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五毛食品成为校园公害
2017-06-14徐婷婷
徐婷婷
颜色奇怪、味道刺激、质量难保的“五毛食品”,岂能成为一代代人“童年的味道”?
颜色奇怪、味道刺激、质量难保的“五毛食品”,岂能成为一代代人“童年的味道”?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2017年《“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其中提出,重点检查农村、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小作坊、小摊贩等重点对象。然而新学期伊始,学校门口孩子们一手拿着辣条、一手拿着饮料的场景,依然常见!
这些小卖部里的“五毛小食品”,或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志,或用各类色素勾兑出“缤纷”颜色,让缺少辨识和维权能力的孩子深受其害。
家长也一肚子苦水:给孩子买早餐的零花钱,最后都被用来买五毛食品,家里做的午餐、晚餐孩子都不想吃了。
一项在12所农村学校和2所流动儿童学校的调研发现,52%~73%的小学生经常吃零食,而约40%的孩子有以零食代替正餐的情况。更可怕的是,这些零食大多是在学校旁小卖部买的,辣条稳占学生最爱的头榜。
中小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一知半解,很难自觉抵制校门口的“美食”诱惑。保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一刻都不能放松。
近来,各地食药监部门开展了不少学校周边“五毛食品”专项整治。从湖北省抽检率不合格超1/5,到海南省查扣300多包、100多公斤小食品,行动一直在继续。北京食药监日前也发布通报,对全市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食品流通店重点排查。抽检结果中,菌落总数超标、亚硫酸盐超标、甜蜜素超标等黑名单“常客”堪称触目惊心。
抽检整治不断,问题为何还是野火难烧尽?低廉的违法成本压制不了高昂的利润,生硬的说教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运动式”抽查对付不了商家“来日方长”。若还不加大处罚力度、时刻保持警戒,恐怕难以彻底铲除劣质“五毛食品”的生存土壤。
此外,更不能忽视孩子们的食品教育。在德、智、体、美培育越来越健全的今天,是时候把“食育”搬上课堂了!记者团曾探访河南新县光彩实验学校,这里把“食育”引入课堂,有营养师直面学生,从小小的食品标签开始,教孩子识别高盐、高脂肪,更用现场实验直观感受色素等食品添加剂。教育直观立体,知识深入人心。
不过目前,国内19.05万所小学仅有20所把“食育課”作为试点引入。推动此类“食育”教育在全国校园落地开花,还需政府、学校、社会几方共同努力。现在有些学校已经自发提出了“抵制五毛食品进校园”的倡议,希望逼退校门口的劣质食品。
卢梭说:“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劣质“五毛食品”危害孩子健康,愿这一校园公害早日铲除。