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江明珠更璀璨

2017-06-15

当代贵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思南生态

乌江明珠更璀璨

文 陈时安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铁腕重整山河水,重现高原绿江南。”翻开思南五载转型发展作战地图,不管城市还是乡村,面貌一新,“因绿而变”的产业变革俯拾即是。河流恢复清澈了,道道清泉流进千家万户,连绵山峦重现良好生态,山戴帽、果缠腰、坝间田畴绿油油,赢得百姓点赞。

站在历史新起点,享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县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交出了饱含汗水的成绩单。

“推进深化改革是场硬仗,不能因有困难而不为、因有风险而躲避、因有阵痛而不前。五年来,思南县举全县之力推进‘生态立县、绿色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蓄积发展动力,逐渐迈向经济转型新蓝海。”思南县委书记刘云成说。

强化改革增活力

五年来,思南转换动能引活水,以“敢啃硬骨头、勇趟深水区”的改革精神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推进16个重点领域85项改革探索。“以水养水”“卫生人才引进”等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山区现代水利试点工程成为全省样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模式、瓮溪镇林权改革模式等成为铜仁市范本。

突出深化社会治理改革。涉邪人员“四帮一扶”经验得到中央“610办”高度肯定并专题刊发。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六强六新”、共青团综合改革等经验在全省推广。邵家桥镇行政综合执法、乡镇区域联动执法等模式在铜仁市推广。成功探索“三圈五体系”、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突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成功探索青杠坝村“五强五化五字诀”小德浩村“五部制”管理等经验。深入推进“三变”促“三金”“三权分置”“三社合一”等改革试点。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国字号”品牌。

项目推进靓城乡

走进思南,你会发现县城变得更大了,环境变得更整洁了,乌江两岸青山滴翠,江边一栋栋传统民居特色建筑与清澈江水交相辉映,占地千亩、惠及民生的生态“绿岛”——滨江湿地公园越发风光迷人。

越来越美的千年古城,正在建成水韵绿野、诗意栖居的生态之城,让百姓既享有高品质的现代城市生活,又享有秀丽的山水园林风光。

“面对新的历史课题,跨越发展、换道超越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将全力以赴下好推进跨越发展这局大棋。”思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席龙海表示,即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进一步靓化,思南正变成人们创业、休闲、养生、娱乐、居住的向往圣地。

大力实施县城“北移、东扩、西进、南延”发展战略,打造景城融合、产城一体、教城互动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县城规划区面积拓展到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6.63%。完成了县城库岸治理,滨江景观带建设,建成了“一隧、两桥、五大道”的城市骨干道路。

成功打造一个全国重点小城镇,两个省级、一个市级示范小城镇,初步形成“两高一江一港”格局。新建了双塘大道、中和大道、温泉大道等8条市政大道,新建广场12个、小花园160个、公厕26座、停车位8000多个。

完成交通投资121亿元,建成交通项目900多个,公路里程较2011年增加779.61公里,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

完成水利投资36.21亿元。完成电力、通讯投资7.52亿元。4G网络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全面迈入了全光网通信时代。

完成14个乡镇25个村人居环境改造,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全县集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

思南县大力实施县城“北移、东扩、西进、南延”发展战略,打造景城融合、产城一体、教城互动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安 胜 /摄/)

调优结构强产业

五年来,思南以“激活力、增动力、促发展、惠民生”为工作主线,大力实施项目拉动、工业突破和城镇化带动“三大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轮同转”。

强化生态建设,护住思南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完成营造林面积43.64万亩,实施退耕还林13.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建成以生态茶、生态畜牧、生态果蔬为主导产业的省、市、县、乡级农业园区78个,创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88家。

大力推进城景融合、农旅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申创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成功申创思南石林省级旅游度假区。先后获得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最美中国·文化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首批中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最美中国魅力休闲之城、思南乌江水利风景区、中国楠木之乡等荣誉。

决战贫困惠民生

五年来,思南始终把“决战决胜贫困,实现同步小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立了“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全县20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目标,共减少贫困人口16.4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五年前的38.7%降至16.35%。

新建农村敬老院1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95个、全省县级一流儿童福利院1所。发放城乡低保金7.16亿元、农村五保供养金2.1亿元、医疗救助金6378万元。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6万人,促进转移就业8.69万人次。发放就业贴息小额担保贷款3.5亿元,扶持创业0.58万人,带动就业1.6万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43%。

新建中小学9所、幼儿园27所,完成65所寄宿制小学建设和11所初中校舍改造,思南中学新校区、县职校新校区基本建成。思南中学申类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县职校跻身全国1000所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全省重点中职校。中、高考成绩一直稳居铜仁市榜首和全省前列。

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49个、农家书屋489个。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公共文化馆,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新建档案馆1座。

建成卫生计生项目497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县人民医院被认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县民族中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文家店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远程医疗、乡镇卫生院职业医师、农村中小学校医、大病商保等五个全覆盖。

夯实执政之基,深入推进“民心党建”工程、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创建52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全力推进依法治县,深入推进法治思南、平安思南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创建“零发案”小区225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风劲扬帆正当时。如今思南干部群众鼓足豪气,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奋力把思南建成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打造“绿色明珠·最美江城”。

(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思南生态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一间市民书房,一座全民阅读灯塔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思南向文学致敬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群魔大闹思南公馆,你可敢来“降妖除魔”?
盱眙生态藕
思南县委离退局全力抓好老干部信访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