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6-14孙绍峰
孙绍峰
北京龍举云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课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深刻体验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享受这一文化的熏染。文章讨论了数学文化在课堂中呈现的意义,并对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策略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前言
社会进步对人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在对数学课程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求教师在教课方法上做出创新改变。将数学文化有效摄入课堂当中这一新型课堂形式应运而生,其主要目标是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向学生传达数学文化对数学知识本身存在的关键作用。教师在摄入数学文化时,要注重在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案例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课堂结构,试图采用有效手段使学生获得更多可以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激发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探索乐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文化在数学领域发展所展现的关键作用。
二、对现在数学课堂呈现出的弊端展开反思
(一)应试教课偏离学生需求
纵观这几年高中生在数学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并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在对数学内容的接受上效果很不理想,从而失去对数学的探索乐趣。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还在延续着以往针对应试而进行的教学工作,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具备与考试相关的解题技能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而对数学理论的历史演变以及相应的课外拓展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课堂形式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无法深层次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致使学生在对知识缺少深刻探究的意识下很难关注到其中包含的实质。
(二)课堂主次对象安排不合理
在课堂上,教师依旧保留自己是教学主体的陈旧理念,没有根据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主的新需求做出课堂调整。教师在讲课时,只是将课本内容灌输给学生,致使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渐渐丧失了主动对问题探究的意识。教师将教学重点依附在对学生解题技能的强化训练上,方便学生熟知课本内容并将解题技能充分施展出来以应对未来的考试。这种对侧重点的错误认知导致学生在思维训练空间上明显不足,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教材在设计上出现漏洞
数学教材中本来就包含着很多的理论,编者在设计应用题目时没有将其与生活实际有效融合,致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教材中涉及的一些资料的列举并没有与所学内容建立起很好的联系,或者在对某一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拓展时过于枯燥,并没有呈现出拓展的实际价值。在内容的难易分配上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数学水平。这些不利因素不仅严重妨碍教师对课程的安排工作,还会影响整个课堂的状态,致使学生无法产生对数学的探索乐趣。
三、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展开数学课堂所呈现的作用
(一)使学生从内心萌发对数学的钟爱
学生对内容枯燥且理论繁杂的数学课程很难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注重塑造学生对数学的重新认识。让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有所改观,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显得很有必要。教师在课上根据课本内容摄入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降低教学内容的繁杂程度,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那么学生理解起来自然就会方便很多。例如在讲解一些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理论时,可以将与理论相关的人物以及理论产生背景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产生对这一内容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上拓宽一个层面,有助于他们在思维上的训练使其对数学这门学科有所改观。
(二)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展开学习
课改对高中数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单从课本中发掘数学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依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和解题技能,在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中来体会。在课上,教师要使用恰当方法将数学文化渗入到教学中,给予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发掘及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并主动思考问题答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蕴含的内在文化并将其有效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使得学生的思路与正确方向不产生偏离[1]。这样的文化摄入可以使学生真正作为课堂主体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三)促使学生思维层次提升
在数学教学中摄入数学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思维水平。在课上,教师着重关注学生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表现出更加严谨的状态,提出条理清晰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2]。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掘数学课本中包含的创新理念,并将其传递给学生,对学生针对课本提出的疑问及看法给予支持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帮助学生塑造品格
有学者曾经提出数学人才更注重的是数学探索精神以及思维的养成,始终铭记数学带来的精神及对待问题的思维看法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很有必要。数学的这一特性可以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他们品格的塑造很有帮助。
四、将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融合的几点策略
数学对高中生来讲,是有效训练他们思维养成且在考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重点学科,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注重将学科中包含的文化传递给学生,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由此看来,采取有效措施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和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都很有必要。
(一)教材改革
學生接受的数学知识大都来自教材。因此,在编写教材时,适当融入数学文化就显得很有必要。编排人员在对教材进行设计时,应该有效将数学文化进行摄入,将一些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的人物及相关背景在教材中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对这些背景知识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就会体会其中蕴含的正确理念,从而更积极地学习数学。例如在教材中适当设计有关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向学生展现他是怎样创设矩阵几何的。在展开教学之前引入适当的人物案例,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掌握,同时有助于其兴趣提升。
(二)创设情境
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陈旧观念,注重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注重保持数学理念不被曲解的情况下将其以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数学理念的创造背景与演变过程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情境教学法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繁杂的知识内容。将课本内容与生活中的实例有效融合,可以使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教师要注重根据课本内容建立相应的问题情境,或者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从定理、概念等方面建立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训练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史实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根据相关内容展开相应的史实拓展,从而有效将数学文化与课本内容相融合。教师可以开展数学相关知识讲座,向学生展示历代数学研究领域的各位学者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到当时时代背景下了解学者创造某数学理论的真实意图及创造思路,树立榜样,学习其创新精神,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其感受到文化在数学领域产生的显著效果。
(四)课外拓展
学生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适应现在课改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师必须采取一定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在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拓宽知识层面,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国内外比较著名的有关数学的研究书籍,或者在网上搜集相关知识,对数学的演变历程有丰富了解[3]。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能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书籍。
五、结论
综上,通过对数学课程的有效探究,可以看出数学是一门富含深刻文化的科目。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将数学课程中潜在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并呈现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其蕴含的文化也有一个充分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坚持打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能呈现数学文化的课堂,使教学水准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毛发成.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1):70.
[2]朱翠柳.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缺失与应对[J].学周刊,2015(29):188.
[3]杨金平.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