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藏区“双语”作文教学思路
2017-06-14罗学智
罗学智
【摘要】藏区“双语”作文教学陷入了一种僵局,师生都感觉到力不从心,教师的困惑,学生的迷茫是当下作文教学突出的纠结点。教师迫于教学成绩要求急于求成进而成了揠苗助长推波助澜的凶手,欲速则不达。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作文教学双边活动中表现出的种种畸形足迹,我们不能渴望一蹴而就,只求积小流而成江海。教师的循序善诱科学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日积月累,两者有机融洽的结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藏区 生活素材 双语 阅读 口语 积累 长期性 储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101-01
偏远地区藏族学生每次作文时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绞尽脑汁无话可说。或满篇病句语无伦次,或语言无味尽是一些空话、假话,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谈不上作文的主题思想。更糟糕着从作文书中东抄西拼风马牛不相及,为应试而死记硬背所谓的优秀作文,这是农村小学生习作的一个突出纠结点,这种现象的改变刻不容缓。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可能有很多种,但是其中的以下几点可能是主要原因。首先,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学校教学成绩要求,心理上有恨铁不成钢因素的影响,进而成为揠苗助长推波助澜的凶手,欲速则不达。其次,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秀才很多天写不出一篇好文章而愁眉苦脸,妻子看见后问秀才:“写文章比我生孩子有这样难吗?”秀才指着怀孕妻子的腹部说道:“您腹中有孩子可生,可我腹中空空呀!”这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后是语言上的障碍,孩子们以母语藏语为主汉语基础差,语言上有障碍。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可以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与应用,学生写不出自己的文章。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把它能写好,它是具有长期性、积累性、生活经历过后的理解和感悟。作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只有融入周围的人、事、物、景才能写出好作文。它与口头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词汇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实践中我从选择习作的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让学生学习的积累中引导读好书,并能学以致用。
一、命题通俗化要贴近实际生活
一般情况下老师按单元要求布置习作,例如藏区五省区协编教材第十二册六年级要求的作文是《景物旅游胜地》、《回忆的事情》、《童年的趣事》、《感悟与启示》等这些篇目有的学生可以习作,有的无法习作,因为有些篇目要求范围太广、语言生硬、针对笼统,学生无法理解命题的含义要求,从而也无从驾驭整篇作文内容。如果我们把命题替换成《圣地夏河拉卜楞》、《香巴拉艺术节》、《父亲的枣红马》、《藏戏》、《赛马》、《收割机来到我们村庄》这样修改后学生有内容可写了,因为这些素材都是他们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亲眼目睹,亲耳听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无话可说,凭空想象的现象。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注重口语表达训练
批改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弊病是语法上出现很多毛病,例如,您吃饭了吗?经常写成:“您饭吃了吗?”因为受母语的影响和母语语法相混淆,因而出现了这种现象。另一种是口语中的方言不能转换成书面语言。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巧设会话课件,通过口语训练学生会说简短而流利的一段普通话。重视促进口头语言训练与书面语言训练的衔接和转化。
1.做好示范性说话。老师的语言是模版,不能有任何的错误,讲课交流的语言会在学生的心中播种,生根、开花。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充分规范化的,要准确、通俗,切记拖泥带水,啰嗦重复,语病百出。在学生面前做好语言的一面示范镜子。
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课前五分钟师生说句、对话练习。一般地以《交话费》、《做客》、《去商店》、《问路》等为主题展开对话练习,师生互答、生生互讲、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练习。让孩子们逐渐能说一句流利而完整的汉语。
3.说话课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提前让孩子们做好准备,以民间故事、幽默、美文的形式内容进行演讲或朗读。老师当堂讲评,并给优秀着准备一个小礼物,以表示鼓励,来提高学生学说汉语言的兴趣,提高汉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材料积累中的背诵要精简。不要让学生毫无目的的全片背诵课文,这样不但背诵效果不好,把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适得其反,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常常是事倍功半。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画出一些精巧的句子或优美的段落让学生去背诵,积累好字词句。推荐一些美文让学生去阅读,感悟一些简单的写作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讀能力。
5.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尽量用汉语普通话交流,起到巩固和加深汉语影响。保罗费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我们在交流中促进情感,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
三、留心观察和发现生活,脑海中储存作文素材。
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和世界变化的各种现象,倾听各种声音,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他们感到欣喜。世界是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尤其山村遮阳避日的树林,林中的小动物。绿油油的草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澄澄的,山坡上小羊羔在母亲身边撒娇,河面上溅着水花,孩子们赤脚追着河里得小鱼;传统的节日、美艳的盛装、古老而狰狞的面具这些都是生活记忆的一部分,是写作的素材。春播秋收的农忙场面,草原上奔腾的马群,别具一格的休闲方式,爷爷讲述的传奇故事等等经过品味,印存在大脑中,写作时打开记忆的阀门,进行整理和加工,再不会因为无话可说而发愁。
四、善于交流修改自己的作文
我们要彻底打破传统的生写师改的习作模式,调整为生写自改、小组改、好朋友互改,让他们在相互点评中找出不合适的地方,并要为别人的优点“喝彩”,哪怕是一个词用得恰如其分,还是写了精巧的句子,我们都要为其叫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乐意修改。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持之以恒,从字词句的积累,口语训练,简短美文的背诵,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孩子的独立思考,等多方面要学习和积累。只要我们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有步骤的训练,在读、阅、听、写这几方面勤勉训练,才能使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2]吴永军主编《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著《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