种思想的较量,软实力的较量。打造北京CBD的软实力,我觉得这个方面就要靠政府,未来要支持和扶持国际化的智库、全球化的智库在北京CBD的发展、聚集,我觉得这个是需要的。

国际上那些大的智库后面都有他们的董事会、理事会,都有跨国公司,也就是跨国公司做公益,它实际上在支持智库,我觉得要把这些国际化的智库吸引来,就等于把他们的软实力都吸引过来,那就有助于北京CBD来打造我们的软实力。

猜你喜欢

难民智库全球化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微智库
微智库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