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教学视域下的《金融投资实践》课程个性化学习研究
2017-06-14吴芹
吴芹
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
【摘要】《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创造场景化教学模式,让任课教师与学生深度互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方案。该课程通过各种场景下多种金融投资工具的项目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利用金融实验室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模拟交易实践,感受真实交易的氛围,了解金融投资业务运作,全面提高金融投资综合素养和实践技能。
【关键词】场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金融投资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金融投资实践》项目和上海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金融投资实践》项目资助。
一、场景化教学的理解
场景化,简单而言,就是把人的存在提到空前高度,以场景化的思维,注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内容设计更多围绕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展开。场景化教学是在任课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互动教学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场景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場景化教学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延伸。场景化教学带来的好处是在实际或虚拟的特定环境或特定时刻,学习者在需要应用某些知识或技能时,针对所需知识或技能进行即时学习,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
教学场景是教学的突破口,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渗透与融合,使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从知识及来源上看,适度优质的知识呈现场景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场景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知识的掌握需要创设教学场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看,教学场景就是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桥。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从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上看,要改变课程实施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需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场景。
二、《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场景化教学实现方式
《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基于建立一个内容充实的金融投资技能培训体系,采用全新的场景化教学模式,以真实金融工具投资场景为核心,利用项目导向的角色模拟方式,从金融产品投资实务出发,确定各项目场景教学内容和目标。经过各类金融投资产品的场景模拟实战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外汇、期货等金融产品交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能正确使用金融投资市场中主要的行情信息分析软件获取信息,利用交易信息判断、分析价格趋势。经过场景模拟项目,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场景化教学是以实际应用场景为核心,提倡“以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具体是以金融工具投资经验为指导,强化实战技能,辅以实际项目,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逐步深入展开整个教学。所有知识点和技能都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项目来组织的,学生通过可扩展的项目案例来逐步学习知识和技能;所有的实践都是项目中的一个实际任务,学生通过实践可具备完成一种任务的能力。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项目实践过程中,采用真实的金融投资工具、真实的投资交易流程和工具,体验和掌握各种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在为完成整个项目而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环节的讲解上,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再分析每个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并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内容,设计课程体系。为了使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路有所拓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课程中的实验和进行项目演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在操作能力、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投资组合管理能力乃至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场景化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现场直播模式、微课演示模式和课程网站互动模式。第一种,现场直播模式。需要现场场景紧密结合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技能,任课教师通过实验室直播投影设备,现场讲解和演示实验项目内容,学生可以在各个角落学习相关内容。第二种,微课演示模式。把每一次实验项目的要求和内容制作成微课的形式,供学生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和手机找到要学习的内容与资源。第三种,课程网站互动模式。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分享模式在能力转化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网站互动平台,可以把需要共同学习的内容实现互动分享。
三、优化教学场景,促进《金融投资实践》课程个性化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在《金融投资实践》课程的课堂学习场景中,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地位,师生关系平等,教学相长。如下图1所示,确立任课教师是促进性主体,学生是发展性主体的思想,从动机、方法、态度和能力四个维度进行《金融投资实践》课程教学流程的设计和运作,并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个性差异。
第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创设不同的金融工具投资场景,在不同场景中分设层次不同的问题,激活开发性问题和活动方式,灵活解决多元性问题,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性,解决金融投资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金融投资实践》课程项目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第三步,尊重学生完成的《金融投资实践》课程项目实践工作,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第四步,扶持学生,创设与学生合作的氛围,搭建《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合作互动平台,帮助学生主动拓展问题。第五步,促进学生掌握《金融投资实践》课程学习方法,增长学生金融工具投资知识,提高学生技能。
《金融投资实践》课程的双主体教学方式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一种优化组合和综合性教学手段。合理创设课程项目教学场景,使学生愿学;师生平等探究交流,使学生好学;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这些步骤的落实,需要教师设计、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性得到很好的引导。学生的个性能否得到科学引导并得以健康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生态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个性化学习,就是根据学习者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路径、学习心理、学习需求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践中,《金融投资实践》课程积极搭建学生个性张扬与个性发展舞台,通过质疑与创新、异质与分层等途径进行引导和激发。
一是通过质疑与创新。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采用四种策略:积极创设教学场景,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二是通过异质与分层。重点关注学习兴趣不浓和信心不足的学生,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这是关键要素;认真开展异质与分层的教学工作,多方位考查,确定分层目标并处理好学生分层;面向课程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三是通过预设与生成。以精心预设作为生成的起点,预设生动的情境,预设学生的“已知”和 “未知”内容;以科学生成实现预设的升华,创设教学环境,生成动态教学资源;适度引导学生感悟,挖掘动态教学资源;提升任课教师教育智慧,捕捉动态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性,提升生成实效。
优化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金融投资实践》课程课堂教学环境的实践,使课堂环境得到优化,营造了愉悦的教学场景。学生成长舞台得以搭建,学生潜能得以挖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了双主体课堂教学的新机制。
四、《金融投资实践》课程个性化学习思考
《金融投资实践》课程个性化学习其实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投资偏好、投资兴趣、投资特长等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
第一,任课教师应意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亦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建设和完善课程网站和教学资源,便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已不是记忆多少任课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
第二,任课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和专家”,逐渐变为“协作人员、帮助者,有时是学习者”,同时学生的角色已不再是“听从者和学习者”,而是“协作人员,有时扮演专家”。事实上,个性化学习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就充满了个性化学习思想。任课教师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首先应当注意要有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导,要有周密详细的计划;其次,要尽量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再次,要找准学生个性的突破口,让学生个性在教育教学中变成真正的特色和优势;最后,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听取意见,比照做法,反思,调整,融合,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调整偏差,改正不当之处。
【参考文献】
[1] 岳志坤.基于网络个性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65-68.
[2] 李淑玲.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理性思考[J].文教資料,2015(30):162-163.
[3] 杨丽娜,邹霞,周浩.思维导图对个性化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03):119-121.
[4] 张进清,蒋士会.论教学的复杂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02):100-106.
[5] 【英】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 【美】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写给未来15年的公开信[N].雷叔早报,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