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教师有效设疑的着眼点

2017-06-14郭宋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8期

郭宋梅

【摘要】科学教学重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领学生探究,关键是有效问题的设置,问题是教师教学科学的心脏,有效设疑,是教师引领学生打开科学思维大门的金钥匙。讲究科学的设疑,要着眼于问题的启发度;着眼于问题的广阔度;着眼于问题的深刻度。

【关键词】启发度 广阔度 深刻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133-0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感叹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先生语重心长告诫我们,作为教师,要特别注重设疑,讲究设疑的艺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好的问题是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的载体,好的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好的问题是教师精心预设的结晶和临场机智的体现。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讲究设疑的艺术,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领下,步入科学的殿堂。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教师在设疑上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有效设疑,着眼于问题的启发度

有效設疑,离不开问题的启发度。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简单的是非问题,力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笔者教学《水的浮力》一课,学生对水的浮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浮在水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性质比较容易理解,但对沉在水底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就困惑了。有些学生虽然认为沉在水里的物体有受到水的浮力,可又说不清理由。因此,教师可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设计提问:“木块在水中为什么不会下沉?”“橡皮泥的质量在水中怎变轻了?”“减少的质量到哪里去了”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启发下积极思维,进行多角度思考,联系各种相似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认识橡皮泥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减轻的质量就是水对橡皮泥的浮力。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学生往往认为:“在水中重的物体下沉,轻的问题上浮。”教师可设计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物体会浮在水上,哪些物体会沉入水中?”“方木块和小铁钉哪个重?为什么方木块在水中上浮,小铁钉下沉呢?”启发学生积极动脑,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分别装着沙子、食盐的乒乓球为什么下沉?“装空气、木屑的乒乓球为什么上浮?”“装水的乒乓球在水中是怎样的?为什么在水中不浮也不沉?”将“实物直观”、“语言直观”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比较,归纳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上浮。

二、有效设疑,着眼于问题的广阔度

教师设计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防止复杂化、成人化,把握好物体的广度。问题的广度也就是问题的思考范围。问题过大针对性强,目的性不够明确,不易激发学生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所以,设计提问时,应将所提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适当缩小问题的广度,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指示积极地思考。如,《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哪些物体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其涉及的思考范围就很大,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是思考的对象,学生回答起来较困难。“食盐、沙子、食糖、粉笔灰、酒精中哪几种物体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在水中溶解吗?”这样用限制和指定范围的方法来缩小问题的思考范围,明确问题思考的对象,学生的有效设问就能得到较好的激发。对有些思考范围过大的问题可用假设的方法来压缩。把“是什么”改缩为“是甲,还是乙,”“是甲,是乙,还是丙。”如,把“壁虎是什么?”这个思考范围过大的问题改为“壁虎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壁虎是爬行动物,还是哺乳动物?” “壁虎是肉食动物,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压缩问题的广度有利于突出问题的重点,发挥学生的有效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但也不能一味地压缩问题的思考范围,否则,也会有副作用,影响学生的思维。如,学生对磁铁具有磁性,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定的认识,如果再提问:“磁铁能吸铁吗?” 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时应适当扩大问题的思考范围:“磁铁能吸什么?”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压缩问题的思考范围,也要区别对待。

三、有效设疑,着眼于问题的深刻度

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发展的。因此,有效设疑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如,“白气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往往认为“白气”是水蒸气一个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一对一对地比较物体的特点造成的。所以,教师对于这个问题应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讨论,将问题进一步分解,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可设计下面一组问题:“水刚加热时试管底部出现什么?哪里来的?”“气泡里是什么?冒出来后到哪里去了?”“水沸腾后大量的水蒸气冒出管口,这时出现了什么?”“白气为什么这时出现?”让学生通过反复实验、观察、讨论,从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概念,采用剥笋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如,《电磁铁》一课,教师可设计:“你用什么材料制成电磁铁?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不同?”“电磁铁有磁极吗?如果有磁极分别是什么级?怎么测定?”“怎样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呢?”这些含探究、研讨因素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指示动手操作有一定结构的材料,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和补充,加深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总之,科学教学离不开探究,实验,要探究、实验就要借助问题引领。设疑是打开科学思维大门的金钥匙,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推手,是值得关注、研究的话题。以上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设疑的着眼点。当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情境设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方是长进。因此,有效设疑,让学生的思维紧贴问题而行,在问题的引领下,激活思维空间,丰富想象空间,积累实验操作经验,提升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